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天涯知识库 · 红楼梦诗词
目录
位置: > 古代文学 > 红楼梦诗词 >

招宝玉结诗社帖(原文+赏析)

娣探谨奉

二兄文几:前夕新霁,月色如洗,因惜清景难逢,讵忍就卧。时漏已三转,犹徘徊于桐槛之下,未防风露所欺,致获采薪之患。昨蒙亲劳抚嘱,复又数遣侍儿问切,兼以鲜荔并真卿墨迹见赐,何瘝痌惠爱之深哉!今因伏几凭床 处默之时,因思及历来古人中,处名攻利敌之场,犹置一些山滴水之区,远招近揖,投辖攀辕,务结二三同志,盘桓于其中,或竖词坛,或开吟社。虽一时之偶兴,遂成千古佳谈。娣虽不才,窍同叨栖处泉石之间,而兼慕薛、林之技。风庭月榭,惜未宴集诗人;帘杏溪桃,或可醉飞吟盏。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胭。若蒙棹雪而来,娣则扫花以待。此谨奉。

【鉴赏】

探春的所谓自高自负,更多地表现为积极振兴封建大家族的祖基家业,不出封建宗法制的意识形态范围。贴子中的那种"脂粉"不让"须眉"的思想,部分地有作者反对"男尊女卑"的道德观念的思想的流露,因为作者对这个人物是有所偏爱的。但即使如此,人物并不因此而失真。探春在文采风流 上想与男子争胜,这与宝玉的女清男浊的叛逆思想还是有根本性差别的。

作者把探春和贾芸这两个贴子放在一起写,艺术上颇有安排,情节的剪裁和结构,有可借鉴的地方。探春的请贴是一篇骈散相杂、写得很漂亮的短简。文笔干净利落,措辞藻丽多彩。全文不过二百多余字,先叙自己贪赏夜景而得病的经过;接写宝玉殷情相慰,深情抚爱;然后逐渐说到结社,引古述今,据理申说,夹叙夹议,有景有情;最后提出邀约,表示期待。一路写来,从容不迫。与贾芸半文不白、似通非通贴子形成对照,艺术效果上相得益彰。 贾芸平时说话生动活泼,写信却另找陈词俗套来妆点,以为不如此,就不够斯文。什么话都从"前因"、"因"开头,在"认得许多花儿匠"之前还加"竟"字,如此等等。百般扭捏,反成效颦。但他并非贾环式的愚钝,只是文化水平低罢了。就在这个令人发笑的贴子中,也不难看出他办事能干、处处讨宝玉欢喜的"伶俐乖觉"的性格特点。他送花正是时候,大观园于是就有了"海棠诗社"。他巴结少爷、小姐们,这与他模仿学究们写贴儿一样,都可以看出他处于卑微地位而受着上层统治阶级精神役所留下的烙印。

如果说作者摹写这两个贴子是为了颂扬探春的文采风流 ,揶揄贾芸的不通文墨,这还只是对比文章好坏所得出的表面的结论。其实,问题并不是这么简单,还有更重要的对比。作者写这段文字时,目光早就贯注到小说的后半部了。到那时,情况恰恰相反:探春虽然"才自精明志自高",无奈"生于末世运偏消",一点也不能有所作为。而这个曾向势利的亲戚伸手告贷,因而听冷言,受闲气,被人瞧不起的贾芸,却偏能一显身手。据见到后半部原稿的脂砚斋等人说? "此人后来荣府事败"时"有一番作为",而且贾府有危难进只有他能挺身而出,"仗义探庵"。可见,曹雪芹毕竟不是流俗的小说家。《红楼梦》是深刻的,它常有引人深思的地方。

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如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Q-Q:2816-4-1-1-4-9-5

推荐阅读

四大文学名著> 唐诗> 宋词> 诸子百家> 史书> 古代医书> 蒙学> 易经书籍> 古代兵书> 古典侠义小说>

阅读分类导航

唐诗四大文学名著宋词诸子百家史书古代医书蒙学易经书籍古代兵书古典侠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