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天涯知识库 · 东周列国故事新编
目录
位置: > 故事会 > 东周列国故事新编 >

122、合纵抗秦

122 合纵抗秦 

那个凭着“合纵”出名的人叫苏秦。他是洛人,本来是个政客,没有一定的主张。合纵也好,连横也好,他只打算凭着能说会道的嘴,弄到一官半职就行,不论哪个君王都可以做他的主子。他想先去见周显王,可是人家不愿意给他在天王跟前推荐,他就改变了主意,上秦国去。他见了秦王就说连横怎么怎么好,秦国怎么怎么强大,劝秦王一步一步地兼并六国。哪儿知道秦惠文王自从杀了商鞅之后,就不怎么喜欢外来的客人。他听完了苏秦的话,挺客气地回绝他,说:“我的翅膀还没长得那么硬,哪儿能飞得高呐?先生的话挺有道理。可是我先得准备几年,等到翅膀硬了,再请教先生。”苏秦碰了个软钉子,只好走了。

他可并没死心,还想着叫秦王用他。他费了好久工夫,写了一部书,详详细细地说明怎么样才能够兼并列国。他把这部书献给秦惠文王。秦惠文王潦潦草草地看了看,就搁在一边。苏秦只好耐着子等。他在秦国住了一年多,家里带来的盘缠都花光了,身上的衣裳也破了,他只好像败家子儿似地回家去了。

苏秦回到家里,他一见他这个样儿,就骂他,说:“咱们这儿周人一向不做官。人家专心做工商,也能赚十分之二的利息,日子过得挺好的。当初我叫你好好地做做买卖,赚个二分利,可是你偏不听我的话,要去做官。花了这么些盘缠,如今怎么样?弄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地回来!”苏秦没有话可说,一回头瞧见他媳妇儿坐在机子上织着帛,连头也不抬,好像没听见他说话似的。他嫂子也在屋里,他只好跟她说:“嫂子,我饿了,给我弄点什么吃的。”他嫂子翻着白眼,说:“没有柴火!”说着一转身躲开了。苏秦忍不住了,赶紧回过头去掉了几滴眼泪。

当天晚上,苏秦叹息着说:“一个人到了穷困的时候,母亲不把他当儿子,媳妇儿不把他当丈夫,嫂子更不必说了。唉!我苏秦非要争回这口气不可。”打这儿起,苏秦天天研究兵书。有时候,念书念累了,正想要歇息一下,好像听见有个声音说:“没有柴火!”他立刻清醒了,抖擞神接着念下去。有一回,实在累得受不了啦,心里头还想念,可是眼皮粘到一块儿,怎么也睁不开。他气急了,拿起锥子扎了大腿一下,鲜血就流出来了。这一下子,神可来了,接着又念下去。他就这么苦苦地用功,费了一年多工夫。另外,他还仔细研究了各国的地形,政治的情况,兵马的多少,诸侯的心情等等。

他跟他兄弟苏代、苏厉商量,说:“我的学业已经成功了。要是你们能给我凑点盘缠,能叫我周游天下,等到我出头了,我准想法子推荐你们。”说着,他把《太公兵法》和中原列国的情形讲给他们听。他们给他说服了,不光拿出金子来送他动身,他们也琢磨起苏秦的那套学问来了。

苏秦一想:“七国之中,秦国顶强,可是秦王不能用我。我不如到六国都去走走,把六国的国君说活了心,叫他们联合起来去抵抗秦国。”他先到了赵国。赵肃侯[赵成侯的儿子]正用了他的兄弟为相国,称为奉君。苏秦先去结君,向他说了一篇抗秦的道理。哪儿知道这头一炮就没打响。他只好离开赵国,到燕国去求见燕文公。燕文公的底下人不给他通报,他在客店里住了一年多,盘缠花完了。饿着肚子,正在没有法子的当儿,店里的掌柜的瞧他可怜,借给他一百个小钱,才凑合着又过了几天。

有一天,燕文公出来,苏秦就趴在路上求见。燕文公问了他的名字,才知道他就是当初见过秦王的苏秦,就把他带到宫里去。苏秦对燕文公说:“燕国在列国当中,虽说有二千里土地,几十万士兵,六百辆兵车,六千多骑兵,要是跟西边的赵国、南边的齐国一比,可就显出力量不够来了。近几年来,赵国强大了,齐国强大了。可是强大的国家老打仗,弱小的燕国反倒太平无事。大王您知道这里头的缘故吗?”燕文公说:“不知道。”苏秦说:“燕国没受到秦国的侵略,是因为有赵国挡住秦国。秦国离着燕国远,就是要来侵犯的话,一定得路过赵国。因此,秦国决不能越过赵国来侵犯燕国的。可是赵国要来打燕国,那就太容易了。早上发兵,下午就能到。大王不跟近邻的赵国好,反倒把土地送给挺远的秦国,这个做法很不妥当。要是大王用我的计策,先去跟邻近的赵国订立盟约,然后再联络中原诸侯一块儿抵抗秦国。这样,燕国才能够真正安稳。”燕文公挺赞成苏秦的办法,就怕列国诸侯心不齐。苏秦说他愿意先去跟赵侯商量。燕文公就给他预备礼物、路费、车马、底下人,请他去跟赵国接头。

苏秦到了赵国,这时候奉君已经死了。赵肃侯听说燕国有位客人来了,亲自跑下台阶去迎接他,说:“贵客光临,有何指教?”苏秦说:“如今中原各国,最强盛的就是赵国,秦国注目的也就是赵国。可是秦国不敢发兵来侵犯,这是为什么呐?还不是为了赵国的西南边有韩国和魏国挡住秦国吗?可有一样,韩国和魏国并没有高山大河可以防守,真要是秦国发兵去打韩国和魏国的话,这两国很难抵抗。如果韩国、魏国投降了秦国,赵国可就保不住了。我仔细研究了地形和政治,中原列国的土地比秦国大五倍,列国的军队比秦国多十倍。要是赵、韩、魏、燕、齐、楚,六国联合起来一块儿抵抗西方的秦国,还怕打不过它吗?为什么一国国都断送自己的土地去奉承秦国呐?六国不联合起来单个儿割地求和,决不是办法。要知道六国的土地有限,秦国的贪心没个完。割地求和是亡国政策。反过来说,要是大王约会诸侯,结为兄弟,订立盟约,不论秦国侵犯哪一国,其余五国一块儿去抵抗。这么着,一个孤立的秦国还敢欺负联合起来的六国吗?联合起来共同抵抗敌人是救国政策。我说咱们不如约会列国诸侯到洹水[河名,又叫安河,从山西省流到河南省,经故殷墟到安县北安桥,再东到内黄县,入卫河;洹huan二声]来开个大会。赵肃侯是个有血气的青年,听了苏秦合纵抗秦的话,非常赞成。他拜苏秦为相国,把赵国的相印给他,又给了他一百辆车马、一千斤金子、一百双玉璧、一千匹绸缎,让他去约会各国诸侯。

苏秦当上了赵国的相国,先打发人拿了一百两金子上燕国去还那个借给他一百个小钱的客店的掌柜的,自己准备上韩国和魏国去联络一下。他刚要动身的时候,赵肃侯召他入朝,说有要紧的事商量。苏秦连忙去见赵肃侯。赵肃侯对他说:“刚才接到边疆的报告,说秦国进攻魏国,把魏国打败了,魏王求和把河北的十座城送给秦国。万一秦国来打赵国怎么办呐?”苏秦心里吓了一跳,他想:要是秦国军队到了赵国,赵国准会像魏国一样割地求和,他那合纵的计策不就吹了吗?苏秦可没显出心慌的样儿,拱着手,说:“我琢磨着秦国的兵马已经累了,决不能立刻就打到这儿来。万一来了,我也有退兵的办法。”赵肃侯说:“既是这样,你先别出去。要是秦国的兵马不来,到那时候你再动身吧。”苏秦只好留下,请赵肃侯加紧准备防御敌人。

苏秦回到相府里着实有点担心。末了儿,他想出个办法来:他要利用一个人,叫秦国不来打赵国。可有一层:那个人也是挺机灵的,哪儿能让苏秦利用呐?

评:“没有柴火!”——这四个字杀伤力太大了,有几个英雄能够不因此流泪?自己有着改变天下形势的雄心和能力,却四处碰壁、郁郁不得志,回家后还不被母亲、妻子理解,嫂子更是连饭都不肯做,这是怎样的一种境地?再有能力的人也是要靠实际的成绩来说明一切,没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你就什么都没有,这就是现实!苏秦了不起之处就在于即使这样还能不断砥砺自己,不放弃自己的梦想,这是他最后成功的关键之一。

悬梁刺股,或者叫“头悬梁,锥刺股”,是用来形容学刻苦的有名的成语。锥刺股的故事上面已经提到,这里说说头悬梁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东汉的孙敬,他最后成为了著名的政治家。悬梁指的是他年轻读书的时候,将头发用绳子连接到房梁上,一旦读书疲劳打盹低头时,绳子就会把头皮扯痛,从而可以继续读书学。现在来看,应该说其神可取,其行为并不可取。学是讲究方式方法的,劳逸结合是很重要的。至于说故事背后苏秦追求名利富贵的这种钻营之心,更是不会在教育儿童的过程中为人提到。一个故事能够讲述的道理岂是简简单单就能说清的,所谓的明显说明的道理不过是他人片面强调故事的某一方面罢了,隐藏于其下的故事的真实往往是更值得我们深思的。

故事中说苏秦想“凭着能说会道的嘴,弄到一官半职就行”,这真是一个政客最彩的写照。苏秦到底是有能力和运气的,他最终在燕国找到了突破口,开始了“六国挂相”的传奇经历。而我想当时六国之间错综复杂的形势为他提供了表现的舞台,是他成功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推荐阅读

日本民间神怪故事> 财富故事> 东周列国故事新编> 一人讲一个鬼故事> 100个恐怖故事> 灵异故事> 营销故事> 儿童启迪故事> 公主童话故事> 爱国故事>

阅读分类导航

唐诗四大文学名著宋词诸子百家史书古代医书蒙学易经书籍古代兵书古典侠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