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天涯知识库 · 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
目录
位置: > 古代文学 > 道教书籍 > 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 >

42 静坐与“炼精化气”的剖析

为了要切实认识“化气”的真正意义,首先必须要注意“”、“”、“”、“气力”、“心力”这些名词的连锁关系。本来在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中,和神这两个名词也同“”和“”这两个名词一样;完全是独立分开的。后来虽然把“”两字连接起来成为一个专有的名词,究竟“”一词的内涵意义是指什么,很难下一确切的定论。

到了汉、魏以后的道家手里,特别提出“”、“”、“”三个名词,作为修成神仙不死之药的主要中心;那是根据黄帝《内经》和道家的《黄庭经》而来的。《黄庭经》所谓的:“上药三品,神与气”,便开启后世修道炼丹者更加重视“”“”“”的先声。经常有人来问“”“”“”这三个名词的明确定义是什么?实在很难解释。但是为了较易了解,我就引用宇宙物理的“”“”“”来作比方。“”是生命的“”,“”是“”,“”便是“”。人生的生命,如果失去了“”“”“”的功能,那便是死亡的象征。

”“”“”在人体生命的作用上,的确犹如宇宙物理的现象一样,也是逐段分开,而又互相混合。“”的主要作用,是在头脑部分;‘气”的主要部分,是在胸腔和胃部;“”的主要作用,是在肾脏小腹以下和丸生殖器等部分。其中“”的作用,和现代医学所谓内分泌(Endocrine)的整个系统有密切的关系。但是如果认为“”必然从“”而生,“”必然从“”而有,那是不通之论。如果以“”‘“”“”的道理来讲,“”和“”都是由于“”的功能所产生。以此类推,“”和“”的确也是由“”而有。如果一个神经颠倒的人,他的‘”“”也会自然而然的趋于虚弱了。

其次,必须要了解人体生命的快乐感觉--“”,是从“”而有;意志的坚定和毅力的光明,是从“气力”充沛的功能所发生;智慧的敏捷和超颖,是由“”的定静而来。佛家重视“修心养”,从思维的方法改变心地,作为入手修行的根本,它的功效和成果,的确是偏向于“”“”二种,犹如道家的上品丹法一样。但自然而然也就融会了“”的修炼而在其中矣。宋、元以后的道家注重“炼神化气”“炼神还虚”的方法和程序,也等于佛家“持戒、修定、生慧”的三大原则。如果通达了它的内容,实在并无两样。

由此可知专执人体内部腺内分泌的“”、“”,为修道静坐的基本,那是值得仔细研究的问题。不过,这种观念和方法,对于体力衰弱或已过中年和将近垂暮的人来说,那又须另当别论了。总之,修道和静坐,是一种智慧之学,它并非靠盲目的信仰和固执的偏见,可以贯彻始终的。

人的生命归纳起来,不外是“”“”两种的组合。但是生理“”的主要功能,归纳起来,又不外是“”“”两种作用,它是属于“感觉”的范围。“”的主要功能,一言以蔽之,都是属于“知觉”的范围。它是“”的作用。过去所说的。都是依循一般“静坐”和“修道”的路线来讲,所有在“静坐”中有关生理的反应--即是气脉的动相,也都是“感觉”的部分。“感觉”是后天的,而且也是变化不定的。修道的成果,初步是从“感觉”入手而返还“感觉”与“知觉”,进入于浑然一体的境界。但是离开“感觉”,也就无法从事于修道。

所以必须要了解气通“”“”二脉,乃至全盘打通了“奇经八脉”,那也只是“感觉”所成就的效果而已。而且在“化气”的过程中,自有一番气脉通畅的反应,跟着工夫的进境而反映不同。在“炼气化神”的过程中,又有一番气脉通畅的反应,自然与“炼气化神”的工夫配合,各有不同的境界。古来“丹经”上所说的“九转还丹”之妙,后世有人硬加牵强附会,把它配合上气脉的关系,如何若何地转通“”“”二脉多少次,才算是合于九九之数。虽然有点过分牵强,但是拿来说明锻炼“”“”“”的三部曲,每一层自然有每一层的内涵变化,倒也不可厚非。

上面讲过。我们要认识“化气”的工夫时,首先须要了解什么才是“”,切勿完全否认了后天的“”作用,或误认后天的“”“”便是“”的绝对代表。其实,后天的“”,也是真的变化。换言之,新生命的来源,与腺、甲状腺、脑下垂体,是有绝对的关系的。当腺充分活动,而丝毫没有配合意识观念上的欲时,这时的确是接近“”的状态。由此保持不变,由于腺活力的充沛,久而久之,自然而然产生一股力量,走向脊髓神经的尾根,逐步逐步地向上推移;渐渐就由上而下,刺激了脑下垂体新生的活动功能。这个时候所刺激反应出的唾腺,又促使甲状腺的活动,在感觉上,心胸愉快开朗,莫可言喻。但这种初步现象,应该只能说是“督脉”在“化气”过程中的一种状况,并非说修道的成果,仅止于此而已。功夫踏实的人,一身细胞都会起变化,细嫩透亮,那是不成问题的事。尤其在面部的肌肉和细胞,更加显著,仔细透视,隐隐约约,自然都会是显出充沛的光彩。但如果红光满面,而肌肉的细胞并未发生显著的变化时,那是一种歧途,要当心可能“血压”过高。这是由于心念的执着过甚,或有“相火”游行,夹带有色欲的嫌疑。

过此以往,跟着而来的,便是“”脉--包括自律神经系统的打通。尤其是“中宫”胃气的充盈,渐渐有沉沉下降的感觉。到此之时,如果能心空清净,静待丸和“”(又名海底)的自然收缩,(女的便有子宫收缩,房发生反应的现象。)觉着如有一线力量,自前向上婚耻骨之内而上冲到小腹的“下丹田”部分,与“中官”下降的气机相接,陡然之间,促使青春腺(腹部)的活力恢复,发生无与伦比的快感,即使男女两行为的快感,也难以相比。同时这种快感,循双腿内股而直透到两足心和两足趾。那时其乐融融,如饮醇酿而恬然舒适,这才算是真正“化气”初步的成就。

至于在此过程中,因为男女老幼、体力强弱、秉赋异同等种种关系。各人的变化和过程中难受的刺激,虽然因人而异,但也是必有的现象,一时说之不尽。而且“静坐”工夫到此,还有随时因事而退堕的可能,如不谨慎小心,又缺智慧的开发和保障,也只等于一番游戏而已。“化气”是打开青春腺之结的一步工夫而已,绝不可得少为足,以此沾沾自喜。而且这种种情况,都是属于“感觉”的状态,只能说是修道的“加行”(加工)的征信,离证道还很遥远。如果真能达到如此境界,那么“返老还童”和“却病延年”,是不成问题的。

推荐阅读

文始真经> 通玄真经> 钟吕传道集> 庄子白话文> 列子> 道德经白话文> 清静经> 玉皇经> 太上老君内观经> 云笈七签>

阅读分类导航

唐诗四大文学名著宋词诸子百家史书古代医书蒙学易经书籍古代兵书古典侠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