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天涯知识库 · 爱国故事
目录
位置: > 故事会 > 爱国故事 >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林觉民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林觉民

林觉民(1887—1911)所处的年代正是一个国家亟待更新的时代,各类新思想如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

1900年,林觉民考入福建高等学堂,开始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学说。这种学说一方面呼应了当时的革命思潮,一方面也使它成为守旧派的眼中钉。科举考试,林觉民只在考卷上写了“少年不望万户侯”七个大字便扬长而去,凸显了他对封建势力的不屑与鄙夷。在当时,中国的革命者都奔赴日本留学,想探究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和令国家富强的办法。1906年,林觉民自费去日本留学,专攻日语,后来进入庆应大学攻读哲学以及几门外语。当时的日本正是同盟会的大本营,林觉民从此积极投身革命活动。

1911年,国内形势风云变幻,清政府灭亡在即,民主共和思想已经深入人心,民主革命者风云际会。林觉民在这一年春天回到了祖国,决心报效祖国。结婚才一年就去了日本的林觉民,很思念自己的父亲和妻子。父亲见到儿子学成归来,心里很欣慰。林觉民对父亲说,学校正在放假,所以有时间回家看看。林觉民这一生或许就撒过这一次谎,而这一次谎,却是为了国家,为了民族。在家待了一段时间,他得知黄兴等人已经在香港筹划广州起义,推翻腐朽无能的清政府,就决定到广州去。而他知道,这一次的离开,很有可能就会成为永别。

4月24日晚上,林觉民悄悄起身,看了眼身旁熟睡的妻子,轻轻咬了咬嘴唇,起身离去。林觉民乘上了去往广州的车。在车上,他泪墨齐下地写下了《与妻书》,抒发了对妻子的恋和对父亲的不舍,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为国捐躯的决心。4月27日,陈更新等率领志士进入广州。下午5时30分,林觉民随黄兴攻入总督衙门,纵火焚烧都署,守备士兵吓得四处逃窜。然后,他们转而进攻督练所,还 未到达督练所,他们就遇上了前来增援的清军大队人马,两边人马瞬时展开激烈战斗。林觉民毫不畏惧,他看上去只是个文弱书生,但是此时此刻,革命将他武装成无坚不摧的战士。他奋起战斗,最后为了掩护战友突围,他吸引住大部分敌人的注意,与敌人缠斗起来。由于身上多处受伤,他终于用尽力气,被清军俘虏。

时任两广总督的张鸣岐看到林觉民的时候大吃一惊,他难以想象这个剪短发、穿西装的美少年竟然是刚刚与清军浴血奋战的革命战士!林觉民是被俘战士中少数活下来的。因为他去日本留过学,文化素养和才华都是出类拔萃的,于是,两广总督张鸣岐、水师提督李准亲自审讯他。林觉民丝毫没有畏惧,在大堂上侃侃而谈。他与张鸣岐等论世界大势和各国时势,同时宣传革命道理和神。他在堂上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说,说到封建政府的腐朽时,不禁捶胸顿足,激愤之情不可遏止,一点也不像在受审,倒像是他在审判这个黑暗时代的缔造者——清政府。虽然当时广州起义已经宣告失败,但是他仍然坚持革命信念,到最后还 奉劝清政府的官吏洗心革面,为国献身,革除暴政,建立共和。

林觉民不会说粤语,就用英语回答这些官吏提出的问题,他慷慨陈词,引得满庭震动。张鸣岐叹道:“惜哉,林觉民!面貌如玉,肝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有人奉劝张鸣岐,林觉民之才不可多得,要为国留才。但是张鸣岐却认为这样的英雄人物万万不可留给革命,遂下令将他处死。

林觉民被关押的那几天一直绝食以示抗议,听到自己将被处决的消息后,他泰然自若。临刑前他仍旧整理好面容,神采奕奕地迈入刑场,从容就义,时年24岁。他的遗体惨被清政府示众,之后有人将他与在广州起义中牺牲的革命英雄葬在一起。这些革命烈士被人们称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日本民间神怪故事> 财富故事> 东周列国故事新编> 一人讲一个鬼故事> 100个恐怖故事> 灵异故事> 营销故事> 儿童启迪故事> 公主童话故事> 爱国故事>

阅读分类导航

唐诗四大文学名著宋词诸子百家史书古代医书蒙学易经书籍古代兵书古典侠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