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天涯知识库 · 孙膑兵法
目录
位置: > 古代文学 > 古代兵书 > 孙膑兵法 >

将失

将失

此篇题为编者所加。篇中分析了造成将帅作战失利的种种情况。此篇内容与《将败》篇相关,文例、字体也相同,可能本为一篇。疑《将败》篇末“多败者多失”下即紧接本篇文字。

将失:一曰,失所以往来(1),可败也。二曰,收乱民而还用之,止北卒而还斗之(2),无资而有资(3),可败也。三曰,是非争,谋事辩讼(4),可败也。四曰,令不行,众不壹,可败也。五曰,下不服,众不为用,可败也。六曰,民苦其师,可败也。七曰,师老(5),可败也。八曰,师怀(6),可败也。九曰,兵遁,可败也。十曰,兵□不□,可败也。十一曰,军数惊,可败也。十二曰,兵道足陷,众苦,可败也。十三曰,军事险固,众劳(7),可败也。十四【曰】,□□□备,可败也。十五曰,日暮路远,众有至气(8),可败也。十六曰,……可败也。十七【曰】,……众恐,可败也。十八曰,令数变,众偷(9),可败也。十九曰,军淮,众不能其将吏(10),可败也。廿曰,多幸(11),众怠,可败也。廿一曰,多疑,众疑,可败也。廿二曰,恶闻其过,可败也。廿三曰,与不能(12),可败也。

廿四曰,暴露伤志(13),可败也。廿五曰,期战心分(14),可败也。廿六曰,恃人之伤气(15),可败也。

廿七曰,事伤人,恃伏诈(16),可败也。廿八曰,军舆无□,【可败也。廿九曰】,□下卒,众之心恶,可败也。卅曰,不能以成阵,出于夹道(17),可败也。

卅一曰,兵之前行后行之兵,不参齐于阵前,可败也。卅二曰,战而忧前者后虚,忧后者前虚,忧左者右虚,忧右者左虚。战而有忧,可败也。

(1)意谓军队行动茫无目的。

(2)以上两句意谓收用乱民和败卒来打仗。

(3)本无实力而自以为有实力。

(4)以上两句的意思是说:在是非问题上总是争执;在谋划大事时,总是辩论争吵,不能作出决定。

(5)士卒长期出征在外,不得休息。

(6)士卒有所挂念。

(7)以修筑军事要塞为事,使士卒劳苦。

(8)至,疑借为{忄至},怨恨。

(9)偷,苟且敷衍。

(10)淮,疑借为乖,不和。众不能其将吏,意谓士卒与将吏的关系不好。

(11)幸,偏爱。

(12)与,亲近,交往。不能,无能之辈。一说与借为举,意谓举用无能之人。

(13)士卒暴露于野外,伤其心志。

(14)临战之前军心涣散。

(15)恃,凭借。意谓所凭借的是敌人的斗志消沉。

(16)做的是伤害人的事,靠的是阴谋诡诈的手段。

(17)夹,疑借为狭。

【原文】将失:一曰,失所以往来,可败也。二曰,收乱民而还用之,止北卒而还斗之,无资而有资,可败也。三曰,是非争,谋事辨讼,可败也。四曰,令不行,众不壹,可败也。五曰,下不服,众不为用,可败也。六曰,民苦其师,可败也。七曰,师老,可败也。八曰,师怀,可败也。九曰,兵遁,可败也。十曰,兵□不□,可败也。十一曰,军数惊,可败也。十二曰,兵道足陷,众苦,可败也。十三曰,军事险固,众劳,可败也。十四【曰】,□□□备,可败也。十五曰,日暮路远,众有至气,可败也。十六曰,可败也。十七【曰】,众恐,可败也。十八曰,令数变,众偷,可败也。十九曰,军淮,众不能其将吏,可败也。廿曰,多幸,众怠,可败也。廿一曰,多疑,众疑,可败也。廿二曰,恶闻其过,可败也。廿三曰,与不能,可败也。廿四曰,暴露伤志,可败也。廿五曰,期战心分,可败也。廿六曰,恃人之伤气,可败也。廿七曰,事伤人,恃伏诈,可败也。廿八曰,军舆无□,【可败也。廿九曰,】□下卒,众之心恶,可败也。卅曰,不能以成阵,出于夹道,可败也。卅一曰,兵之前行后行之兵,不参齐于阵前,可败也。卅二曰,战而忧前者后虚,忧后者前虚,忧左者右虚,忧右者左虚,战而有忧,可败也。

【译文】统兵的将领可能出现的过失有以下各种:第1种是军队调动失当,可能导致失败。第2种是收容散乱的百姓,不加训练就用去作战,或是收集刚打败仗退下来的士兵,马上又让他们去打仗,或是没有供给保障仍然一意孤行,这些都可能导致失败。第3种是爱争论是非,作计划时争论不休,可能导致失败。第4种是命令不能执行,士兵不能一致行动,可能导致失败。第5种是部下不服从、士兵不听指挥,不肯效命,可能导致失败。第6种是他的军队使百姓遭受痛苦,可能导致失败。第7种是军队疲惫,可能导致失败。第8种是军队思乡想家,可能导致失败。第9种是士兵逃跑,可能导致失败。第10种是士兵可能导致失败。第11种是军队多次受惊吓,可能导致失败。第12种是行军的道路难以行走,使士兵常常陷脚,士兵困苦不堪,可能导致失败。第13种是修筑险要坚固的军事设施,使士兵过度疲劳,可能导致失败。第14种是可能导致失败。第15种是天快黑了,行军路程还很远,士兵极其气愤,可能导致失贩。第16种可能导致失败。第17种是士兵恐惧,可能导致失败。第18种是军令屡屡改变,士兵偷安应付,可能导致失败。第19种是军队军心涣散,士兵不信任他们的将领和长官,可能导致失败。第20种是统兵将领多数存在侥幸心理,士兵懈怠懒惰,可能导致失败。第21种是将领和士兵都多疑,犹豫不决,可能导致失败。第22种是将领厌恶听别人指出其过错,可能导致失败。第23种是任用的下级官吏无能,可能导致失败。第24种是长期露宿,挫伤士气,可能导致失败。第25种是将领临战分心,可能导致失败。第26种是只想凭借敌军士气低落,可能导致失败。第27种是单纯依靠埋伏和施行欺骗去打败敌军,可能导致失败。第28种是可能导致失败。第29种是士兵产生厌恶心理,可能导致失败。第30种是不能用合适的阵势通过狭谷通道,可能导致失败。第31种是军队先出发和后出发的士兵,不能在阵前会齐集结,可能导致失败。第32种是作战时由于担心前锋致使后卫空虚,或者由于担心后卫致使前锋空虚,或者由于担心左翼致使右翼空虚,又或是由于担心右翼致使左翼空虚,作战时总是有种种担心,可能导致失败。

【解析】这篇文章集中论述统兵将领的指挥才干和指挥素养,和前篇共同之处在于也是从反面论述。孙膑在文中把临敌指挥不当可能造成的错误一一列出,令人惊叹的是他竟列出了32种之多,可见他搜集了大量资料并加以细心研究。他列举的这32种错误都是实战之中发生过的,也是一般将领易犯的。下面我们看几个战例,便可更深刻地领悟孙膑的论述了。东晋末年,安帝复位不久,广州刺史卢循和始兴相徐道覆二人便趁刘裕统兵北伐南燕、朝廷空虚之际,起兵反叛,二人分别攻下长沙、南康、庐陵、豫州诸郡,沿长江东下,声势很大。江荆都督何无忌从寻阳领兵拒敌,又身受重伤而死。朝廷惊恐,安帝只好下诏召刚灭了南燕的刘裕回京抗敌,刘裕回京,立即整备战船,准备出兵迎敌。这时,豫州都督刘毅不服气刘裕,便要出兵南征。他的堂弟刘藩送信给他,说是贼军刚刚得胜,其锋锐不可挡,建议与他在江上会合,等待时机破敌。谁知刘毅连信都没有看完,便瞪着眼睛,很生气地看着刘藩说:“前次举义平定叛逆时,只不过是因为刘裕发起,我才暂时推重他,你便以为我真不如刘裕吗?”说着,把书信扔到地上,立即集合二万水军,从姑熟出发。刘毅的水军急忙行驶到桑落洲,便和卢循、徐道覆所率领的贼兵遭遇。贼兵顺流而下,猛力前冲,船头又高又锐利,一下子便突入刘毅船队之中。刘毅的船只又小又不坚固,与敌船一撞即破损,纷纷往两旁躲避,刘毅的船队顿时乱了。卢、徐二人带领贼船,东冲西撞,很快便把刘毅的船只都撞沉了。刘毅支持不住,只好带领几百军兵弃船登岸,狼狈而逃。卢循、徐道覆接连打败何无忌,刘毅两名都督,声威更是大振,叛军兵力已达十几万之多,船只车辆连绵百里,其楼船高达20丈,在长江中横行无敌。但卢循很畏惧刘裕,听说刘裕已领兵回到京都建业城,就惊慌起来,有了退回寻阳,掉头去攻打江陵的意思,而徐道覆却主张乘胜进攻都城。二人一连商议好几天,才决定继续东下。其实,当时刘裕刚刚北代赶回,军兵人数不多,又十分疲惫,而京城的军兵也仅仅几千人。卢循如果早听徐道覆的主张,乘胜东下,那东晋都城就很难保住了。亏得有了数日缓冲,刘裕得以募集民兵,修整石头城,同时又有一些勤王军兵到达,实力有所增强。但贼军兵势仍是远远超出东晋守卫都城兵力,一些文官武将便力主晋帝过江躲避,只有刘裕坚决反对走避。不久,卢循到达淮口,京城戒严,琅琊王司马德文督守宫城,刘裕亲自领兵屯驻石头城,又让咨义参军刘粹,带领他的第三个儿子刘义隆去守卫京口。刘裕的儿子刘义隆当时仅四岁,当然不会什么守卫,刘裕让刘粹带他去守京口,只不过表示决心,以激励士气而已,部署停当,刘裕召集诸将说:“贼兵如果由新亭直接进兵,那便不好抵御,只好暂时回避了,以后的胜负也难以预料;如果贼兵退回西岸停泊,那便说明贼兵的锋锐已减,就容易对付了。”以后刘裕常常登上城头向西了望。起初还看不见敌军踪影,只见长江烟波浩渺,山水一色。随后便听见鼓声,远处有敌船出没。驶向新亭。刘裕不由得看看左右随从,脸上露出忧虑神色。随后见敌船又回到西岸蔡洲停泊,刘裕才转忧为喜说:“果然不出我之所料。贼兵虽然声势很大,却不能有什么作为了!”贼兵为什么到了新亭又回去了呢?原来,按徐道覆的主张,是由新亭进兵,烧了船只直接进攻,这正是刘裕最担心的战法。然而,卢循却十分多疑,优柔寡断,想要找出保证万无一失的策略,因而在江中徘徊,先到东岸,又回泊西岸。徐道覆见卢循如此,只好叹息说:“我最后还是被您耽误了!这次举事一定不会成功了!假如是我独自举事,那夺取建康简直易如反掌哩!”徐道覆无奈,只好依从卢循,驶回西岸。刘裕得到喘息之机,便加紧修整防御工事,再说卢循、徐道覆回泊蔡洲后,等了几天,不见刘裕动静,卢循才明白自己的决策有误,开始后悔。卢循派出十几艘战舰去攻石头城外的防御栅栏,刘裕并不出战,只命军兵用神臂弓连射,这神臂弓确实厉害,一张弓可以连射几支箭,而且劲道强急,卢循只好退回。卢循进攻不成,又派兵到南岸埋伏,同时派出一些老弱军兵乘船东下,扬言要进攻白石。白石在新亭左侧,也是江边的一处要塞,刘裕还真怕他弄假成真,不敢不采取防御措施。正好刘毅打败仗后逃回,到京城请罪,安帝把他降为后将军,仍叫他到军营效力。刘裕也不计较,让他一同去白石,截击贼兵船只。留下参军沈林子、徐赤特等将扼守查浦,吩咐他们不许轻举妄动。刘裕走后,贼兵从南岸偷偷进兵,攻入了查浦、放火焚烧张侯侨。徐赤特违反刘裕的命令出战,中了贼兵埋伏,只身单船逃往淮北去了。只有沈林子单独据守栅寨,奋力守卫,随后得到刘钟、朱龄石等将领兵救援,贼兵退走。刘裕得报,飞骑赶回,徐赤特也逃回石头城,刘裕斥责他违令,下令将其斩首示众。刘裕脱下甲胄,从容坐下和军士一起吃饭,然后出镇南塘,命参军诸葛叔度和朱龄石等将率领精兵去追击敌军。朱龄石的部下军兵大多是鲜卑壮士,身材高大,手握长枪,追着刺杀敌兵。那些贼兵大多拿的是刀,枪长刀短,武器上也吃亏,便抵挡不住,纷纷逃命。卢循不敢再战,便率领残兵,一路抢掠,退回寻阳去了。沿途各郡都坚壁清野,严密防守,卢循什么收获也没捞着。卢循、徐道覆后来虽又重整军兵向西去攻打江陵,但也没能得逞。而刘裕战胜卢循后便督造大船,派兵从海上直捣卢循老巢,他自己又率领水军在大雷江面,把贼兵逼到西岸,一阵火攻,烧得贼兵溃不成军。卢循几经败阵,逃回番禺老巢,可那里早被刘裕派出的军兵占领。卢循想夺回番禺,未能得逞,最终送了命。这一场反叛和平叛的争斗,从正反面为孙膑的《将失》一文提供了很好的例证。刘裕善于准确分析敌情,部署得当,所以连连获胜,不必多言,单说刘毅和卢循的失败,正是犯了孙膑所说的指挥错误。刘毅盲目自大,不服气刘裕,又不了解敌情,便盲目出战,结果装备上吃了大亏,又无恰当战术,只凭侥幸,哪能不败!而卢循所犯错误就更多更重了,他没有指挥才能,又不肯听徐道覆的正确意见,多疑不决,最后中了刘裕火攻之计,招致惨败。一次吃了败仗,卢循便信心全失,匆忙退走,因而一败到底,以送命告终。唐高宗时,吐蕃本来和唐朝友好相处,但后来吐蕃王赞普弄赞病故,新继位的赞普弄赞的孙子年幼,由国相禄东赞摄政。这个禄东赞很有才能,使吐蕃很快强大起来,便开始外侵,一连攻占西域18州,并继续入侵。唐廷派出右卫大将军薛仁贵为行军大总管,左卫员外大将军阿史那道真和左卫将军郭待封为副总管,领兵去讨伐吐蕃。行军到达大非川时,薛仁贵对郭待封说:“此去乌海,路途遥远而且难行,又有瘴气,我军如果深入,实在是一条死路。然而,我等既然奉命前来,又怎能贪生怕死呢?不过,我们还是应该死中求生。当今之计:快速进军便可建功图存,缓慢进军就必败无疑。这大非川山岭地势还比较平坦,可以建立两个栅寨,储存辎重,留下一万军兵守卫,我自己率领轻骑前往乌海,抄近路急行军,攻他一个出其不意,定可打败敌军!”郭待封自愿留守,薛仁贵又再次叮嘱他:“我如果到了乌海,自会派骑兵来运辎重,那时请您保护辎重一同到乌海;否则,请您务必不要随便出动!”郭待封满口答应,薛仁贵这才率兵先行,让阿史那道真随后跟进,加速突进。到达河口,遇到数万吐蕃兵据住险要扼守。薛仁贵一马当先冲锋在前,凭着一杆大戟,杀入敌军营垒,那真是所向披靡。唐军大队紧跟薛仁贵拥上,杀伤许多敌军,夺得许多物资和一万多头牛羊。唐军大队乘胜西进,直指乌海,同时派出随从将领带领一千骑兵到大非川去接运辎重。哪知留守大非川的郭待封,早已把若干辎重送给敌人了。事情是这样的:那郭待封曾任鄯城镇守,当时的名位与薛仁贵相同,而现时却在薛仁贵之下任副职,他认为是一种耻辱,所以不愿受薛仁贵节制,竟然在薛仁贵领兵出发后,擅自带领军兵运着辎重缓缓跟进。行到半路,被20万吐蕃大军攻击,郭待封无处可避,只好接战,被吐蕃兵杀得大败,他自己慌忙逃跑,把数百车辎重全部丢失,薛仁贵哪里知道郭待封如此荒唐,还在乌海城下眼巴巴地等着郭待封运送辎重到来。阿史那道真领兵到了,仍是不见郭待封到来。随后,去接运辎重的骑兵回报,郭待纣已经把辎重丢失了。薛仁贵大惊说道:“这辎重丢失,我们还怎能久留呢?只好飞速撤军了!”当即下令退军,从近道赶回大非川。郭待封也逃回大非川驻扎。两军刚刚会合,吐蕃大军40万已随后追来。薛仁贵正要布阵接战,又是那个郭待封,已经带着部下抢先逃命去了。郭待封的这支军兵一逃,引起唐军全军混乱,全军失去了斗志。而吐蕃军又是一支久经训练的劲旅,所以,任凭薛仁贵一人有通天本领,只靠一杆大戟,也敌不住40万吐蕃劲旅。唐军失去斗志,便逃的逃,死的死,溃不成军了。薛仁贵见大势己去,忙和阿史那道真杀开一条血路,边战边退。直至太阳落山,吐蕃兵才停止追击。薛仁贵收拾残兵,剩下的己仅有十分之一二了。薛仁贵除了哀叹,已无计可施。薛仁贵是唐朝名将,一杆方天画戟,打遍东西,横扫敌军,真是所向无敌,而这一次证讨吐蕃却吃了大败仗。分析这次战例,薛仁贵指挥部署并无失误,他的神勇仍然如故,尽管地形、路途不利,他仍领兵打到了乌海,胜利有望。坏就坏在副总管身上,那郭待封只知争名夺利,竟然置薛仁贵的一再叮嘱于不顾,擅自行动,导致辎重丢失,薛仁贵被迫退军。而在敌军追来之时,郭待封又不服从命令,不听指挥,带头逃跑,瓦解了唐军斗志,导致全军失败。这一战例的教训,正是孙膑在《将失》一文中指出的导致失败的诸多错误中的几种,尽管责任在一位副将身上。从以上两个战例,可以更深刻地领会孙膑的告诫是正确的忠告,值得统兵将领引以为戒。而从事其他工作的人们,特别是领导人物,亦应仔细体会孙膑的论述,在自己的工作中,避免类似的错误,将会大有裨益。例如:“收容散乱的百姓,不加训练就用去作战。”这一项在工农业生产和商业、服务业等行业中就有类似现象,不经培训就上岗,生产质量自然就没有保障,企业就不能搞好。至于高科技行业,没有相应技术人员,更休想搞好。而我们有不少企业,恰恰就是不大重视这方面的工作,不培训或者培训只是走过场,就靠这样的人员去生产顶岗,结果自然是可想而知。又如:“没有保障仍然一意孤行。”这在我国几十年的建设中,也不鲜见。许多企业凭长官意志或盲目模仿,不经科学论证便上马,结果是原料没有保证,技术不过关,没有销路等等,只有以失败告终,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千万、亿万损失。再如:“作计划时争论不休”,“命令不能执行”,“不能行动一致”等等。在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往往在“研究”之中被长期拖延,议而不决,决而不行,一拖数月,数年乃至不了了之的事不在少数。还有,不听指挥,不执行决议、政令、命令以致法律、法规,贪污、受贿,公款吃喝,文过饰非,虚报浮夸等现象,凡此种种,都可能导致他们的事业受损乃至失败。敝人在此,只举了孙膑论述的几项,对照当今的一些弊端提请诸君思考,想来会起到一些警戒作用的。

推荐阅读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翻译> 孙膑兵法> 孙膑兵法> 纪效新书> 李卫公问对> 三略译文> 吴子兵法> 冰鉴译文> 草庐经略>

阅读分类导航

唐诗四大文学名著宋词诸子百家史书古代医书蒙学易经书籍古代兵书古典侠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