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天涯知识库 · 武则天
目录
位置:主页 > 历史故事 > 武则天 >

打压对手 西汉吕雉与武则天谁的手段更残忍?

后宫名义上也是皇帝的领地,但实际上归皇后统领,这是有法律依据的。

你巩固了皇后的位置,领衔皇宫佳丽,精神上你是优越的,被宫内外上下人等仰慕、奉迎、尊崇。精神上的风光,心理上的滋润,会令你的生命之树常青。这仅是表面上的,而实际上皇后位置带来的附加好处,或称利益那真是不可胜数。不仅你个人地位、待遇高,而且在朝廷人事大事上,也有很大的话语权。最主要的是可以使家族,因为自己一人而鸡犬升天,把持住朝廷偌多要害部门,而且世代相袭,形成撼不动的庞大势力集团。有效地拱卫你。有如此之多之丰厚的好处,谁不争夺,已得到的谁不设法巩固?

一时得不到皇后位置的嫔妃,也想逐级往上攀爬,因为无限风光在险峰嘛。一旦得到皇帝宠幸,能因此生下一子半女再好不过,一时无法实现这一预期,能栓住皇帝的心,跟自己腻在一起,那也是无限风光,气死他人的嘛。

气死他人倒未听说,气疯了的倒有,而且因为气疯了,使出非常手段,让这些跟皇后争夺皇帝宠爱的,或给自己往上攀爬,挡道的后宫们受尽了折磨。这种情况,历朝历代都不同程度地发生过,其中以吕后和武后为最。

吕后是何等专横霸蛮,和她共同分享一个丈夫,她已怒火中烧,小命都捏在她手里,危在旦夕,你还去抢她的风头,使她失宠,更重要的是像戚夫人,自己得宠,皇帝夜夜搂着睡觉还不知足,还哭哭啼啼地成天要挟皇帝改立她生的如意为太子。提出这种非分的要求,并因此付出代价,我真心不知是否应该得到同情哦。

自古后宫母以子贵。作为正宫,吕后哪能不知此理,又怎甘自己的合理权益被排名靠后者侵占?这是对自己名分的僭越,是对自己尊严的侵犯,对自己母子地位的掠夺。这是绝对无商量余地,必须坚决反击,让其品尝严重后果!

所以当吕后听说这贱人不但抢夺她的丈夫,还要抢夺她儿子的储君之位,那她将来被置何地?不反击都不行了。于是在刘邦死后,戚夫人失去屏障,吕后不难为其它后宫,单单对戚夫人下手。将她眼睛弄瞎,耳朵弄聋,手脚剁去,丢进茅坑,让你在那里玩漂移,求生不能,求死不得。此种前无古人的狠毒手段,连登基做了新皇帝的儿子都看不下眼,嚎啕大哭,惊吓成疾。

残忍吧?谁说朝廷那里,男人们争权夺利手段残忍,甚至杀人不眨眼,貌似文弱的女人整起人来,同样不甘落后啊。沉浮在茅坑中的戚夫人不知此时在想什么呢?

那些被高抬贵手放走和没放走的皇宫佳丽们不知在想些什么?

那些朝廷大小官僚们耳闻目睹之后,不知在想些什么,对待吕后的态度和行为上会起到怎样的变化?

总之吕后从此立了威,在朝廷说一不二,虽然最终没有直接荣登大宝,但首开垂帘听政的先例,华夏第一女人也。是也非也,还要留待今后评说。

吕后的成功经验,对于此后朝代的后宫佳丽,特别是想要进步,不甘屈居人下的嫔妃们,就是可资借鉴的先例,成例。后人就可以据此解放思想,大胆向前走。武则天就是其中一个。

说起武则天,她又不同于吕后,一直正宫身份,与戚夫人不过是争宠,维护皇后面子、性权力和母子现有地位。武则天回到唐高宗李治身边,不要奢望皇后,就是在妃子中也很难出头。面临的难题是:既要与后宫争宠,抢夺同一个丈夫到自己的被窝,还要推翻层层压制,逐级往上攀爬,直至荣登皇后宝座。

这要推翻几座大山?任务何其艰巨,也就是武则天这样的女人能够敢想,能够最终付诸实践,并加以完成。具体落到人头上,李治宠幸的是萧淑妃,而不是她,她要跟姓萧的争,将她踢开。另外上边高坐着王皇后,也要想法将她搬倒,腾出皇后的位置给她留着。这两线战争同时打响。她先是以牺牲自己和李治心爱的女儿为代价,

以及诸如此类多种手段,成功诬陷王皇后,被李治废掉,立她为皇后。这样她拥有统领后宫的合法权力,被关押一室的王、萧二人就成了她手中的一盘菜了,想怎么处置就看自己的心情。本来已经相安无事了,李治一日忽觉对王、萧二人愧疚,便去探望。见被关之密室只透一个递送食物的小孔,心下难过,当即承诺回去给她们落实政策。此事被武则天探知,抢在他下旨之前,依照吕后对戚夫人的处置方法,对王、萧二人采取断然措施,要说区别只是没扔进茅坑——总还是要照顾到李治的感受哦——而是泡在酒桶里。可怜王、萧二佳丽,花容美貌,现在却披发泣血,历经几日痛苦挣扎,最终死掉。呜呼!

武则天以此给后宫打了样,看谁还敢争宠?

后宫啊,也和朝廷的政治一样黑暗,险恶啊。

相关内容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十个皇帝:秦始皇武则天上> 乾陵在哪?武则天是怎样为高宗李治选择陵地的> 揭秘:武则天为何舍不得杀“情敌”上官婉儿?> 武则天为什么叫武则天?她与李唐王室是什么关> 武则天宠幸男宠的荒唐事> 武则天与男宠奢靡的后宫生活> 武则天的初夜:用哭勾住李世民的心>

推荐阅读

著名战役> 红楼梦人物> 水浒传人物> 宣太后> 苏秦> 楚庄王> 荆轲> 孟子> 张骞> 苏武>

阅读分类导航

四大文学名著唐诗宋词诸子百家史书古代医书蒙学易经书籍古代兵书古典侠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