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天涯知识库 · 清宫史话
目录
位置: > 古代文学 > 史书 > 清宫史话 >

由天热想到从前皇帝的避暑

古来的皇帝,都愿驻离宫,清朝皇帝更甚;人们都以为驻离宫,是专为避暑,所以夏天才去,连西洋人也是这样的看法,所以他们把中国颐和园,翻成夏宫字样。我个人从前当然也是这样的想法,后来听到老辈人谈起来,才知道不是那么回事,他们说,皇帝驻园,不止是夏天,一年之中,往往驻十个月以上。民国以后,又得到机会,查看内务府的档案,及清朝宫史,才把这件事情弄清楚了,固然关于避暑的成分也不少,但其他的原因也很多。在明朝以前的情形,没有详细考查过,不必谈,也不能谈,现只谈谈清朝的情形。照清朝家法的规定,宫中一切的动作,都相当的谨严,除特别有作为,或不规则的皇帝外,其余循规蹈矩,拘谨的皇帝,是要很受拘束的,远不及一个平民生活来得自由,所以都愿意驻园。现在先谈皇帝平常在宫中生活的规矩,然后再谈驻园的情形。

按一位皇帝,在宫中的生活,据外边的理想,当然是极阔绰极舒服的了,自然哪,舒服的地方,当然也很舒服,可是被管束的地方也很多。现把他饮食起居的情形,分着来说。我十几岁的时候曾跟着相熟的太监,往宫里去过,这是常有的事情,因为是小孩,就说是太监的眷属,宫门上不十分管,当然要躲避皇帝啦,然就是皇帝看见,因为是小孩,也就装看不见就完了,所以我曾看见过里头的情形。自然所看见的都是公共的地方,如御膳房,及各太监等等的小厨房,都可以看到,至于皇帝后妃等等住的宫中,那自然是不敢进去的,然对于宫中的情形,已可算是知道了一点,后来查阅内务府的档案、敬事房的档案、御膳房的档案等等,再加以往往听到太监们的谈论,所以更为知道一个轮廓。

先谈谈他们的饮食。宫中无论皇帝、皇太后、皇后、妃、嫔等等,都是各人吃各人的,各人有各人的厨房,虽然有同在御膳房烹调的,但也是各做各的,不得掺合,所以每天都有菜蔬、肉类等原料的配给,例如皇帝每天羊肉多少斤,猪肉多少斤(宫中照例不许食牛肉,这是从前想不到的,以为关外的人,怎么会不吃牛肉呢,但是绝对不许吃,只许喝牛。据闻,他们在关外时,当然都吃牛肉,进关后染了中国的学说,才改的,所以宫中菜单,绝对没有牛肉),鸡多少只,鸭多少只,鸡蛋多少个,豆腐多少块,白菜多少斤,葱蒜薯等等,各种水果,都是全的,每日早晨买来,再分送给各宫,皇太后食品与皇上一样,皇后就少了些,皇贵妃又少些,贵妃、妃、嫔、美人、常在等等,依次递降减少,自然各处进贡的食品,也是常常配给的。照这情形说,岂不很丰富很阔绰吗?但吃时口味,可就不十分香美了,因为他菜样太多,开饭时时间太促,所以不易做好,例如皇帝太后每人都是一百零八样菜,皇后九十六样,其余递减,最少的也要十六样,此是定例,不许改。只以皇帝一人来说,太监一声说传膳,则此一百零八样菜不过几分钟,就得全数端上去。请问这些样菜,不要说现炒,就是由锅里盛到碗里,在这几分钟内,也是办不到不是,那么,他怎么办呢?我曾经看见过,且也常听见御膳房的人说过,他是除十几样现炒之菜外,其余所有的菜品,把他都做好,盛于黄砂碗内,盖以黄砂碟,都排列于五六尺长、二尺多宽的一个大铁板上,铁板下炙有炭火,碗上再盖一块铁板,铁板上亦有炭火,因为上下有火,所以碗中的菜品,都是开沸的,烧得碗中的油或汁,时时噗哧噗哧的往外冒。听到一声传膳,便有几个人一齐动手,把黄砂碗中的菜一件件倾倒于画万寿无疆花样的瓷碗中(皇上在宫中,永远使用这种花样的碗碟),倒菜的倒菜,擦碗的擦碗,所以不过几分钟就能把所有菜品通通端到桌上。快自然是很快,法子想的也还不错,不过这样办法,其中的菜,当然便有许多种是不会好吃的。菜品已经是这个样子了,吃饭的时候,更不自由,永远是自己独吃,倘想找一个人来,一同吃饭,吃着饭谈谈天,那是不可能的。不要说想找他最喜的妃嫔姨太太不可能,就是想找皇后来陪着吃一顿饭,也不是容易的。因为皇后见皇帝的礼节很严重,平常已不许平起平坐,吃饭之时,更要衣服穿的齐整,且吃饭的时候,有许多礼节。例如皇上陪着太后吃一顿饭,就有许多的麻烦:刚一就座,皇上就得先叩一个头,敬太后的头一杯酒也得叩一个头,太后赏头一杯酒,也得叩一个头,命吃头一个大菜,又得叩头,吃完了饭,还得谢膳叩头。以上这都是见于清朝宫史的,这还只是随便吃饭,如遇万寿,或大庆贺的礼节,那就更繁重了。以上乃是皇上陪太后吃饭的情形,像皇后陪皇上吃饭,距这个也差不了许多。至于妃嫔等等那就了不得了,常和几个太监谈天,他们都说妃嫔等,在宫中没有陪着皇帝吃饭的规矩,这话我虽没有找到证据,但他们都这样说。以上是吃饭大概的情形。兹再谈一谈喝茶,据太监所说,皇帝平常只许喝普洱茶或者福建的龙茶,因为宋朝皇帝就喝龙茶,所以才喝,否则只许喝普洱茶。倘皇帝想喝香片茶,则须往敬事房去喝,敬事房者,伺候皇帝的太监所居住之处也。按以上太监所说的这些话,我也查找过公事或档案中的证据,但也总没有找到,不过问过几次,很有几个太监都是这样的说法,并且故宫博物院登记,宫中所存的东西,则只有普洱茶一种,且异常之多,卖了十几年,还没有卖完,而香片茶等,确不多见。如此则太监之话,也或者可靠。至于他们所说,宋朝皇帝,吃龙茶一节,亦确是靠得住的,此不但见过私人的笔记,且见过《宋史》。以上这是饮食的情形,多少年来,不许改动。到光绪年间,虽西后之胆大妄为,而对于御膳房之规矩,亦未敢更动,因其系祖宗遗制也,不过她除每日御膳房仍旧烹饪外,她又自己立了一个小厨房可以随便烹饪就是了。而以前的皇帝则没有人这样做过,所以他们都愿驻园。因为在园中居住不像宫中那样拘束,可以随便,在园中虽然也有御膳房,但规矩则松多了,皇帝可以随便吃,因为这得算行路的质,不能照宫中的排场,所以皇帝出京所住之地,都曰行在,意是行路所在之处也。他所以可以随便者,原意是不应该仍照宫中之成规也,可是由这不应该之中,倒可以随便了许多,不必照一定一百零八样的那种印板菜,可以随便点几样菜,最要紧的,是可以随便叫姨太太来陪着吃,叫哪一位,就叫哪一位,且可以一边吃,一边谈天,这在宫中是万不许的,这是皇帝乐于驻园的第一个原因。

再谈谈他的起居。这话说起来太长,现只简单着说一说。从前北方乡间文人们,常有一句话,说夏天不进京,因为北京比乡间热得多。北京有一个城墙窝风,当然要热,乡间墙矮院宽树木多,所谓“绿林村边黑”,自然是通风凉爽。京城有一道城墙,已经窝风,宫里头又多两道皇城和紫禁城,而里边又有一道很高的红宫墙,当然是更窝风,空气更不能流动了;再加以房屋建筑的形式(这层自故宫开放后,看见过的人很多了,不必详谈),然除宁寿宫、长寿宫,几处特别建筑外大致多是三合房、四合房,在冬天因有火坑,都很暖,是不错的,一到夏天,则闷热无比,虽搭有苇席之天棚,然遇落雨之后,三天不能干,更是潮热不堪。宫里不许有楼,亦无大的庭院,更无花园,神武门内迤东之花园,为藏珍本天禄琳琅之所在地,即名曰御花园,是宫中最潇洒之所,十余年来,到过该处的游人,当然很多,请问这样花园,果能比一个阔人的花园好吗?最奇怪的是,全宫中可以说是没有水,一个堂堂的皇帝,在这种地方住长了,怎么会觉着舒服呢?若住在园中,跟这个情形,就大不同了。不必说驻颐和园,就是驻三海的西苑,也比宫里好多了,这也是皇帝想驻园的一种原因。再说他的睡眠。皇帝照例独眠,因为每一后妃,都有她们居住之宫:这当然是制度的形式,一个平民,还能够夫妇同居呢,岂有皇帝倒须独眠的道理,不过皇帝在宫中,因为他太被尊重的原故,所以举动,倒有些不大容易随便。据太监说,皇帝想叫哪位妃嫔来陪着睡觉,由敬事房传旨,传该位前来,见了皇帝,先行一跪三叩首的礼,然后才能侍座,此时可以随便,到睡觉时,须在另一屋室脱衣用被窝裹好,由太监抱至皇帝上,防有行刺等事也。这种事,敬事房都要在档案上注明,以便后来怀胎时,作为证明的对照。并且听他们说,皇后可以由被窝之上口入去,若妃嫔,则须由下口进入,这一层我乃是道听途说,因为查内务府的则例,敬事房的则例,都没有明文为证,但是许多太监,都如此说法,像雍正乾隆一流的皇帝,当然不会完全受这种的约束,但如同治光绪,恐怕就不能十分随意了。倘若驻园,则可随便得多,例如咸丰皇帝,有四位妃嫔,都是缠足,都驻在圆明园,那是绝对不许到宫里去的,这当然也是想驻园的一种原因。

再谈谈办公的情形,皇上每日早晨,一两点钟起,即将前一日所看过之奏摺奏事太监,送至乾清门门洞,与各该衙门的领摺官收回。在此时间,皇上须要先看《皇实录》半本,大致乾隆以后,都是如此。所有实录,都在内阁保存,看完一本再换取一本,因为如此,所以每遇离京外出,就不看了,于是驻园时,也不一定看。接着就是每日的早朝,由宫中乘肩舆到乾清宫,入座后,后边有御前侍卫十余人,或二十余人站立,都就绪后,才召见军机,及其他官员,但是前一拨话说完退出之后,离第二拨人来之时间,总有相当的间隔,皇上此时,有事自然是做事,无事时也要庄庄重重的坐着,其实他未尝不可以随便歪一歪,靠一靠,就是再随便一点,别人也不敢反对他,但是他总不好意思的,必要庄严一点才够体制,在这种情形之下,当然是较为拘束,较为劳乏。尤其是跟官员们说话,更费力,他坐在高约五尺的台上,座前又有一个很宽的御案,官员们跪在下边,相去总在一丈以外,说话非高声不可,而官员们对皇上说话,又不敢大声疾呼,所以不但说话费劲,听话也很费劲。这样的工作,每日早晨,要连续几个钟头,当然也很够累的。若驻园,就轻松多了。园中绝对没有像宫中那样正式的殿阁,每日上朝,都是在便殿,这种殿,大多数都名曰勤政殿,规模小得多,上朝时,不一定有许多侍卫,如此亦可随便了许多,且便殿中,无高台,官员们跪的地方,与皇帝相隔,不过一张桌,说话听话都省力得多,稍暇时,可以歪歪靠靠,不必一定笔直的坐着,且政事之外,君臣偶尔随便谈谈天,在宫中自然有时也可以随便谈天,但在正殿上朝时,则绝对不会有的,体制然也。总之,一切比正殿上,随便的多,这大致也是皇帝想驻园的一种原因。

现在才谈到驻园,清朝之所谓园者,都在玉泉山的下游,因为有此一泉,离北京又不远,所以便成了避暑的胜地。北方的山,大多数都缺水,此地有这样一个大泉,阔人自然要享受享受,所以不但皇帝在彼处建筑离宫,有钱的官员,也多要建筑一个避夏之所。所以自金元就相当发达,明朝最盛,所以有“李园不酸,米园不俗”(明万历年间米万钟、李伟,先后建勺园、清华园,两园各有千秋,大学士叶向高赞曰:“李园壮丽,米园曲折。米园不俗,李园不酸。”见《帝京景物略》。——编注)之语。清朝成亲王清华园近光楼诗,“丹凌沜边万泉出,贵家往往分清流”,乃是实情。明朝末年,这些建筑当然毁得很重,一时不能住,所以清朝进关,最初先驻南苑。南苑本是明朝的苑囿,为天子狩猎之地,周围苑墙,一百余里,中养许多兽类,有行宫数处:在东北角一带为旧宫,一直到现在还是这样的称呼,西北角怀房一带为新宫,往南为河之行宫,建筑设备都还相当完善,当初是康熙皇帝把他又从新修理了一次,康熙皇帝,永远驻此。最久的时候,每年可驻七八个月,因为稍嫌麻烦,才又重修西苑,又名三海。我从前常想,三海为什么叫做西苑呢,按这个苑字,是苑囿的意思,《说文》中说,所以养禽兽也,《周礼》疏中云,古谓之囿,汉谓之苑,所有书籍中,没有第二种解释,都说是养禽兽之处,而三海并无禽兽,何以也名曰苑呢?后来才知道,是南苑的关系。南苑又名南海子,专为养禽兽之所,所以名苑,因为皇帝常驻南苑,后来又驻三海,所以把三海也就名为苑了。在西山各处未重修以前,皇上都是驻这两处,后来把西山明朝的故行宫,修理了许多,那一带山水,比南苑好得多,于是就常驻彼处。尤其当时把圆明园赏与雍王居住,此事只是听到人说,园本不大,后雍王做了皇帝,即雍正,乃大事扩建,他每年驻此,总在八九个月以上,于是把皇上驻苑这个名词,就改成驻园了。乾隆皇帝,又事扩充,把圆明园拓广了许多,并添了几处欧洲的建筑,谐趣园遗址尚存,不必赘述。我国之琉璃瓦,从前只有黄、红、蓝、绿、黑、白几种颜色,后来才有所谓翡翠蓝、鹦哥绿、映山紫等等漂亮的间色,听说是由意大利传来的。从此以后,历朝都有新的建筑,圆明园便成了泉园之冠,以后各皇帝一直到咸丰,都是驻圆明园了。康熙以后,尤其是乾隆,不但修圆明园,他把那一带的园子,差不多陆续着都修了起来,内务府的档案,所谓三山五园,三山者,瓮山(后改为万寿山)、玉泉山、香山也,五园者,静宜园(香山)、静明园(玉泉山)、畅颐园、春和园(此系光绪年间所改,原来旧名,我一时忘记了)、圆明园也,此五园(乾隆先后改建、扩建康雍时兴建的畅春园、圆明园、静明园、静宜园,并借疏浚西湖机会兴建了清漪园,是谓“五园”。——编注)为皇帝所用,其余若干园子,则分赏王爵大臣居住而已。各皇帝每年驻园,最少也有七八个月还多,多则十个月。夏天驻圆明园,冬天则多驻香山,因为香山,乃是避寒之所,所以该处宫殿中,有栖月岩、唳霜墀等等名目(香山有“二十八景”,其中有栖月崖、唳霜泉。据香山公园郝德海《香山》一文。——编注)。到了英法联军到京,通通都给烧毁,以后自然就无园可驻了,又兼南方正乱,当然也就没这个心情。迨同治年间,南方乱平,西后又想乐和乐和,但彼时彼尚嫩,又因有醇王恭王二人,相当正直,西后尤其怕醇王,所以没敢举动。到了光绪年间,承平了十几年,她的势力,也扎住了根,当然是没忘了乐和,兼以内务府人员太监等等,天天怂恿,她才一心想重修园子,但她本是小有才的一个人,心中总有点忐忑,又派醇亲王,亲到天津,查验大沽口炮台,是否可以保险,兼派她最亲信的太监李莲英,外号皮硝李,又名皮条李随行。醇亲王虽然是一个王爷,但彼时绝对没有世界的知识,远大的眼光,看到这样的炮台,便认为是绝对保险,外国军舰,是没法子攻入的了。回京复命,便以“金汤巩固”四字回奏,西后自是非常高兴,又问李莲英。当时常听说,李莲英到天津,非常的谨慎,供应钦差的官员知道明的钦差是醇王,而暗的钦差,却是他,所以给他预备的公馆,跟醇王的一样。而他不住,他说派我出来,是伺候王爷的,他就住在醇王的下房。醇王吃饭,他侍立,一句话不多说,这当然是有鉴于从前山东巡抚,杀他伙伴小安子的事情。他在外边,虽然一句议论也没有,但回京后,见了西后,却大放厥辞说,炮台怎样坚固,外国船绝对不会攻进来,西后先听醇亲王之言,又听他这一套话,当然是眉飞色舞,就决定要重修花园子了。本来想重修圆明园,因为大,用钱多,国家用兵多年,库空如洗,彼时有一副联,曰“太后修园,司农仰屋”,所以没敢动,乃议定改修颐和园,款项一层,工程仍无着落,乃决定移用建设海军之款,虽然把款用了个河落海干,但仍不足,没法子,只修了一个前面,所以到现在,后面还是破烂不堪,但从此西后就每年总有十来个月住在这里了。

推荐阅读

后汉书> 清宫史话> 中华上下五千年> 三国志> 明史纪事本末> 野史秘闻> 蒙古秘史> 秦前历史导读> 汉朝历史导读> 北史>

阅读分类导航

唐诗四大文学名著宋词诸子百家史书古代医书蒙学易经书籍古代兵书古典侠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