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
新柳 ——[宋]杨万里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注释】
新柳:初春时节刚刚抽出新叶的柳树。
百尺:夸张写法,非确数,极言柳条之长。
且莫:亦可作“切莫”,相当于“千万不要”。
只:只有,只留下。
蘸:读zhàn 。
引:延伸。
【古诗今译】
长长的柳条轻拂着银光闪耀的池塘,那柔嫩的柳叶没有一点儿深清碧绿,只留下一树嫩绿鹅黄。柳条虽然看着很长,可它并非延伸到了池水里,而是水中的倒影将它拉长了。
【赏析】
杨万里(1127-1206),宋代著名诗人,字廷秀,号诚斋,吉水(今属江西)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历任高宗、孝宗、光宗三朝,官至太常承。宝谟阁学士。他的诗同情百姓疾苦,构思新颖,感受独特,语言生动活泼且富有风趣。现存诗作四千二百多首。
这首小诗画面清新,节奏明快,读来仿佛身临其境,仿佛沐浴着融融的阳光,吹拂着和煦的春风。字字句句无不流露着诗人爱惜新柳,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深情。
“柳条百尺拂银塘”。作品开篇首先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初春时节柳树池塘两情依依的整体画面。“百尺”写了柳的婀娜与茂盛,“拂”写出了柳的轻揉,像手少女的纤纤玉手轻拂着银光闪耀的池塘。如此一来,一幅清新、煦暖、鲜亮、灵动的春树春水图画就呈现在了读者面前。
“且莫深青只浅黄”。在这一句理,诗人以浓重的笔墨写柳叶的颜色。“且莫”即“切莫”,有“千万不要”的意思,但在这里应该理解为“一点儿……都没有”,就是“一点儿深清的绿色都没有”;“只”限制了柳叶颜色的单一和纯粹,没有其他颜色,只有鹅黄嫩绿,“且莫”和“只”这两个限制性的词语不但传神有效地写出了初春时节柳树的特点,同时还流露了诗人爱惜新柳的深情。
以下两句集中笔墨揭示“柳条”何以“百尺”长的原因。
“未必柳条能蘸水”。“未必”,即不一定,意思就是说从远处望见的那些长长的柳条,未必就是真的已经长到了延伸到水里。“蘸水”,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伸展到水里。
“水中柳影引他长”。这最后一句中的“引”字用得妙,既说明了柳条之所以“百尺”长的原因,又赋予了柳条倒影以生命的活力,这一拟人手法的运用,出人意料地把新柳,以至于把整个画面都写得灵动鲜活了。
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如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