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暑假里,我读了萧红的《呼兰河传》,里面的故事情节似乎把我带回了20世纪的呼兰河城。
呼兰河城是东北的一个小地方,这个小城并不繁华,发生的也只是城里人们的生活琐事。但作者却将这一桩桩小事描写的十分独特,让人记忆深刻。其中二道街的大泥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连续三个月不下雨时,路过大泥坑的车和马都翻过好几次,车翻了之后,路人们也来帮忙。有时马掉进泥坑,快被憋死了,大家才来帮忙。要是猪被淹死,有的人将死猪以便宜的价格卖了出去。有小孩说这是“瘟疫猪”,如果在邻居面前说,会被母亲打。也有居民说长道短,得以消遣。可他们却从未想过一起把坑填平,真是让人叹息。
在作者童年时的后花园中,她和祖父一起玩耍一起干活,生活充满乐趣,这不禁也让我想起我的童年也是那么自由自在。似乎干什么事都十分快乐。作者的童年虽然快乐,但缺了朋友显得比较孤单。这让我体会到了萧红远走香港后,她那颗怀念家乡的心。
《呼兰河传》这部小说生动地讽刺了人们的无知和麻木,他通过这部作品描述了一个灰色的城市,灰色的社会。在那个年代,人们抛不开那些旧思想、老办法。文章就像一首曲子,在结尾时,变得缓慢沉重。在结尾时,萧红写到她的祖父去世,“从前那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我读了这句话,觉得更加悲伤。
《呼兰河传》读完了,可我还沉浸在这灰色的画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