心怀阳光,无畏悲伤
——读《童年》所感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 《一代人》
“波澜壮阔的海面上,一艘小船在行驶,船上满载无忧无虑,幼稚单纯,而装载更多的依然是那颗天真浪漫又洁白无瑕的童心。”童年,在我心中一直是一个温暖又柔软的词,但是高尔基的童年,在我看来实在算不上是幸福无忧的。
幼年丧父,寄人篱下,非打即骂……他的童年是苦涩的。但是阿廖沙却并不这么认为,他的童心,他心灵的世外桃源,无忧无虑。纵使生活万般辛苦不易,他的童心仍是一片圣洁的净土。年幼的他亲眼目睹了两个舅舅为争家产争吵打架及生活琐事中体现出的自私贪婪,现实中的善与恶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痕。肮脏的社会,破碎的家庭,自私的人群,他的童年好像蒙上了一层灰,不见一点光。表面上他身处无止境的深渊,小小年纪见了太多世俗虚伪,身边总有虐待自己的亲人,难以摆脱,无可奈何……可真的就是这样的吗?“童年的日子是苦的,但孩子们并不太能理解大人们的苦楚,总要想方设法从苦中找到乐趣来,所以我们常常是快乐的!我们犹如一只只小鸟,每天自由的飞来飞去,要么是寻食,更多的是玩耍!真到长大时,回忆那童年,苦已是乐了!”高尔基不认为自己的童年是不幸的,阿廖沙也同样不认为自己的童年是苦涩的。祖母的善良和爱一直影响着他,知心朋友小茨冈也处处护着阿廖沙,知识渊博的“好事情“教会阿廖沙做事的技巧,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等等,成长的过程中,同样还有很多善良美好的人,教会阿廖沙如何善待别人。让他在黑暗中也能找到善良和美好,难能可贵!
《童年》这本书深刻揭露了20世纪初苏联社会的病态野蛮。阿廖沙的母亲和祖母都受到男人的殴打,却都默默忍受,她们是当时社会女性的代表——没有话语权,女性地位低下是社会常态。这让年幼的阿廖沙深有感触,难以接受;很多穷人被压迫欺辱后,只会在更弱的人身上欺负回来,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就如阿廖沙的祖父,那个曾经早年丧父,在人间吃了很多苦的少年,也终被这个颠倒黑白的人间地狱吞噬掉,只余下麻木和残暴贪婪。幸运的是,阿廖沙的心中的净土,永存。他在苦难的黑暗中执着寻找彩色柔光的人性力量……
“伏尔加河蓝色的水面上,桔红色的轮船在逆流而上,而一张张金色的叶片,则缓缓顺流漂下”,正如,无数鲜活善良的灵魂在同吃人的社会斗争,而那残破的,已落寞的秋叶,他们的时代早已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