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天涯知识库 · 赢政
目录
位置:主页 > 历史故事 > 赢政 >

秦始皇真的是一位暴君吗?如何客观评价秦始皇

提及秦始皇,有人立马就能联想到诸多关于他的词汇,比如荆轲刺秦王、焚书坑儒、寻找长生不老药,就连孟姜女哭长城,多多少少都根秦始皇有些关系,归纳起来,秦始皇几乎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暴虐成性。

既然秦始皇如此被人熟知,那为何还要聊他?我觉得,当下有很大一部分人对秦始皇的认识,还仅仅限于他的文学形象和民间形象上,而对于秦始皇的历史形象却非常模糊。

在研究历史时,史学家通常把历史人物的形象分为三类:历史形象、文学形象,还有民间形象。想要判断秦始皇是不是暴君,我们还得先弄清楚这三个概念。

1.什么是历史形象?

历史形象,来源于记录历史人物的第一手资料,在中国古代,每个朝代都有专门从事历史记录的人,一般称之为“史官”。中国自春秋时期就有专门的史官在记录国家大事,特别是一国之君,更是要每天都记录,像写日记一样,有“君举必书”的说法。而在记录历史的官员中,还分别设有大史、小史、内史、外史、左史、右史等史官官职。大史掌管国家六典,小史掌管邦国之志,内史掌书王命,外史掌书使乎四方,左史记言,右史记事。由此可见,在中国古代,对于历史的记载是相当严谨的,史官的分工和职责也十分细致和明确。

2.什么是文学形象?

文学形象,一般是后世的文学家根据历史记载,加工、改写,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赋予新的生命,我们称之为再创作。比如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是作者罗贯中跟据西晋时期史学家陈寿的《三国志》所写。在小说《三国演义》里,罗贯中把历史人物和情节作了很大改动,使得故事情节更加深动和精彩,作品的文学性增强了,真实性也就变弱了,所以,文学形象与历史形象是存在一定差异的。这种重新构造和演绎的作品,我们称之为文学形象。

3.什么是民间形象?

并不是所有的历史事件都能被文学家改编成小说,更多的是被民间的老百姓口口相传,在你来我往的传递中,不免会有些加工、臆造、夸张甚至改编的成分。而且,民间传说故事更多是为了表达广大人民众的一种心声,一种愿望,于是便有了历史人物的民间形象。比如“孟姜女哭长城”,这件事在历史上多有讹传,孟姜女确有其人,但哭长城却并无其事。“哭长城”一说,更多的是反映当时劳动人民对秦始皇修长城的厌恶和愤恨之情。

好了,以上基本功课做好之后,接下来才真正进入正题:秦始皇到底是不是个暴君?

我觉得并不是。历来很多文学作品都把秦始皇描绘成一个暴虐皇帝,实在有些冤枉。既然是文学作品,主观改编必然居多,然而在历史记载中,秦始皇并非如此,相较于后世诸多仁义之君,这位千古一帝的行事做派有时反而更明理、更仁慈、更英明!

第一、“焚书坑儒”的说法有误。

说秦始皇暴虐,其中一个原因便是因为他“焚书坑儒”,烧毁儒学经典,杀死众多读书人。然而这一故事并非是事实!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为了完善国家政治体制,采用李斯为首的法家作为治国理念,改分封制为郡县制。这一改革遭到了当时儒生和游士的反对,特别是以淳于越为首的儒家学派,更倾向于之前周王朝一直沿用的分封制,并上疏秦始皇效行前朝之法。然而秦始皇未采纳,他更为支持李斯废分封设郡县的主张,一些儒生看不过去,就引用古代圣贤的言论批评时政,反对改革,搞得秦始皇大怒,于是下令焚烧儒家典籍,包括《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当时公子扶苏与丞相王琯也极其反对嬴政的做法,并建议以孔子的儒家学派来治理国家,秦始皇不听,为了打压儒生,甚至还下令坑杀了许多读书人。

应该说,上面这一故事与史实只有一半相符,下令焚烧儒家典籍确有其事,但嬴政并没有“坑儒”,而是“坑术士”。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中并未记录“坑儒”这一说法。

术士,就是专门从事算命的人。据《史记》记载,秦始皇晚年痴迷于长生不老之术,于是任用卢生和侯生,让他们帮助始皇求取仙药,二人自知求取仙药不可能,于是带着巨资离开了京城,跑了,秦始皇知道后大怒,把京城所有的术士都抓来,一并活埋。

另外,故事中把“读书人”等同于“儒学学子”的概念也是错误的。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中华大地仍然是百家争鸣,当时的读书人有很多流派,如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纵横家,这些流派的支持者都是学富五车的读书人,儒学者,只是其中一个流派的读书人,不能代表所有读书人。

第二、善待功臣,并未滥杀无辜!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对待功臣还是不错的。比如丞相王琯,此人从吕不韦后开始继任,担任丞相20年。王琯曾是主张分封制的领头人,和秦始皇推行的郡县制思想截然相反,君臣之间在政治主张上多次不合,然而,嬴政并没有因此对他进行任何处罚,只不过烧了一些书,以此警戒那些意见不统一的人。

对比西汉时期的汉武帝、三国时的曹操,嬴政可以算得上是个温柔的皇帝了。

西汉宰相窦婴早年曾帮助汉景帝平定吴楚七国之乱,战功赫赫,后来却因得罪皇帝的舅舅田蚡入狱,汉武帝下令将其处死;另外一个功臣主父偃,曾帮助汉武帝实行推恩令,有效地削弱了地方诸侯的政治势力,可后来却因一件小事被怀疑私通诸侯,被汉武帝下令灭了全族。

三国时的曹操也是一个以杀大臣出名的霸主。曹操帐下能人聚集,在谋士中最突出的,莫过于被称为“王佐之才”的荀彧,他跟随曹操几十年,帮助曹操打得北方天下,是曹操的首席功臣,然而后来却因反对曹操称王,被曹操逼迫至死。如此一对比,秦始皇还真可以称作是“胸襟广阔”,最起码,秦始皇做到了广纳谏言,敢于接受不同意见,对待大臣也足够宽容。

李信,秦始皇身边的一位将军,曾夸下海口,扬言两三个月就能拿下楚国,结果被楚国名将项燕打得大败而归。后来秦始皇重新起用老将王翦,再次攻打楚国,不过,他仍然将李信放在副帅的位职上,这种做法是对臣下多么大的一种信任,非暴君所能具备的素质。

再来说一说王翦,此人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秦始皇的左右手,在秦灭六国的统一大业中,除了韩国之外,其余五国均为王翦父子所灭,可以说,王翦父子为中华的统一做出了极为突出的贡献,功劳之大简直可以与汉初的韩信相提并论。秦王朝建立以后,秦始皇一直对他们父子关爱有加,王翦也得已安享晚年。

反观另一位皇帝刘邦,他对臣下的做法正好相反。

江山一得,功臣即落,韩信就是最好的反面例子。想当初,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帮助刘邦拿下三秦,入关中,水淹大梁,一并收复赵、代、齐三国,功劳之大,千古未有。然而,在他帮助刘邦除掉项羽之后,刘邦立马翻脸,设计将韩信抓捕,押往京城,最后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真是应了那句话: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除了刘邦,还有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在灭了吴国之后,第一件事情便是杀掉与自己的患难与共的大臣文种。另一位大臣范蠡,因为提前预知到勾践是一位只能共患难,不能同享福的君主,于是早先远离了勾践,逃过一劫。

然而,当下人在评论刘邦和勾践之时,更多是看他们卓越的政治才能、坚韧的毅力以及契而不舍的精神,却不想,在心怀和胸襟上,他们远不如秦始皇那般开明。

第三、统一六国,从未有过大屠杀!

秦始皇的在实行统一六国的战争中,死伤的人数其实并不多。更多的是实行怀柔政策,能以和平方式解决的地方几乎没有动兵,齐国就是最好的例子。另外,秦始皇还具有一般人不具备的宽容之心,虚怀若谷,这方面最有代表的例子就是燕国之战。

在收复燕国之前,燕国太子丹曾派荆轲前往秦国刺杀秦始皇,而后以失败告终。后来秦始皇打下燕国,并没有因仇怨拿燕国人开罪,在消灭了燕国政治集团之后,秦始皇对燕国老百姓施予怀柔政策,以安抚百姓。试想,若嬴政是位暴君,受到刺客行刺这般奇耻大辱,恐怕屠城一举再所难免了吧。

被后世称为西楚霸王的项羽,也是个心胸狭窄之人,在秦末汉初,项羽带领40万大军攻入秦王朝首都咸阳,对整个咸阳实行屠城,一把火烧掉了阿房宫,熊熊大火整整烧了三个月。不过,项羽在后世的名声还不错,时人对项羽还多有赞赏,并根据他的历史编撰了经典京剧曲目《霸王别姬》,以及昆曲《千金记》等等,把项羽塑造成了一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大英雄,而对其火烧阿房宫一事却视而不见。

论起屠城,唐代末期的黄巢起义可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的“屠城之最”了。

公元879年3月,黄巢攻占福州,同年9月,领军进攻南方重镇广州。攻陷广州后,黄巢在城内屠杀各国商人12万人,把曾经是海外贸易中心的广州几乎一举荡平。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在灭掉西夏之后,便一路南下,进入南宋版图,沿途城池被掠夺一空。在蒙古民族统一中国之后,并没有平等对待,而是把公民分成四等,蒙古人是一等公民、色目人(最早被蒙古人征服的西北族人)是二等公民、北方汉人是三等公民,南方人是四等公民。

而秦始皇在统一中国之后,并没有按等级来划分公民,根据秦朝法律,天下之人一视同仁,一律平等。而且,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并未杀掉六国君王,而是将他们带到首都咸阳软禁起来,留他们一条活路。这一举动,是后世很多贤明的皇帝都不曾做到的。

第四,秦始皇为何被贴上 “暴君”标签?

可怜统一六国的秦始皇,经历了两千多年,还是摆脱不掉“暴君”的烙印,古往今来的文学作品和民间形象中,秦始皇多为反面人物,实在有些不公道。

究其原因,我觉得,是因为当时的历史条件造成的。春秋战国时期这种分裂状态在当时的人看来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老百姓生下来就有一种固定思维,这天下本就该是四分五裂的,分裂才是常态,统一恰恰是不正常的。每个人对自己的一方土地都存有感情,而对于天下大统是没有迫切愿望的,相反,“统一”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它可是成为“侵略”的代名词。于是,天下老百姓无不憎恨秦始皇,是他让一方百姓失去家园,成了亡国奴。基于这种心境,秦始皇不免要被妖魔化,在成为千古一帝的历史背景下,也成就了他的“千古暴君”形象。

相关内容

我们都被蒙蔽了 荆轲刺秦其实是秦始皇的阴谋> 秦始皇帝却最恨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樊於期?> 秦始皇一统六国的战争哪一场最为关键和艰难?> 风流母亲埋祸根 使得秦始皇终其一生都不立后> 关于焚书坑儒的真相 别再冤枉秦始皇了?> 横扫六国一统天下的秦始皇祖先究竟是谁?> 秦始皇到底有多残忍 为一个天外来客杀死一个>

推荐阅读

著名战役> 红楼梦人物> 水浒传人物> 宣太后> 苏秦> 楚庄王> 荆轲> 孟子> 张骞> 苏武>

阅读分类导航

四大文学名著唐诗宋词诸子百家史书古代医书蒙学易经书籍古代兵书古典侠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