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天涯知识库 · 慈禧
目录
位置:主页 > 历史故事 > 慈禧 >

清宫医案探秘 清宫医案推断慈禧的真实死因

公元1908年11月15日,即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未正三刻,在光绪皇帝归天的次日,清末最高的统治者—慈禧皇太后那拉氏,在操纵了清王朝政权近50年之后,终于“升遐”—死于中南海仪莺殿,时年74岁。两人死亡时间如此相近,是偶然的巧合,还是另有内幕?外界对此一直存有疑窦。有一种说法:慈禧自知将死,恐光绪亲政,遂加害光绪。究竟史实如何,多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关注。

近年,清宫医案研究小组研究了慈禧和光绪的救治医案后,考证光绪死于病,慈禧亦死于病,因而否定了“加害说”。并认为,慈禧之病系慢性腹泻为诱因开始,病势逐渐加重,而病势在十月二十日前后,并无突然恶化的征象,故而难以说明慈禧预知即死而加害光绪这一传闻,这自然也是光绪病死而非害死之佐证。

查阅慈禧脉案可知,慈禧早年患月经不调,以后又患有咳嗽、痔疮、面风、腹泻诸疾。至光绪三十三年正月,主要患有消化不良症,御医多用“益气理脾之法”。至同年十二月末,病仍如是。延至三十四年九月,始见腹泻病症。至此之后,慈禧之腹泻病一直未愈,且有加剧之势,至当年十月份,又请张仲元(太医院院使)等诊治。十月二十日,即光绪临终的前一日,慈禧的病情虽较复杂,但仍无突然变化之势,如张仲元所书脉案:

十月二十日,张仲元、戴家瑜请得皇太后脉左部弦而近躁,右寸关滑数鼓指。咽燥舌干,口渴引饮,时作咳嗽,顿掣两胁作疼,连用甘寒化燥之法,胃热不减口渴愈甚。谨拟加味白虎汤调理:洋参一钱石膏四钱锻肥知母三钱甘草八分 引用白梗米一两后煎。至十月二十一日,慈禧脉象复有不匀,即有心律不齐情况,且“精神萎顿”,病情有所加重,然而,光绪皇帝已于当日子刻进入弥留状态。从慈禧有关病案记录得知,其病情属逐渐加重而亡。而在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十九日至二十一日,病情仅有加重趋势,并非突变。

此外,参照光绪脉案亦可印证,如若光绪病势轻微,庶可有令人疑虑之处。光绪彼时情况如何?其脉案中吕用宾诊为“元气大亏,阴阳失养”;周景涛诊为“下元气虚,累及肺卫”。说明光绪当时病势已十分严重。至十月二十日,众医官之脉案引文中已说明光绪之病回生无望。而慈禧此日之病势,远较光绪为轻、她欲使光绪早死,只须静待即可,何必毒害之?十月二十日酉刻,光绪终于病重不可挽回而“龙驭上宾”。当然,对于上述结论,专家亦认为仅是从脉案而行之论证,除此之外的问题或可有政治因素,则只能留给历史学家们去推论了。

相关内容

慈禧的四道美容方子> 慈禧受辱相国寺> 独家披露:慈禧与情夫的暧昧故事> 和慈禧保持了四年情人关系的英国人> 慈禧太后真有1000个情人吗?> 太监揭秘慈禧洗澡过程> 谁说慈禧太后太没用?是她预言了清朝的灭亡>

推荐阅读

著名战役> 红楼梦人物> 水浒传人物> 宣太后> 苏秦> 楚庄王> 荆轲> 孟子> 张骞> 苏武>

阅读分类导航

四大文学名著唐诗宋词诸子百家史书古代医书蒙学易经书籍古代兵书古典侠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