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尚道
7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卷七·礼记)
【白话】人人本具的纯净纯善,称为“自性”,随顺自性皆能学为圣贤,称之为“道”,修养道德自然能够感化别人,这称为“教”。因此“道”无所不在,片刻都不能离,能够离开的,那就不是道。
72.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卷一·周易)
【白话】宇宙的运行,保持着和谐自然的关系,才能使万物祥和有益,永远纯正。它创造了世间万物,使天下都得到安宁,而君王受到百姓的推崇,能效法天德长养万物,天下就能得到安宁。
7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卷三十四·老子)
【白话】人应当效法大地,安静柔和、无私无怨地承载养育万物而不居功;大地效法上天,包容万物,普施而不求回报;上天效法道的精神,清静无为,万物自成;道性自然而然。
74.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卷三十四·老子)
【白话】圣人无私而不积藏,有德则教愚,有财则济人,尽其所有来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充足。因此,天道是全然利益而不侵害万物;圣人之道是遵循自然法则,帮助世人而毫不争夺。
75.好学近于智,力行近于仁,知耻近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能成天下国家矣。(卷十·孔子家语)
【白话】喜爱学习 圣贤教诲就接近于智,将学到的教诲好好落实就能接近仁,在学习 或落实的过程中,知道自己的错误而发羞耻心去改正,这就接近勇。了解智、仁、勇三种品德,就知道如何修正自己错误的想法、看法、说法、做法;知道如何修正自己,就知道如何管理人民;知道如何管理人民,就能办好天下国家的事了。
76.发政施令,为天下福者,谓之道;上下相亲,谓之和;民不求而得所欲,谓之信;除天下之害,谓之仁。仁与信,和与道,帝王之器也。(卷三十一·鬻子)
【白话】发布施行政令,是为天下人谋福利的,称为道义;君民上下相亲相爱,称为和睦;人民不需开口恳求而君王就能体察施予,称为诚信;能消除天下人的祸患,称为仁爱。仁爱与诚信,和睦与道义,都是帝王的法宝。
77.文王曰:“何如而可以为天下?”太公对曰:“大盖天下,然后能容天下;信盖天下,然后可约天下;仁盖天下,然后可以求天下;恩盖天下,然后王天下;权盖天下,然后可以不失天下;事而不疑,然后天下恃。此六者备,然后可以为天下政。”(卷三十一·六韬)
【白话】文王问太公:“怎样才能治理天下?”太公说:“度量之大足以涵盖天下,然后才能包容天下;诚信足以遍及天下,然后才能约束天下;仁德足以遍及天下,然后才能怀服天下;恩惠足以遍覆天下,然后才能统领天下;权威足以遍及天下,然后才能不失去天下;遇事当机立断而不犹豫,然后能为天下之依靠。这六项条件都具备了,才可以治理好天下。”
78.故君子不恤年之将衰,而忧志之有倦。不寑道焉,不宿义焉。言而不行,斯寑道矣;行而不时,斯宿义矣。(卷四十六·中论)
【白话】君子不忧虑自己年老力衰,而是担忧心志倦怠。不让道业荒废停止,不让义理弃置不为。光说而不去做,这样道业就被荒废了;光做而不考虑符合时宜,这样义理就被弃置了。
79.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卷一·周易)
【白话】乾卦。……《象传》说:乾卦象征天道运行的刚健而永恒,君子应当效法天道,自我奋发图强,永不止息。
80.坤。《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卷一·周易)
【白话】坤卦。《象传》说:坤卦象征大地的气势宽厚和顺。君子应当取法大地,以深厚的德行,容载万物。
81.不修善事,即为恶人;无事于大,则为小人。纣为无道,见称独夫;仲尼陪臣,谓为素王。即君子不在乎富贵矣。(卷五十·抱朴子)
【白话】不行善事的,就是恶人;不奉事尊长的,就是小人。商纣王为君无道,所以被称为“独夫”;孔子身为诸侯的大夫,却被推许为“素王”。这说明君子并不在于是否有权势和财富。
【注释】①独夫:暴虐无道的君主。②素王:有王者之德而未居王者之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