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天涯知识库 · 崇祯
目录
位置:主页 > 历史故事 > 崇祯 >

励精图治的崇祯帝怎成亡国之君?崇祯是好皇帝吗

据史书记载,崇祯皇帝二十多岁的时候就已经头发全白,皱纹满面,可以说是宵衣旰食,朝干夕惕。非常勤政的崇祯皇帝,励精图治,劳心费力,致力于摆脱内忧外患,使明朝恢复强盛,却最终也难以挽回王朝的败局。算得上是有名的有道无福之皇帝。

明朝中后期的阉党之祸非常严重,到了明熹宗的时候,宦官魏忠贤权势遮天,一手操纵朝廷,形成了明朝最大的阉党集团。

天启七年八月,明熹宗病故,其弟弟朱由检便受命即位,次年改国号为“崇祯”,是为明思宗,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崇祯帝。崇祯即位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铲除阉党势力。即位之初,这个16岁的少年皇帝雷厉风行地铲除了魏忠贤的羽翼,使他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之后,他趁热打铁,一纸诏书便将魏忠贤贬到凤阳去看坟,一步步逼得魏忠贤自缢。除掉了这个大宦官之后,阉党便树倒猢狲散了。崇祯帝便将二百六十名阉党或处死,或流放,或禁锢终身,一举除掉了这个危害朝野多年的团伙。

但是,又一个棘手的问题摆在了崇祯帝面前。在铲除阉党的时候,崇祯帝主要倚重曾经饱受阉党压迫的文官集团,但是阉党一除,这帮庞大的官僚马上势力膨胀起来,闹起了内讧。

明朝末年,朝廷班子中很大部分官员都来自江南的文人,他们结成了一个官僚集团,称号是“东林党”,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以籍贯命名的“浙党”、“齐党”、“宣党”等。

阉党被铲除后,东林党人和其他一些位高权重的党派之间便出现了很大的矛盾,斗争越来越激烈,夹在其中的崇祯帝最为苦恼,眼看着一大群臣子分庭对抗,却难寻能用之人,而且,文官集团的势力太强大,皇帝的权力就受到了很大限制,做什么决断都要召开讨论会,各党派之间往往意见不一,大大降低了行政效率。崇祯在位的十七年,除了镇压农民起义以及抵抗后金袭扰外,大部分心力都用于消弱文官集团的势力。

除了阉党和朋党之争外,崇祯皇帝还面临着内忧外患的战争。万历年间,明朝北方的女真人势力逐渐壮大,并由努尔哈赤建立了后金政权,公然举旗反明。

面对这一来自北方的强敌,崇祯启用了主战派将领袁崇焕。此人虽然是文官出身,却很熟悉兵法,而且有胆识谋略,曾让后金军队闻风丧胆。天启六年,后金兵渡辽河,女儿哈赤御驾亲征,率军攻打宁远。当时袁崇焕负责守卫宁远,号称“自二十五岁起兵以来,战无不捷,攻无不克”的努尔哈赤最终兵败宁远,不久就病逝。

崇祯七年,崇祯皇帝任命袁崇焕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督史,并多次召见袁崇焕,为打消他的顾虑,不惜赐给他尚方宝剑,由此可见崇祯的战斗决心。

努尔哈赤死后,他的儿子皇太极即位,继续对明朝发动猛烈攻击,他知道袁崇焕是明朝的不倒长城,宁锦防线太难攻破,便设计绕道蒙古,避开守卫森严的山海关,攻进北京。袁崇焕早已料到这一举,便两次上书崇祯,可惜都没有引起他的足够重视,最终,这一令人恐怖的后果被袁崇焕言中了。

崇祯二年,后金的八旗军兵分两路,分别进攻了长城关隘龙井关、大安口等,当时,负责镇守的军队军纪废弛,城墙年久失修,根本无法阻止后金的攻打,不几日,后金的军队就打到了遵化,距离京师不到300里。明王朝到了生死存亡之时。

这是明朝君臣没有反思自己的问题所在,反而听信朝内阉党欲孽的诬陷和皇太极的反间计,将袁崇焕以通敌叛国的罪名逮捕,并分尸处死。

与此同时,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声势日渐浩大,成为明朝灭亡的定时炸弹。崇祯十年,明朝的大将杨嗣昌会兵10万,增加军饷280万,提出“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策略,主张限制起义军的流动性,将它们各个击破,最后歼灭。这一策略很快就有了效果,张献忠兵败投降,李自成在渭南遭洪承畴和孙传庭的埋伏被击溃逃亡。

可是,内忧外患相伴而生,崇祯十一年,皇太极的清兵又从青口山。墙子岭两路入关,这个关键时刻,到底是攘外,还是安内,朝廷内部又出现了政策的摇摆。对于两派的意见,崇祯也是犹豫不决,不知如何是好。

在各种打击之下,明朝的军队已经完全丧失了士气和战斗力。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的军队终于打进北京,无力回天的崇祯只有逃离皇宫了。他带着贴身的太监王承恩登上了煤山,面对连天战火下满目疮痍的明王朝,他不禁流下了伤感的眼泪。

在生命最后一刻,崇祯只有哀叹,叹自己壮志未酬身先死,叹自己忙碌一生却于事无补。只有自缢殉国,无奈的做了亡国之君。

相关内容

揭秘:李自成破城在即崇祯皇帝为什么不迁都> 崇祯皇帝死前的48小时究竟做了什么?为何自杀> 揭秘崇祯皇帝:只恨生在帝王家 铁骑踏破尘世> 盘点大明王朝的亡国之象 明朝会灭亡其实不怪> 崇祯皇帝凌迟处死抗清名将袁崇焕有何隐情> 八个理由来证明明崇祯皇帝是大清国的卧底> 明朝崇祯皇帝怎么死的 崇祯死前杀了多少妃嫔>

推荐阅读

著名战役> 红楼梦人物> 水浒传人物> 宣太后> 苏秦> 楚庄王> 荆轲> 孟子> 张骞> 苏武>

阅读分类导航

四大文学名著唐诗宋词诸子百家史书古代医书蒙学易经书籍古代兵书古典侠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