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天涯知识库 · 诗词鉴赏
目录
位置:主页 > 古代文学 > 唐诗 > 诗词鉴赏 >

元日的诗意

【元日】

作者: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争插新桃换旧符。

【译文】

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家家户户都被太阳的光辉照耀着,每家每户都在新年的时候取下了旧春联换上了新春联。

【诗意1】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诗人。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确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

【诗意2】

这首诗描写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喜迎新春佳节的情景。诗歌从新春佳节的欢乐气氛入手,抓住人们喜迎新春佳节的三件事,来表现春节的喜庆气氛和人们的喜悦心情。这三件事是燃放鞭炮、喜饮屠苏酒和把旧桃符换成新桃符。这种通过描写典型特征来表现人们欢度新春的喜庆情景的写法,使诗句简练,笔墨节省,具有很强的概括力,而且也使所要表现的人们喜迎新春的热闹场面变得非常生动形象。这种欢乐气氛也与诗人开始推行新法、实行改革,希望取得成功的欢快心情完全一致。

【诗意3】

王安石是北宋杰出政治家、散文家、诗人。宋神宗时任宰相,积极推行新法,可是由于保守派的阻挠,他的变法惨遭失败,他本人也被免职。到司马光任宰相时,新法被彻底废除,王安石在悲愤抑郁而死。

推行新法之初,王安石对改革充满信心,这首诗就是诗人当时心情的真实写照。“元日”就是农历大年初一。全诗写新年伊始的欢乐景象,表达了诗人推行新法的强烈愿望和坚定决心。

“爆竹声中除旧岁”,诗的一开始就抓住了大年初一最典型的场景——放鞭炮,从听觉上展现当时的热闹场面。古时过年鸣放鞭炮,据说主要有两种用意,一是吓走一种名叫“年”的邪恶之物,二是庆贺一年的丰收。最初并没有火药做的鞭炮,人们就砍来青竹放在火里烧。

竹节一炸,就发出啪啪的巨响,所以叫“爆竹”。后来有了火药做的鞭炮,而人们仍习惯地称之为爆竹。诗的第一句的意思是:新年到了,家家户户高高兴兴地鸣放爆竹,一声声巨响送走了旧的一年。而变法也是如此,没有新法的推行,就送不走旧法。

“春风送暖入屠苏”,此句从触觉上写春风送来了暖意,人人都乐呵呵地饮用着屠苏酒,以庆贺新年,驱除邪气。“屠苏”,指的是用屠苏草泡制的酒,古人认为这种酒能够解毒驱邪,保人平安。这里的“春风”既是写实,又暗喻变法革新,说明变法给千家万户带来了温暖,带来了光明,表达了诗人春风得意的欣喜情怀。用屠苏酒驱邪,也暗示诗人的变革受到了保守派的反对,但诗人并不畏惧,因为有“屠苏酒”壮胆杀毒,这种特殊的“屠苏酒”就是变法的雄心和勇气。诗人曾在《登飞来峰》一诗中也有同样的表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同样也表达了变法的决心和勇气。

“千门万户曈曈日”,意思是说:旭日东升,灿烂的阳光照遍千家万户。“曈曈日”,灿烂的旭日。这是从视觉上来写阳光的,同时也照应了上句的“春风送暖”。烘托出一片光明祥和的节日气氛,形象地说明了变法给百姓带来了美好的前景。

“总把新桃换旧符”,意思是说:人们都把旧的桃符换下来,挂上了新的桃符。桃符是用桃木板做的,上面画上咒符,挂在门上,用来驱鬼避邪。这是古时过年的风俗,后来不用挂桃符了,演化为贴春联。

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一生写了不少反映人民疾苦和社会问题的作品。他的诗有很高的造诣,语言通俗形象,意义深刻。本诗也是如此。首先,全诗散发出浓郁的民俗气息,扣住元日,诗人写了爆竹传响、春风送暖、旭日洒辉、桃符更新等景象,营造出一片节日气氛,表现出一派喜悦的景象,很有感染力。其次,诗人笔下的民俗又带有一定的政治意义,作为政治家和诗人的双重身份,他笔下的意象也同样具有政治意味,例如“春风送暖”“旭日东升”“新桃换旧符”等,都折射出变法的愿望和信心,鼓舞性很强。

【诗意4】

此诗描写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一片爆竹声送走了旧的一年,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门上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

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间习俗,敏感地摄取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年节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逢年遇节燃放爆竹,这种习俗古已有之,一直延续至今。古代风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苏酒,然后用红布把渣滓包起来,挂在门框上,用来“驱邪”和躲避瘟疫。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承接前面诗意,是说家家户户都沐浴在初春朝阳的光照之中。结尾一句描述转发议论。挂桃符,这也是古代民间的一种习俗。“总把新桃换旧符”,是个压缩省略的句式,“新桃”省略了“符”字,“旧符”省略了“桃”字,交替运用,这是因为七绝每句字数限制的缘故。

诗是人们的心声。不少论诗者注意到,这首诗表现的意境和现实,还自有它的比喻象征意义,王安石这首诗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是因为他当时正出任宰相,推行新法。王安石是北宋时期着名的改革家,他在任期间,正如眼前人们把新的桃符代替旧的一样,革除旧政,施行新政。王安石对新政充满信心,所以反映到诗中就分外开朗。这首诗,正是赞美新事物的诞生如同“春风送暖”那样充满生机;“曈曈日”照着“千门万户”,这不是平常的太阳,而是新生活的开始,变法带给百姓的是一片光明。结尾一句“总把新桃换旧符”,表现了诗人对变法胜利和人民生活改善的欣慰喜悦之情。其中含有深刻哲理,指出新生事物总是要取代没落事物的这一规律。

这首诗虽然用的是白描手法,极力渲染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同时又通过元日更新的习俗来寄托自己的思想,表现得含而不露。

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如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

相关内容

《龟虽寿》赏析> 《过故人庄》的诗意> 滁州西涧的诗意> 约客的诗意> 游子吟的译文> 蕙崇《春江晓景》的译文> 春晓的译文> 登鹳雀楼的诗意> 七步诗的诗意> 赋得古原草送别的诗意>

推荐阅读

唐诗三百首全集赏析> 古诗文赏析大全>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80首电子版> 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诗词鉴赏>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王维>

阅读分类导航

四大文学名著唐诗宋词诸子百家史书古代医书蒙学易经书籍古代兵书古典侠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