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天涯知识库 · 中国近代战争史
目录
位置:主页 > 古代文学 > 史书 > 中国近代战争史 >

第六节 讨袁战争的教训

讨袁战争,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人继续高举民主共和的旗帜,反对袁世凯独裁专制的正义战争,是辛亥革命战争的继续。这次战争波及江西、江苏、湖南、广东、四川、福建等省,加上各地群众的自发斗争,对袁世凯的独裁统治构成了一定的威胁。但是,这次战争仅仅进行了两个多月,即以失败而告终。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袁世凯得以实现了反革命的“武力统一”计划,开始了北洋军阀集在全国的反动统治。这次战争的失败,标志着辛亥革命的最后失败。

讨袁战争之所以失败得如此迅速,一方面,由于以袁世凯为头子的北洋军阀集已经控制着中央和相当一部分地方政权,拥有一支数量众多、装备良好、经过训练的反动武装,并且得到帝国主义和以老立宪派为骨干的旧官僚政客的支持。另一方面,软弱的资产阶级,自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后,便迅速趋向妥协,除少数激进分子外,大多数资产阶级分子因害怕战争影响其实业的发展,竟多方反对讨袁;广大农民群众,虽不断进行自发的反抗斗争,但未能从辛亥革命中获得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因而没有出现反袁斗争的高潮。这就影响了讨袁统一战线的形成。仅有少数资产阶级革命人和部分军队的孤立作战,是难以敌过强大的反革命势力的。

这次战争的失败,还由于资产阶级革命人主观指导上的失误。自孙中山被迫辞去临时大总统以后,资产阶级革命的领人,便产生了妥协倾向。孙中山等主张以在野身分致力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宋教仁等主张实行“政政治”、“议会政治”以分袁之权。这表明了他们对袁世凯代表的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势力的反动本质认识不足,对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艰巨和武装斗争的重要认识不足,加上战争爆发后,在作战指挥上又犯了错误,这就加速了战争的失败。革命人主观指导上的失误,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忽视经营南方几省和建立巩固的

革命基地

袁世凯篡权之初,辛亥革命还没有完全失败。当时,资产阶级革命人还控制着南方七八个省,倘若他们对革命形势有正确的估计,认识到与袁世凯斗争的艰巨和复杂,实行符合中国当时情况的革命方略,加强对南方诸省的控制和经营,建立起进可攻退能守的战略基地,特别是唤起和组织民众,改革政权结构,使这些省的领导权确实掌握在忠实可靠的革命人手中,那就不致在反袁斗争中处于软弱无力的地位。

二、忽视军队的整顿和建设,部队

的素质很差

辛亥革命战争期间,资产阶级革命人掌握着几十万军队。这些部队虽然系统紊乱,装备较差,但其中许多中下级军官和部分士兵具有旺盛的民主革命热情,如能加强领导,认真整顿,不难从中造就出一支忠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事业的有战斗力的军队。然而,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对掌握槍杆子在中国革命中的特殊意义认识不足,对军队需要进行革命的改造缺乏认识,以致在兵权问题上犯了错误。首先,对袁世凯瓦解革命军的谋丧失警惕,不折不扣地执行了袁的裁兵减饷“指令”,使南方革命军由数量上的优势变为劣势,军心亦为之动遥其次,对于保留下来的部队,既未加强民主革命思想的教育,也未抓紧进行整顿和训练,特别是不懂得甄别和选拔忠于革命事业的军官,掌握军队的领导权。部队中不少师、旅、长不是坚定的民主主义革命者,而是看风使舵的投机分子;一般士兵仍然抱着当兵吃粮、绝对服从长官等陈腐观念,虽然打着革命军的旗号,但依然保留着旧军队的本质特征。这样的军队,与装备、训练和控制力强的敌军作战,自然难于取胜。作战中虽有些部队表现比较勇敢,但毕竟为数较少,难以影响全局。资产阶级革命人在推翻清王朝的过程中,注意策动新军反正,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放松了军队的改造工作,这是一大失策。讨袁战争的实践证明,中国的革命政,如果单纯依赖旧军队而不建立新型的革命武装,要想打败由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支持的反动武装,进而夺取和保卫政权,是不可设想的。

三、仓促举义,各自为战

“宋案”发生后,由于孙中山、黄兴等主要领人之间在“武力讨袁”还是“法律倒袁”问题上争论不休,久拖不决,因而直接影响了应变准备。从3月20日宋教仁被刺至7月12日江西宣布独立,历时三个多月。在此期间,袁世凯磨刀霍霍,积极进行南下作战的准备。而革命多数领人却麻木不仁,既不进行战争动员,又不着手扩充军队,筹措作战物资,白白丧失了宝贵的战备时间。结果,在北洋军重兵压境的情况下,只好被迫仓促应战。此外,在已经确定“武力讨袁”之后,未能制订切实可行的作战计划,进行周密的作战部署,而是简单从事。结果,几省同时起兵的预定方案完全落空,形成各自为战,无法协同配合。江西的李烈钧虽曾与广东、湖南、福建、安徽商定,一省有事,四省支援。但当江西讨袁战争爆发后,福建、安徽一兵未发,广东援兵半途折回,湖南援兵迟迟不进。江西革命军只好孤军作战,以寡敌众,为北洋军所败。江苏虽与安徽、上海境连地接,但也各自为战,互不协同策应,结果被敌各个击破。资产阶级革命人把战争这种极端复杂而又特殊的社会活动,竟视同儿戏,如此草率从事,焉有不败之理!

四、未能实行正确的灵活的作战指挥

江西、江苏两个主要战场的讨袁作战,虽然分别成立了作战指挥机构,但均未能根据敌我双方的具体情况,制定正确的作战方针,实行灵活的指挥。结果,不是冒险进攻,便是消极防御。江西战场始则以薄弱的兵力仓卒发难,陷入孤军作战;继而数战失利,即将走兵溃。江苏战场,初则分兵冒进,出师不利;继则困守南京,终至覆灭。革命人在军事战略战术上缺乏认真的学习和研究,临战不能实施正确灵活的指挥,不能不是讨袁战争迅速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推荐阅读

北齐书> 后汉书> 清宫史话> 中华上下五千年> 三国志> 明史纪事本末> 野史秘闻> 蒙古秘史> 秦前历史导读> 汉朝历史导读>

阅读分类导航

四大文学名著唐诗宋词诸子百家史书古代医书蒙学易经书籍古代兵书古典侠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