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天涯知识库 · 教育故事
目录
位置: > 故事会 > 教育故事 >

不置田产,福荫儿孙

疏广(生卒年不详),西汉东海兰陵(今山东兰陵)人,字仲翁,宣帝时为太傅,后谢病回乡。

西汉昭帝、宣帝时期,经济发展,社会多年出现繁荣安定的景象,因此富人日益增多。有的人家资巨万,占有大片良田,成为富豪。于是富有的人开始奴役贫民,这使当时社会形成严重的贫富不均现象。许多穷人一无所有,只靠出卖劳动力为生。有钱人却大量购买私田,更有许多为官者,竟用非法手段占夺土地,发家致富,为儿为孙大置田产。

疏光是西汉时唯一不买田地的清官。他为官多年,后来做了皇太子的老师。汉宣帝赏识他的德才,委以重任,留他在太子身边,周围人慕他名高位显,以为他必春风得意。可是正在此时,疏广却请求告老还乡。他向皇帝递交辞呈,说自己年岁已高,应该解甲归田。宣帝不想让他离去,一再挽留,但无论怎么说也留不住他,也就只好批准他辞官还乡。临行时,宣帝特赏他黄金20斤。皇太子更是无限感激,依依惜别之际,又赠给他黄金50斤。

回到家乡后,疏广把皇帝和太子赠给他的黄金都一天天地用来购买酒菜,招待亲朋邻里和乡里那些老年人,大家一起饮酒娱乐。时间久了,他的儿孙见他把钱都花在与人饮酒娱乐上面,感到很不理解,但又不好对老人直说,最后想了一个办法,去求本族老亲说:“做晚辈的人谁不想让老一辈攒下点财产?可是,我的老爷子却把钱都用在请人吃喝上了,没完没了的,这怎么成?请您替我们劝劝他老人家,还是早点为我们打算打算。”不久,这位老亲就找上疏广,对他说:“你也已经这么大年纪了,怎么不为儿孙们办置些产业,买点田地留给他们呢?”

疏广听了,若有所思地说:“我是老了,可还没有糊涂,怎能不替儿孙着想?我想过了,现在家中尚有些田产,只要子孙勤劳耕作,就可以自食其力,过上普通百姓的日子。吃穿够用,无须要求更多。如果再买田产,有了剩余,他们就回奢侈懒惰,这就是我的过错。‘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这是告诉人们,聪明人钱多了,就会消磨意志;愚笨的人钱多了,过错就会越来越多。而且,过分的富有是要招人怨恨的。我既然没教育子孙,也不愿意助长他们的过失,而引起别人的怨恨。”

【大视角】

从智慧的角度子女,必定计长远;从人情的角度子女,必定图眼前。不为子女所累,不为财物所累,心灵的空间已无限开阔。

推荐阅读

日本民间神怪故事> 财富故事> 东周列国故事新编> 一人讲一个鬼故事> 100个恐怖故事> 灵异故事> 营销故事> 儿童启迪故事> 公主童话故事> 爱国故事>

阅读分类导航

唐诗四大文学名著宋词诸子百家史书古代医书蒙学易经书籍古代兵书古典侠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