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天涯知识库 · 中华上下五千年
目录
位置: > 古代文学 > 史书 > 中华上下五千年 >

中法战争

中法战争是中国和法国之间爆发的一场战争。此次战争从1883年12月一直持续到1885年4月,前期的战场在越南北部,后期由于战事扩大,中国的东南沿海为新的战场。

中法战争爆发之前,法国对越南早就生出了觊觎之心。法国最初借助天主教的势力入侵越南。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英法联军入侵中国,法国公开对越南南部地区发起了进攻,并抢占了南部六省。法国希望将越南作为入侵中国的根据地,而沟通越南与云南的红河便成了他们入侵中国的最佳通道。

1873年,法军攻占了越南的河内及其周边地区。当时,刘永福正率领黑旗军活跃在中越边境。应越南国王的要求,刘永福带领黑旗军赶到河内将法军击溃。法军在黑旗军的震慑下,只得退到越南南部地区暂作躲避。

等到了第二年3月,法国强越南签订了《越法和平同盟条约》,又称为第二次《西贡条约》,条约规定:法国“承认”越南“独立自主”,同时越南的外由法国主持。以此否定了中国对越南的宗主权,并确立了法国在越南的特权地位。

1875年,法国将该条约的内容告知清政府,希望能得到清政府的承认。然而,一旦承认了该条约,无疑是将越南拱手让给了法国。清政府权衡利弊,最终拒绝了法国的不合理要求。

法国自然不会甘心放弃。1882年,法军再度对越南北部地区发起了进攻。河内、鸿基和南定等要塞先后落入了法军之手。越南政府难以抵御法军的强大攻势,只好向清廷求援。无奈软弱的清政府一再避免与法国正面锋。在此期间,刘永福率领的黑旗军再度给予了越南政府强有力的支持。黑旗军将此次法军的首领李维业击毙,并杀死了法军三十多名军官和一百多名普通士兵,这给了法国发动大规模侵越战争的借口。

1883年8月,法国向越南派出了四千多名远征军。远征军从越南北部海岸登陆,随后兵分两路,一路向越南当时的首都顺化发起了大规模进攻,一路在北部的红河沿岸与黑旗军展开了激烈锋。黑旗军作战勇猛,又得到了越南军队和当地百姓的强力支持,在与法军战的过程中屡战屡胜。顺化的战局与之正好相反,法军很快就占领了顺化的军事屏障顺安,直越南首都。当时越南政府分化成了主战派和投降派,最终投降派占据了上风,决定向法国妥协。8月25日,法国和越南签订了《顺化条约》,和约规定:越南承认并接受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法国全权接管越南的外事务,就连越南与清朝的关系也将由法国掌管。除此之外,和约中还规定了开放通商口岸和割让新的殖民地等内容。

法国起初想通过外途径迫中国从越南撤军,承认法国对越南的殖民统治,并将云南蛮耗开辟为商埠,从而将云南这个中国西南地区的门户彻底向法国打开。

在法国侵占越南的问题上,清政府表现得相当矛盾:在对法军的侵略行为提出严正抗议的同时,清政府又一再希望能通过和谈和调停的方式避免与法军正面战;在派军赶赴越南支援的同时,又命令清军不得主动进攻法军。在此期间,清政府内部也分化成了以左宗棠等人为代表的主战派和以李鸿章为代表的主和派两大派别。

就在清政府犹豫不决的这段时期,法国加紧部署军事力量,为即将到来的中法战争做好了准备。1883年12月14日,法军率先对山西展开了进攻。两天后,山西便落入了法国手中。第二年2月,法军又开始进攻北宁,3月,北宁失陷。短短七日过后,法军又攻下了太原,随后又进一步入侵兴化。

连续的败退让当时清政府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陷入了巨大的恐慌,偏巧法国海军中校福禄诺就在这时向清政府提出了五项议和条件,双方一拍即合。于是,在当年的5月份,中法两国便签订了《中法会议简明条约》。因为签订该条约的中法代表分别是李鸿章和福禄诺,所以这个条约也被称为《李福协定》。《李福协定》承认了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并同意在中越边界开放通商。这个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法战争第一阶段的战事走到了终点。

然而,《李福协定》带给中法两国的和平时光只有短短四十余日。6月23日,“北黎冲突”爆发。在此次冲突中,法军无故槍杀了三名清军联络官,进而又向清军发起了进攻。清军无奈之下,只好对法军予以还击,法军遭到重创。翌日,两军再次战,最后的战败方仍是法军。福禄诺据此污蔑中方违背《李福协定》的规定,要求清政府马上从越南北部撤军,并赔偿法军的军费损失,高达两亿五千万法郎。清政府最终同意撤军,但是拒绝了福禄诺提出的赔款要求。

1884年8月5日,法军舰队对台湾基隆展开了进攻,后被清军击退。其后,法国又对福建发动了马尾海战。地处福州东南的马尾是闽下游的天然良港,也是福建海军与船厂的所在地,港内停泊着十一艘福建水师军舰,驻扎着二十余营防陆军,总兵力要优于前来进犯的法军。不过,因为当时清政府的外态度犹豫不定,马尾军队在迎战之前并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再加上马尾的将领又多为懦弱无能之辈,军队的武器装备不够优良,弹药也不足以应付即将到来的战争,所以马尾的清军战斗力十分低下,战争的结果不言而喻。

镇南关大捷图

镇南关大捷图
点石斋画报,光绪末年上海东亚社石印本。

8月23日下午,法军主帅孤拔指挥法国军舰对福建海军发动了突袭,处于劣势地位的福建海军仓猝抵抗,战持续了大约半个小时。福建海军伤亡的将士高达七百多人,十一艘海军舰艇全都被法军击沉。与之相比,法军的损失则要轻微得多,仅有30多人伤亡,另有两艘鱼雷艇遭到了重创。在此之后,法军又炸毁了福州船政局,并在接下来的数日时间内将清政府在马尾和海口之间设立的岸防设施破坏殆尽。8月26日,清政于无奈,向法国宣战。

同年10月,法军兵分两路,对台湾的基隆和淡水两地分别展开了进攻。台湾巡抚刘铭传组织台湾军民奋勇抗敌,法军始终无法深入台湾内部,只好对台湾实施了海上封锁,希望以此阻断南北海运,断绝台湾和福建之间的联系。在这样的情况下,清政府派出了南洋水师赶来支援台湾。1885年初,清军将领吴安康率领五艘战舰南下。法军主帅孤拔亲自率领舰队赶去拦截,双方在浙海域正面锋。清军的两艘战舰被法军击沉,其余三艘军舰暂停在镇海口。孤拔随即率军赶到镇海,由于镇海守军早有准备,并做好了充足的防御,最终成功击败了来犯的法军。孤拔也在镇海之战中身受重伤,不久便死去。

这一年初,法军从陆上入侵镇南关未果,随后又对谅山发起了进攻。攻陷谅山后,法军再度开始进攻镇南关。在法军正式对镇南关发起进攻之前,年近七旬的老将冯子材率领清军突袭法军,致使法军自乱阵脚,在援军赶到之前就匆匆忙忙地对镇南关发起了进攻。冯子材率领驻守镇南关的清军与法军展开了贴身肉搏,成功击溃了前来进犯的法军。其后,清军又乘胜追击,法军节节败退,仓皇逃窜,原先攻陷的文渊和谅山也相继失守。镇南关大捷的消息传到了法国,导致法国的茹费理内阁倒台。与此同时,也让广大清军将士和中国百姓大受鼓舞,并使得清军在中法战争中转败为胜。

中法战争发展到这一阶段,孰胜孰败已经变成了未知之数。如果不是软弱的清政府急于向法国侵略者屈膝求和的话,中国军民要想取得最后的胜利并不是没有可能的。但是,随着中法两国和谈的正式开始,这种可能也就随之变为了零。故此,时人评价说:“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

”1885年5月,李鸿章奉命与法国驻华公使巴德诺在天津展开了和谈。6月9日,双方在天津签订了《中法新约》,条约规定:清政府承认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并承认越南和法国签订的条约;法国从台湾和澎湖两地撤军;中越陆路界开放贸易,中国在边界以内开辟两个通商口岸;日后云南和广西在与越南进行贸易时,将降低现有的通商税率;中国此后修建铁路应向法国商办。
《中法新约》签订后,中国的西南门户大开,法国的势力长入,一直延伸到云南、广西和广东地区。从1886年到1888年,清政府又被迫与法国签订了《中法越南边界通商章程》、《中法界务条约》、《中法续议商务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让法国侵略者在中国的势力迅速膨胀起来。

相关内容

第一次鸦片战争> 火烧圆明园的历史简介>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推荐阅读

后汉书> 清宫史话> 中华上下五千年> 三国志> 明史纪事本末> 野史秘闻> 蒙古秘史> 秦前历史导读> 汉朝历史导读> 北史>

阅读分类导航

唐诗四大文学名著宋词诸子百家史书古代医书蒙学易经书籍古代兵书古典侠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