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天涯知识库 · 鲜卑帝国传奇
目录
位置:主页 > 古代文学 > 史书 > 鲜卑帝国传奇 >

叩囊底智

第三十八章 叩囊底智

慕容垂的儿子慕容柔,孙子慕容盛、慕容会自西燕国都城长子逃回邺城,慕容垂大为高兴,为之大赦天下。他们怎么会在长子呢?当年慕容垂举兵河内背秦复国时,宗族家眷多在长安,经历关中战乱之后,随鲜卑大军东归。慕容永刚一称帝,慕容盛对其叔慕容柔和弟弟慕容会说:“主上已中兴幽、冀,东西未一,我等属居嫌疑之地,为智为愚,皆将不免,(愚则为人所猜,智则危甚累,崎岖于锋刃之间,在疑忌之际,)不如及时东归,当如鸿鹄高飞,一举万里,不可坐待鱼肉!”

慕容盛有洞察事物的敏锐眼光,看透慕容永的野心,这个人了不起,说这话的时候只有十四岁。慕容盛字道运,慕容宝之庶长子,史评:“少沉敏,多谋略。骁勇刚毅,有伯父(慕容)令之风烈”。他的心机之深早在十二岁时就得到过验证。那年慕容冲在阿房称帝,他就曾对慕容柔说:“夫十人之长,亦须才过九人,然后得安。今中山王(慕容冲)智不出众,才不过人,功未有成,恩未施人,先自骄大,以(慕容)盛观之,怎么可能不失败!”果然慕容冲为段随、韩延所杀。不过,纵是天纵聪明,慕容盛与慕容冲一样,命运也是一场悲剧。我们知道,参合陂战后,后燕与北魏争霸中原失败迁回老家辽东,他的父亲慕容宝被贼兰汗所弑,慕容家丢掉皇位,慕容盛认贼作父,假颜欢笑,为我们上演了一出中国版的真实的王子复仇记,当然,那是后话。

慕容柔真听小孩的话,叔侄三人逃出长子,从小路东归中山,在半路遇上一伙强盗,年仅十四岁的慕容盛镇定孤傲地说:“我六尺之躯,入水不溺,在火不焦,你们敢当我之锋吗?你们把手中箭插到百步之外,我若射中,小心你们的命,如其不中,当束身就擒。”这伙强盗根本不相信一个小娃娃发狂话,百步外竖箭,慕容盛一发中的。众盗大惊,不仅不敢抢劫,反而资助金钱让他们回到中山。结果也就过了一年,慕容永一个不剩地诛杀慕容俊及慕容垂两系的子孙,男女无遗。

慕容垂问他们三人西燕国的动态,“长子人情如何,可以攻取吗?”慕容盛回答说:“西军扰扰,人有东归之志,陛下唯当修仁政以待天时。若大军一发,西军将士必投戈而来,如同孝子之归慈父。”边说边画,“画地成图”,西燕国的地形地貌、军事部署一清二楚。慕容垂对机智过人、胆大心细的慕容盛极为喜,抚着他的头笑着赞道:“昔年魏武帝曹抚明帝之首赐与侯爵,我之孙,难道不可以吗?”遂封为长乐公。慕容垂挺有意思,与前秦势同水火,对天王苻坚却极为推崇,苻坚的庶长子封长乐公,他的庶长孙也封长乐公。

慕容永肆意杀害慕容皇族,撕破最后一点面子,慕容垂对其恨得咬牙切齿,不过,他要一步一步来,攻打西燕之前,黎丁零人的小小王国定要拔去。

丁零人的魏国建立于公元388年,北魏登国三年,其年山东地区已被后燕国占领,东晋名将谢玄病死,朱序被晋廷任命为都督司、雍、梁、秦四州诸军事和雍州刺史,戍守洛。谯王司马恬代替朱序为都督兖、冀、幽、并等州诸军事和青、兖二州刺史,晋军丧失之前咄咄人的气势。反复于后燕、东晋和西燕三国之间的丁零人翟辽见后燕得势,派遣司马眭琼前往后燕谢罪。此前翟辽对后燕几降几叛,他摸准慕容垂的子,讲仁义,只要你先投降,他就不去征讨。不过,人的忍耐有限度,慕容垂这一次生气了,你这不是母狗尿尿点化拾粪的吗?慕容垂断然拒绝翟辽的归降,斩了丁零使者眭琼,明白让他收起那套骗术。

翟辽做得够绝,当下自称大魏天王,改年号为“建光”,设立文武百官,建立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丁零人的国家政权魏国,史称翟魏。他指使人向燕国那位被慕容垂称为“燕之萧何”的乐王慕容温诈降并伺机刺杀了他。慕容垂拿狡猾多变的翟辽没办法,不过翟辽短命,仅仅做三年天王便一命呜呼,他的儿子翟钊继位,改年号为定鼎,就他还想定鼎中原么?

这一回,可让慕容垂逮住机会,公元392年春(北魏登国七年),慕容垂大举攻伐翟魏,翟钊火速向西燕求救。西燕皇帝慕容永与大臣们商议,主张出兵的大臣和不主张出兵的大臣们各执己见,尚书郎鲍遵主张观望,他说:“两寇相争,双方必然疲弊,我们跟在他们后头看,此乃坐山观虎斗之计,奈何要冒进兵之危险呢?”中书侍郎张腾主战,反驳道:“慕容垂强大,翟钊弱小,何弊之有?不如速去救援,以成鼎足之势,我们发兵进攻中山,昼多疑兵,夜多火炬,慕容垂必惧而自救,我冲其前,翟钊蹑其后,此天授破老贼之机,断不可失。”慕容永到底害怕慕容垂,不纳张腾之言,拒不发兵。

慕容垂大军攻占黎,列兵黄河北岸。没有援兵,翟钊只得孤注一掷,将兵马悉数撤至黄河南岸固守。慕容垂与诸将立马黄河岸,对岸的丁零人军容齐整,戒备森严,诸将皆道:“丁零人素来骠悍,又有准备,我军不宜渡河!”慕容垂呵呵一笑:“翟钊小儿,有何能为?朕今日为诸卿杀之!”

慕容垂早已想好一条声东击西之计,距离黎四十里有一处渡口,名叫西津口,慕容垂命移营西津,制作牛皮战船一百余艘,伪列兵仗,逆水而上。翟钊远远望见,以为慕容垂欲从西津渡河,急忙引兵赴西津防卫。慕容垂暗中派遣慕容镇从黎渡口连夜济河,在黄河南岸扎营,比及天明,大营构筑完毕。翟钊发现上当,急忙返回,攻击慕容镇大营,慕容垂下令坚守勿战,翟钊往来疲惫,攻营不能拔,引兵退却,慕容镇从大营中杀出。慕容农自西津渡河,东西夹击,丁零人大败。

翟钊退走滑台,到城中携带妻子儿女,收集残兵败将,北渡黄河,登白鹿山(今河南修武县),凭险自守。燕兵不得进,慕容农对慕容镇道:“翟钊无粮,不能久居山中,我等暂引兵还,待其下山,再击之。”燕军遂退,留侦骑观察动静,翟钊果然下山,慕容农回军掩击,尽获其众,翟钊单骑奔长子。慕容永封翟钊为车骑大将军,一年后,翟钊谋反被慕容永杀掉,丁零人建立的翟魏政权短短四年就宣告灭亡。

昔日的前燕国拥有今辽东、河北、山东、山西全境、河南一部,慕容垂的复国梦想只剩山西一境。公元393年(北魏登国八年)的秋天,慕容垂来到邺城,大聚文武议伐西燕,诸将皆道:“慕容永未有衅,我连年征讨,士卒疲弊,不可再动干戈。”只有范王慕容德支持出兵:“慕容永国之枝叶,举位号,惑民视听,宜先除之,以统一民心,士卒虽疲,又岂能罢手!”

时年六十九岁,满头银发的慕容垂仰望雁阵行行的淡云高天,在秋风劲吹、红叶纷飞之中目光灿灿,发下豪言道:“我虽然老了,但是拍一拍我的口袋,即使剩下的这一点点智谋足够对付他们,总不能把这个贼子(指慕容永)留下来连累我的子孙。”(吾虽老,叩囊底智,足以取之,终不复留此贼以累子孙也!)

十一月,慕容垂发中山步骑七万两路伐西燕,派遣张崇出井陉,攻西燕慕容友于晋(今山西太原);平规攻西燕段平于沙亭(河北临漳西南)。慕容永命尚书令刁云、车骑将军慕容钟统帅大军五万守潞川(山西潞城)。十二月,平规克沙亭。次年二月,慕容垂留慕容宝之子清河公慕容会镇守邺城,发司、冀、青、兖之兵,扬言兵分三路再发兵马,让慕容楷出滏口,慕容农出壶关,慕容垂自领一军出沙亭,大造声势,各军准备就绪。

慕容永马上分兵遣将,严兵拒守滏口陉等隘口,以台壁(山西黎城西南)为总后方聚积粮草,派侄子小逸豆归,大将王次多,勒马驹帅众一万保卫。

慕容垂顿军邺城西南一个多月就是不进兵。慕容永心中疑惑,认为慕容垂老巨滑,三路伐人,虚张声势,却不进兵,肯定另有所图。想到太行陉道路宽阔,怀疑慕容垂声东击西,派人偷渡太行陉或轵关陉。慕容永悉数召回滏口陉诸道兵,屯于轵关(河南济源西北),封锁太行陉路口。

慕容垂闻讯大喜,引大军出滏口陉,攻入天井关(山西晋城太行山上),五月,燕军至台壁,慕容永慌令慕容逸豆归救援台壁,平规将其击败。小逸豆归出台壁讨战,被慕容农打得大败,后燕军斩勒马驹,擒王次多,小逸豆归逃回城中,后燕军把台壁围住。

慕容永知道上了慕容垂的当,咬牙切齿,令镇守潞川的大将刁云、慕容钟回援台壁,召轵关诸军还长子。刁云、慕容钟为燕军攻势震怖,帅众降燕。慕容永气急败坏,尽诛二人妻子老幼,亲提兵五万杀向台壁。人马进至台壁南三十里处,远远望见旌旗招展,慕容垂亲率后燕军排开阵势,挡住慕容永,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慕容永鼓励将士,擂起战鼓,西燕军呐喊呼啸着扑向燕军,慕容垂挥军迎上来,两军一阵混战,慕容垂佯装败退,慕容永纵兵掩杀,追了几里路,事先埋伏的慕容国率领骑兵部队从山涧中突然杀出,切断了慕容永的后路,四面伏兵尽起,慕容垂勒兵回战,大破西燕军,斩首八千,慕容永狼狈逃回长子。后燕军攻占台壁,晋守将闻讯弃城走,燕军克晋

后燕兵大集长子围城,慕容永欲投奔后秦。侍中兰英道:“昔石虎伐龙城,太祖坚守不出,卒成大燕之基,今慕容垂七十老翁,厌苦兵革,终不能顿兵连年攻我,当坚城固守,拖垮敌人。”慕容永听从他的话,一面献玉玺于晋廷求救兵,一面告急于魏王拓跋珪。可惜,晋魏两国援兵未到,长子城中伐勒等将领开门投降,迎后燕军入城。燕军将士抓获慕容永,慕容垂大骂一顿,将他枭首,号令三军,并斩西燕公卿大将刁云、大逸豆归等三十多人。慕容垂吞并西燕所辖八个郡,七万多户居民,获取为西燕所掠的秦国御用的乘舆,服御、伎乐、珍宝不计其数。任命宜都王慕容凤为雍州刺史,镇守长子,大军班师中山。

为对后燕灭亡西燕之战有较为直观清晰的了解,我特意从网上找到“山西军事地形图”和“河北山河形势图”两幅古代军事地图,如果将两张地图合二为一对照看,有一定参考价值。熟悉山西和河北的地理环境,可以为我们下一步讲诉北魏南下中原,平定中山之战打下基础,并对之前的石勒冠河北、冉闵孤军战邺城、前燕入河北、王猛伐燕等等战役有进一步的了解。因为我一心想详细论述有关北魏的战争,以上多有简略,容以后再修改吧。

言归正传,后燕和北魏各自消灭敌人巩固自己的后方,两个强大的国家之间的战争随时都有可能爆发。经过一系列的战争,塞外和中原的局势在变,关中和西北的局势也在变化,中山狼姚苌死了,平定西域叛乱的大英雄吕光在凉州建立起一个新的凉国。

推荐阅读

北齐书> 后汉书> 清宫史话> 中华上下五千年> 三国志> 明史纪事本末> 野史秘闻> 蒙古秘史> 秦前历史导读> 汉朝历史导读>

阅读分类导航

四大文学名著唐诗宋词诸子百家史书古代医书蒙学易经书籍古代兵书古典侠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