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天涯知识库 · 灾难故事
目录
位置:主页 > 故事会 > 灾难故事 >

玄武门之变

隋朝末年,群雄并起,经过多年的征战角逐。李渊父子取得了最后胜利,建立了唐王朝。李渊当了皇帝,史称唐高祖。

李渊有四个儿子,这时三儿子李玄霸已经死了,只剩下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人。按照封建社会的传统,大儿子李建成被确立为皇太子,也就是未来的皇位继承人。二儿子李世民被封为秦王,四儿子李元吉被封为齐王。

但是,在建立唐王朝的过程中,功绩最大的却是秦王李世民。最初提出起义反抗隋王朝的,就是李世民。当时,李渊对李世民说:“大事如果成功,天下如果到手,全都靠你,我一定让你当太子!”李世民一面感谢,一面表示谦让。到李渊坐上皇帝的宝座,他手下的文武功臣都表示应该立李世民为太子,可是李世民再三推辞不肯接受,一定要把太子的位置留给大哥李建成。

李建成是个情宽厚爽直的人,可是喜欢喝酒、玩乐、打猎,没什么本领;李元吉却是个机警狡猾的人,可他没有什么功劳,而且不断犯些小错误。所以,李渊对这两个儿子都不大。随着李世民在南征北战中的功劳越来越大,威望越来越高,李渊常常想让李世民代替李建成继承皇位。李建成也觉察到自己的太子地位不稳固,于是就同李元吉联合起来,一心打击李世民,培养自己的势力。

李渊当了皇帝之后,渐渐地腐败起来,整天只顾享乐,纵容皇亲国戚在首都长安城中胡作非为,强夺人民田产房屋,真是无恶不作。长安的地方官员根本不敢过问他们。

李世民却不肯附和这批皇亲国戚。他攻下洛后,李渊派几名贵妃带人到洛去,清查隋朝皇宫中的宫女和金银财宝。这些贵妃私下里向李世民要贿赂,并替自己的亲属要官职。李世民回答说:“金银财宝已经登记造册,上报皇上,我没有什么可以送你们的;至于官职,应该任命有德有才、能为国家办事的人,我怎能随便给人官职?”结果,李世民就得罪了这一批人,她们回到长安后,纷纷在李渊面前说李世民的坏话。而李建成、李元吉投其所好,不断送礼给她们,她们就常在李渊面前说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好话。

每次宫中举行宴会,看到那一些欢娱的场面,李世民总会想起自己的生身母亲,因为她死得早,没有能赶上过这样的好日子,不免有些伤感,有时甚至暗暗落泪。李渊看在眼里,很不高兴,贵妃们乘机攻击李世民,向李渊说:“现在天下太平,皇上年纪又大了,正应该快快活活地过日子,才能延年益寿。可是秦王却看到皇上快活就流泪,真不知他安的是什么心!”李渊更不痛快,也就打消了让李世民代替李建成当太子的念头,渐渐疏远了李世民。而对善于讨好卖乖的李建成、李元吉,却越来越亲近了。

这样到了唐高祖武德七年(624 年),双方矛盾怨恨越来越深,李元吉决定杀掉李世民。他对李建成说:“我为了大哥,要亲自动手,除了他!”

在李世民陪李渊到李元吉家中的时候,李元吉便在卧室中埋伏下刺客,打算伺机刺杀李世民。可是李建成临时变卦,出来制止了李元吉。李元吉很不高兴,埋怨道:“我是为你打算呀!杀了他,对我有什么好处?”

实际上,不但李世民个人的安危面临着危险,唐王朝的兴衰也面临着危机。因为,李世民无疑是弟兄之间最有治理国家才干的一位。杀了他,必定会引起内乱。

武德七年(624 年)六月,李渊打算去西安郊外的仁智宫去避暑,命令李建成留守京城,李世民、李元吉随他一起去。这时,李建成招降纳叛,已颇有势力。他以组织太子宫卫队的名义,招募了二千多名勇士;又让过去当过太子宫卫士的杨文干到处招兵买马。李建成暗中嘱咐李元吉找机会除掉李世民,并说:“是安是危,就看今年!”

但是,李建成派杨文干招兵买马的事情,被人报告李渊。李渊大怒,找了一个借口,召李建成到仁智宫来。李建成知道大事不好,不敢前去。有人劝李建成干脆占据长安,自己当皇帝;也有人为李建成出主意,叫他单人匹马去见父亲请求宽恕。李建成采纳了后一种意见。他见到李渊后,拼命叩头,请求宽恕,由于用力过猛,几乎气绝身死。李渊仍然怒不可遏,当晚把李建成软禁在帐篷里,只给他吃粗麦饭。随后李渊又派司农卿宇文颖到庆州去召唤杨文干回长安。哪知宇文颖却把真实情况都告诉了杨文干,于是杨文干干脆起兵造反。

李渊得到消息,急忙召见秦王李世民,要他亲自去镇压杨文干,并又一次许诺:回来后就让李世民当太子,而把李建成派到四川去当蜀王。

然而,李世民率军出征刚刚离去,李元吉以及李建成的亲信,就轮流不断地在李渊面前为李建成辩解。李渊的态度很快来了个急转弯,他让李建成重新回到京城去留守,不再追究他谋反的问题,而只责备他们兄弟不能和睦相处。到李世民平定了杨文干的叛乱回来,李渊已完全忘掉了改立太子的诺言。

此后,李建成和李元吉一伙,不断在李渊面前造谣中伤李世民。李渊对李世民十分恼火,仅仅因为突厥人不断入侵,他还需要李世民带兵抵御,才没有对李世民下毒手;然而,每当李世民建立了新的功绩回来,李建成,李元吉对他的忌恨就更加深了一层,而李渊对李世民的戒备心也更重了。

父子兄弟之间,渐渐酿成了水火不相容的局面。

面对着这样的局势,李世民一直采取容忍退让的态度。因为对方毕竟是他的父亲和兄弟啊!

这样到了唐高祖武德九年(626 年),李建成真的下毒手了。一天晚上,李建成请李世民到他家里去参加宴会,却在酒中暗暗下了毒药。李世民饮了酒后,突然心痛如绞,吐了几大碗鲜血。幸亏部下赶紧把李世民送回了自己家中。李渊得到消息后,亲自去看望李世民,又对李建成说:“秦王一向不能喝酒,今后更不可以在晚上让他喝酒。”

后来,李渊同李世民单独谈话,说:“当初,是你第一个主张起义,平定天下时,你又立了大功。我本打算封你为太子,是你坚决辞让;我想想建成是大哥,我也不忍心剥夺他的继承权。现在你们兄弟不能相容,大家挤在京城里,难免发生冲突。我想让你住到洛去,东边半个国家的事情由你作主,我特许你使用天子专用的旗帜礼仪。”李世民听了,痛哭流涕,表示不愿离开父亲。李渊说:“天下本是一家,洛与长安又相距很近,我想念你的时候,就会去看你的。你不用伤心。”

李世民听从李渊安排,准备出发去洛。李建成、李元吉在一起商量说:“如果让秦王前往洛,掌握了那一大片土地和大批军队,以后谁都没法控制他!还是把他留在长安好对付。”他们派了几个人去向李渊告密,说李世民的部下听说要去洛,都高兴得手舞足蹈,看样子,他们这一去,是再也不会回来了!”李渊对李世民的猜忌之心,又超过了子之心,结果又改变了主意,不许李世民去洛了。

李元吉还不罢休,请求李渊干脆杀掉李世民,以绝后患。李渊说:“他有平定天下的大功劳,又没有明显的罪状,有什么借口杀他呢?”

李元吉说:“李世民势力越来越大,他总有一天会谋反的。父王要杀他,还怕找不到借口吗!”可是李渊不愿下手。

这时,李世民的秦王府的官员们,都已预感到内乱迫在眉睫,每天都在担心自己的命运。终于,李世民的心腹谋士、行台考功郎中房玄龄去找比部郎中长孙无忌,对他说:“现在双方的怨恨已经根深重,无法化解。一旦大难爆发,恐怕不只是秦王府要血流满地,而且会百姓遭殃,国家遭难。为国为民,不如劝秦王抢先动手。生死存亡,在此一举,不能再耽搁了,必须今天就干!”长孙无忌说:“很久以来,我就有这种想法了,只是不敢说出来。

你的话很合我的心意,我这就去找秦王。”说罢,就去见李世民。

李世民听了长孙无忌的话,便召房玄龄去商量。房玄龄说:“大王功盖天地,当然应该继承帝位。今日却危机四伏,大王不得安宁,大王只有奋起反击,才能救国家,救百姓,请大王不要迟疑。”于是又召来了谋士杜如晦。

谋士共同建议李世民杀掉李建成、李元吉。

李世民还是犹豫不决。他征求灵州大都督李靖的意见,李靖不肯回答;又问行军总管徐世. 的意见, 徐世. 也不肯回答。李世民后来对这两个人一直很尊重,因为他们明知李世民迟早会同李建成、李元吉发生冲突,却不随意迎合李世民的心意。

这时,李建成、李元吉也在加紧活动。他们认为秦王府能出谋划策的是房玄龄、杜如晦,于是在李渊面前加以诬陷,终于把这两个人调出了秦王府。

李世民的亲信大将尉迟敬德,因为不受李建成的拉拢,遭到诬陷,被捕入狱。

李世民竭力营救,才救下他一条命。另一位大将程知节也被从秦王府调出,派到甘肃去了。程知节临走时警告李世民说:“大王的四肢和翅膀,都被剪除了,身躯还能活多久呢?我愿冒死罪的危险,留在京城里,请你早定大计!” 正在这时,东突厥人又一次侵犯唐朝边境。李建成推荐李元吉代替李世民,率兵北上迎敌。李渊同意后,李元吉便请求调用李世民的亲信将领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秦叔宝等,并挑选秦王府锐部队,编入李元吉军中。

李建成对李元吉说:“现在,你已经控制了秦王的兵猛将。我准备拉了秦王在昆明池设筵为你运行,就在筵席上派勇士把他杀掉,告诉父亲就说他是得急病死的,父亲也不会不相信。我再让人去劝父亲把大权移交给我。

至于尉迟敬德那班人,最好也全部杀掉!”

李建成、李元吉经过一番密谋,准备动手了,但他们不知哪个环节出了差错,有人把这机密透露出来,传到了李世民那里。李世民忙告诉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再一次劝李世民抢先下手。李世民叹息说:“兄弟手足之间,互相残杀,无论古今都是最大的罪恶。我当然知道,早晚之间,灾难要落到我头上,但我总希望对方先行下手,然后我以正义之军,加以讨伐。这样不是更好吗!”

尉迟敬德说:“事情已经发展到了这一步,大王就是不惜自己的生命,也应该为国家的安危考虑呀!如果大王不接受我的建议,我只好逃走,不能坐在这里等人来杀我!”长孙无忌也说:“一旦失去时机,大局就将无可挽救。尉迟敬德要逃走,我也只好跟他一起逃。”

李世民坚持说:“我的话也不能全推翻,你们再商量一下!”

尉迟敬德说:“大王今天一直犹犹豫豫,没有了过去的智谋;面对危难,不能迅速决断,也失去了往日的勇气。我已经把大王平时训练的八百名勇士,全部调进来了,他们全身披甲,手拿武器,正在待命。事态已到了这一步,大王怎么能够中止呢!”

李世民又询问秦王府其它谋士们的意见。大家一致认为:李元吉凶狠暴戾,决不甘心臣服李建成,迟早也会杀害他。那样国家必定大乱,只有秦王出来,才能收拾局面。现在不如抢先一步,除掉李元吉。而李世民还是不能下决心,又命令用卜卦来决定。正巧谋士张公谨从外面进来,抓起卜卦用的龟壳扔到地上,说:“事情无法决断时,才需要请示神明,现在已经只剩下一条路可走了,还卜什么卦?卜卦的结果如果不吉利,难道就束手待毙吗?”

经张公谨这一说,李世民才下定了决心。他叫长孙无忌去请房玄龄、杜如晦一块来商量如何行动。房玄龄对长孙无忌说:“皇上有规定,我不能再听秦王的命令,否则要被处死,所以我不能去见他。”长孙无忌回来一说,李世民大怒,对尉迟敬德说:“房玄龄、杜如晦,难道也要背叛我?你拿我的佩刀去,他们如果真不肯来,就砍下他们的头来见我!”尉迟敬德同长孙无忌找到房玄龄,对他说:“大王已经下决心动手了,你最好快点回去,共同策划。”为了不引起怀疑,房玄龄和杜如晦改换了道士服装,几个人分头进入了秦王府。

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六月三日,李世民开始行动,他先去见李渊,控告李建成、李元吉种种罪行,并且说:“我对兄弟,没有一点对不起的地方。可是他们却在谋划杀害我!这简直是为我们的敌人报仇。如果我被冤枉害死,鬼魂到了地下,简直没有脸去见被我杀掉的那些盗匪啊!”

李渊听了大吃一惊,但他还没意识到即将发生流血政变,安慰李世民说:“明天我会把事情弄清楚的,你最好早点上朝来。”

六月四日,一大早,李世民就率领长孙无忌等人入朝,在皇宫的北门玄武门埋下伏兵。这时皇宫内已经有人把李世民控告李建成、李元吉的消息,透露给了李建成。李建成忙找李元吉商量。李元吉说:“赶快下令我们所控制的军队集合待命,你就借口生病,不要入朝,先看看形势的变化再做决定。”

李建成说:“我已经命令护卫军出动,现在沿途戒备森严,我们还是一块上朝去看看事情会弄到什么程度吧,”于是两人一块入朝。

这时,李渊已召集了几个大臣。在研究怎么处理李世民对李建成的控告。

李建成、李元吉向玄武门进发,走到临湖殿时,就发现情况不妙,两人立即拉转马头,向太子宫奔逃。李世民在后边拍马追上,高呼:“大哥!”

李元吉转身搭箭拉弓朝李世民射去,他因过度紧张,三次都没把弓拉满,结果箭只射到半途就落地了。李世民却瞄准了李建成,一箭就把他射死了。尉迟敬德也领着70名骑兵赶来,从左右射击李元吉。李元吉从马上栽了下来,却把李世民的马吓得狂奔,结果被树枝挂住,李世民摔倒在地,一时爬不起来。这时李元吉却冲了上来,夺过李世民手中的弓,打算勒死李世民。幸亏尉迟敬德飞马赶到,李元吉掉头逃命,但还是被尉迟敬德射死。

这时,太子李建成府中的部将,已经率领二千锐部队,攻到了玄武门,同守卫玄武门的禁卫军发生战斗,双方死伤惨重。太子军见一时攻不下玄武门,便扬言要去攻占秦王府。正巧,尉迟敬德提着李建成、李元吉的人头赶到了。太子军见李建成已死,便一哄而散,逃到终南山当土匪去了。

这时,李渊正在皇宫中的人工湖海池里乘船游玩。李世民派尉迟敬德进宫“保护”,实际上是监视李渊,看他对今天事变的态度如何。尉迟敬德头戴铁盔,身穿铠甲,手拿长矛,威风凛凛地一直走到李渊面前。李渊大吃一惊,忙问:“今天发生了什么事?你到这里来干什么?”

尉迟敬德说:“太子和齐王叛变,秦王出动军队,已经把他们杀掉了。

因为怕有人惊动皇上,所以派我来保驾!”

李渊知道大势已去,对身边的大臣说:“想不到会发生这种事,现在该怎么办呢?”

大臣们都是见风使舵的好手,谁不害怕尉迟敬德的长矛?于是纷纷劝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把国家交给他治理。李渊也连忙表态说:“你们说得对,我也正是这个意思!”

实际上,李渊在李世民的武力威胁下,不得不交出政权。

李世民得到尉迟敬德的汇报,才进宫来见李渊。李渊抚着李世民的头发,说:“这些日子,我几乎犯了大错!”李世民不好回答,他既不能说父亲犯了错误,又不能说父亲庇护李建成一伙是正确的,便跪在那里大哭了一场。

六月四日当天,李渊便下了一道圣旨,说:“朝廷事务,向秦王请示,由他裁决。”

六月七日,李渊正式封李世民为皇太子,并下诏说:“从今以后,不管事情大小,均由太子裁决之后,再行奏报。”

国家政权实际上已落到李世民手中。又过了几天,李渊便干脆自称“太上皇”,去颐养天年了。

唐王朝的一场危机,能有这样的结果,实在是一件幸事,因为李世民很会治理国家。他继位后的一个时期,是中国封建时代最为兴盛的时期之一。

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贞观就是李世民当皇帝时的年号。

(薛之文)

推荐阅读

日本民间神怪故事> 中国名花异草故事> 财富故事> 东周列国故事新编> 一人讲一个鬼故事> 100个恐怖故事> 灵异故事> 营销故事> 儿童启迪故事> 公主童话故事>

阅读分类导航

四大文学名著唐诗宋词诸子百家史书古代医书蒙学易经书籍古代兵书古典侠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