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天涯知识库 · 闲情偶寄
目录
位置:主页 > 古代文学 > 闲情偶寄 >

颐养部 ○睡

【原文】

有专言法术之人,遍授养生之诀,欲予北面事之。予讯益寿之功,何物称最?颐生之地,谁处居多?如其不谋而合,则奉为师,不则友之可耳。其人曰:“益寿之方,全凭导引;安生之计,惟赖坐功。”予曰:“若是,则汝法最苦,惟修苦行者能之。予懒而好动,且事事求乐,未可以语此也。”其人曰:“然则汝意云何?试言之,不妨互为印政。”予曰:“天地生人以时,动之者半,息之者半。动则旦,而息则暮也。苟劳之以日,而不息之以夜,则旦旦而伐之,其死也,可立而待矣。吾人养生亦以时,扰之以半,静之以半,扰则行起坐立,而静则睡也。如其劳我以经营,而不逸我以寝处,则岌岌乎殆哉!其年也,不堪指屈矣。若是,则养生之诀,当以善睡居先。睡能还,睡能养气,睡能健脾益胃,睡能坚骨壮筋。如其不信,试以无疾之人与有疾之人,合而验之。人本无疾,而劳之以夜,使累夕不得安眠,则眼眶渐落而气日颓,虽未即病,而病之情形出矣。患疾之人,久而不寐,则病势日增;偶一沉酣,则其醒也,必有油然勃然之势。是睡,非睡也,药也;非疗一疾之药,乃治百病,救万民,无试不验之神药也。兹欲从事导引,并力坐功,势必先遣睡魔,使无倦态而后可。予忍弃生平最效之药,而试未必果难之方哉?”其人艴然而去,以予不足教也。

予诚不足教哉!但自陈所得,实为有见而然,与强辩饰非者稍别。前人睡诗云:“花竹幽窗午梦长,此中与世暂相忘。华山处士如容见,不觅仙方觅睡方。”近人睡诀云:“先睡心,后睡眼。”此皆书本唾余,请置弗道,道其未经发明者而已。睡有睡之时,睡有睡之地,睡又有可睡可不睡之人,请条晰言之。

由戌至卯,睡之时也。未戌而睡,谓之先时,先时者不详,谓与疾作思卧者无异也;过卯而睡,谓之后时,后时者犯忌,谓与长夜不醒者无异也。且人生百年,夜居其半,穷日行乐,犹苦不多,况以睡梦之有余,而损宴游之不足乎?有一名士善睡,起必过午,先时而访,未有能晤之者。予每过其居,必俟良久而后见。一日闷坐无聊,笔墨具在,乃取旧诗一首,更易数字而嘲之曰:“吾在此静睡,起来常过午。便活七十年,止当三十五。”同人见之,无不绝倒。此虽谑浪,颇关至理。

是当睡之时,止有黑夜,舍此皆非其候矣。然而午睡之乐,倍于黄昏,三时皆所不宜,而独宜于长夏。非私之也,长夏之一日,可抵残冬之二日;长夏之一夜 ,不敌残冬之半夜,使止息于夜,而不息于昼,是以一分之逸,敌四分之劳,力几何,其能堪此?况暑气铄金,当之未有不倦者。倦极而眠,犹饥之得食,渴之得饮,养生之计,未有善于此者。午餐之后,略逾寸晷,俟所食既消,而后徘徊近榻。又勿有心觅睡,觅睡得睡,其为睡也不甜。必先处于有事,事未毕而忽倦,睡乡之民自来招我。桃源、天台诸妙境,原非有意造之,皆莫知其然而然者。予最爱旧诗中有“手倦抛书午梦长”一句。手书而眠,意不在睡;抛书而寝,则又意不在书,所谓莫知其然而然也。睡中三昧,惟此得之。此论睡之时也。

睡又必先择地。地之善者有二:曰静,曰凉。不静之地,止能睡目,不能睡耳,耳目两岐,岂安身之善策乎?不凉之地,止能睡魂,不能睡身,身魂不附,乃养生之至忌也。

至于可睡可不睡之人,则分别于“忙闲”二字。就常理而论之,则忙人宜睡,闲人可以不必睡。然使忙人假寐,止能睡眼,不能睡心,心不睡而眼睡,犹之未尝睡也。其最不受用者,在将觉未觉之一时,忽然想起某事未行,某人未见,皆万万不可已者,睡此一觉,未免失事妨时,想到此处,便觉魂趋梦绕,胆怯心惊,较之未睡之前,更加烦躁,此忙人之不宜睡也。闲则眼未阖而心先阖,心已开而眼未开;已睡较未睡为乐,已醒较未醒更乐。此闲人之宜睡也。然天地之间,能有几个闲人?必欲闲而始睡,是无可睡之时矣。有暂逸其心以妥梦魂之法:凡一日之中,急切当行之事,俱当于上半日告竣,有未竣者,则分遣家人代之,使事事皆有着落,然后寻床 觅枕以赴黑甜,则与闲人无别矣。此言可睡之人也。而尤有吃紧一关未经道破者,则在莫行歹事。“半夜敲门不吃惊”,始可于日间睡觉,不则一闻剥啄,即是逻卒到门矣。

【译文】

有个专门研究法术的人到处传授养生的秘诀,想让我拜他为师。我问他延年益寿的最有效的方法,最适合养生的地方。这些问题,如果两人的意见不谋而合,我就拜他为师,不然就把他当做朋友。他说:“延年益寿的方法,全靠导引;安养生命,全靠打坐的功夫。”我说:“如果是这样,那么你的方法最苦,只有修苦行的人才能做到。我既懒又好动,而且事事都讲求快乐,我们谈不到一块儿。”他说:“那么你的意思是什么,说说看,我们可以互相印证。”我说:“天地根据时间来安排人的生活,一半时间活动,一半时间休息。在白天活动,在晚上休息。如果白天劳作,晚上不让休息,天天这样折磨他,他就离死不远了。我们养生也是按照时间,纷扰占一半时间,静养占一半时间。纷扰是行立坐卧,静就是睡眠。如果只让我劳累,不让我休息,那就太危险了。寿命也就屈指可数了。这样说来,养生的要诀,首先就是要睡好。睡能恢复力,睡能蓄养气力,睡能健脾益胃,睡能强筋健骨。如果不信,就把没病的人和有病的人进行对比。人本来没有生病,但是让他在夜里劳累,夜夜不能安心睡觉,眼眶就逐渐陷落,气也一天天衰落,虽然没有立刻生病,但是病态已经表现出来了。生病的人长时间不睡,病情就会一天天加重,偶尔沉睡一次,醒来以后,一定会有精神旺盛的感觉。这样睡就不单纯是睡,还是药。不是治一种病的药,而是治百病、救万民、百试百灵的神药。你主张导引的方法,还有用功打坐,就一定要赶走睡魔让人没有疲倦才可以。要我放弃生平最灵验的药物,去尝试未必奏效的药方,我能接受吗?”那个人生气地离去,认为我不值得调教 。

我的确是不值得调教 啊!我只是说出自己的心得,实在是因为有所发现才这样讲,跟强辞夺理掩饰错误不同。古人的睡诗说:“花竹幽窗午梦长,此中与世暂相忘。华山处士如容见,不宽仙方觅睡方。”近来的睡诀说:“先睡心,后睡眼。”这都是别人书本上说过的话,先放着不提,来讲那些没人说过的吧。睡觉有睡觉的时间,睡觉有睡觉的地方,睡觉还有可睡和可不睡的人,让我来分析讲明。

从晚上七点到早上七点,是睡觉的时间。晚上没到七点就睡,叫做提前,提前不好,因为这跟有病而想要上chuang躺着的人一样。过了早上七点还睡,叫做延后,延后犯忌,因为这跟睡得过多不醒的人一样。而且人的一生,一半是夜晚。用整天的时间来作乐,还嫌不够,何况还要让过多的睡眠占用本来就不够的游乐的时间呢?有一个名士喜欢睡觉,一定要过了中午才起床 ,中午以前去拜访,没有人能见到他。我每次去拜访,都要等上很久才能见到他。一天我闷坐无聊,桌上笔墨都有,就用一首旧诗改动几个字来嘲弄他:“吾在此静睡,起来常过午。便活七十年,只当三十五。”朋友们见了,无不大笑。这虽然是玩笑,却颇有道理。

这样看来,只有夜晚适合睡觉,此外都不是睡觉的时间。但是午睡要比黄昏时睡觉快乐得多。春、秋、冬三个季节都不合适午睡,只有夏季合适。不是偏爱夏天,只是因为盛夏的一个白天,可以抵深冬的两天了;夏季的一夜 ,不到深冬的半个夜晚。如果只是晚上休息,白天不休息,那就是用一分的休息抵挡四分的劳累,人能有多少力忍受呢?而且暑气热得可以熔化金属,暑热中人们没有不觉得困倦的。困倦极了就睡,像饿时吃到食物,渴了喝到水一样,养生的办法没有比这更好的。午餐后,过一小段时间,等食物消化了,再慢慢上chuang休息。也不要有心去睡,这样即使睡着了,也睡不甜。一定先让自己做事,事情没做完就感到疲倦,自然会被招进梦乡。桃花源和天台山这些美妙的境界,都不是有意进入的,都是不知怎么就进去了。我最喜欢旧诗中“手倦抛书午梦长”一句。拿着书睡着,心思不在睡觉上面;把书抛下就睡着了,心思又不在书上,这就是所谓的不知怎么就达到了。睡觉的真谛,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这讲的是睡觉的时间。

睡觉还一定要选择地点。好的地点要有两个条件,一个是安静,一个是凉快。不安静的地方,只能让眼睛休息,不能让耳朵休息,眼睛和耳朵不能合一,又怎么是安身的好方法呢?不凉快的地方,只能让精神休息,不能让身体得到休息,身心不能合一,是养生的大忌。

至于可睡可不睡的人,就从忙和闲两个字区别。按常理说,忙的人应该睡,而闲的人可以不睡。但是让忙的人小睡一会,只能睡眼睛,不能睡心,心不睡只有眼睛睡,就跟没睡一样。最不好的是在将睡未睡的时候,忽然想起某件事没有做,某个人还没见到,这都是万万不可的,睡这一觉,可能就会错过时间,妨碍办事,想到这里,就觉得心神不安,胆战心惊,比没睡之前,更加烦躁,这是忙人不适宜睡觉的原因。闲的人入睡时眼睛没闭上心先静了,醒来时心已经活动了眼睛还没有睁开。睡着了比没睡时更快乐,醒来比没醒时更快乐,这是闲人应该睡觉的原因。但天地间能有几个闲人?如果一定要到闲下来才能睡,那就没有能睡觉的时间了。有个让人暂时放松精神可以睡个好觉的方法:一天里,把着急做的事情,都在上午完成,有没完成的,就让家人代替,让每件事都有着落,再上入睡,就跟闲人一样了。这是讲可以睡觉的人。还有一件要紧的事没有说,就是不要做坏事。“半夜敲门不吃惊”,才可以在白天睡觉,否则一听到敲门声,就以为是官差上门了。

推荐阅读

四大文学名著> 唐诗> 宋词> 诸子百家> 史书> 古代医书> 蒙学> 易经书籍> 古代兵书> 古典侠义小说>

阅读分类导航

四大文学名著唐诗宋词诸子百家史书古代医书蒙学易经书籍古代兵书古典侠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