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天涯知识库 · 短篇科幻小说精选
目录
位置: > 外国文学 > 短篇科幻小说精选 >

《阴差阳错》作者:伊·基·奇普利纳

官泳松 译

我是一个单身汉,住在伦敦西北部威尔斯登的宿舍里。每天早晨,我乘地铁到圣保罗教堂。教堂旁边有一座“主祷文”综合大楼、里面有一间保险公司的办公室。傍晚我又沿途返回。

一天黄昏,我在威尔斯登车站钻出地面,走到我居住的那条街的拐角处,想买点东西。忽然在古玩店的角落里有样东西引起了我的注意,那是一幅小小的油画,大约12英寸长,8英寸宽,画上有一座房子和花园。房子有一半是木头,上面是伊丽莎白时代风格的三角墙,从作画的角度看过去呈“L”形。一个鲜明的特征是从“L”的转角处伸出一根又高又结实的烟囱。

我生长的乡区,都铎王朝时代建筑很普遍,所以画上建筑吸引不了我,那到底是什么吸引着我呢?正要想个究竟,心里倏地“格登”了一下,我这才想起我是来买东西的。我走进附近一家商店,把东西买到时,早把那幅画忘得一干二净。

当天夜里,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

梦境很短,生动得就象彩色电视的画面,而且完全没有那种东拉西扯的情调。梦中有一座家庭花园,围着一圈修剪得很整洁的矮树篱。有一位姿色迷人的女郎,淡棕色的披肩长发流泻成轻柔的水波,悠然自得地漫步花园,时而停住脚步去嗅一朵鲜花,时而摘去一片干枯的树叶。她身上连衣裙的式样在我们这个世纪见不到:红棕色的宽大背心,袖子又肥又长,腰部束得很小;飘逸的长裙长及脚背,颜色浅一些;白色的衣领绣着美丽的花边,从一个小披肩的分缝处显露出来。我对别人的衣着很少注意,但梦中的形象非常鲜明,这个梦重复两三次以后,我竟能回忆起这些细节来。

虽然每一次做同样的梦时,时间总是不长,但那姑都要朝我这方看上好几眼,我可以十分清楚地看见她的目光。是她的眼神使这个梦很有特色,那眼神是望眼欲穿,不露笑意,充满忧伤和渴求。

我是在第二天早晨头脑清醒时想起这个梦来的。我发现,在梦幻世界里的那些虚无缥缈的游历,回忆起来往往使人苦恼。但这个梦却相反,一个黯然神伤的姑的现实形象,在她家的花园里闲逛着,显得清晰而完整。

几晚上以后,我终于忐忑不安起来。不管怎么说,梦中的那个姑与我所熟识的任何一个女没有丝毫相似之处,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的熟人,可我的潜意识为什么反复念叨这个小小的场面?

我认为自己是一个很有理智的人,于是在一天晚上,我努力回忆梦中的每一个细节。一开始我就发现,反复出现的梦境并不是同一主题的多次变奏。背景始终如一,但那女子的动作和她看我的目光却是变化的。实际上我自己并没在梦里出现,仅仅是一个希望走近梦境询问一番的旁观者,但没有力量动弹或讲话。最后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细节:花园后面的那座房子我很熟悉,要不是因为这个令人失魂落魄的女子,我也许能早一些意识到这点。几乎可以肯定,这房子就是我曾经在古玩店里那幅小画上看到的那一座。

我又去古玩店的窗户前细看:画面前景中的灌木丛没有梦景中的修剪得那么整齐,但那座房子的建筑与梦中是一致的。我走进了古玩店。

这家店铺显得又小、又暗、又脏,加上店主年事已高,更显得具有狄更斯笔下的那种气氛。店主站在柜台后面的一张办公桌边,把目光从眼镜架的上沿向我投过来。

“这位先生晚上好!您买点儿什么吗?”

我说:“可不可以看一看橱窗里的那一幅小油画?”

“那当然,先生请。”他在橱窗后面瞎摸了一会儿,取出那幅画来,急急忙忙地抹了抹灰尘,然后才递给我。

我仔细地观察着这幅画:“这画卖多少钱?”

他要的价钱显得有点过高了。老店主见我有点犹豫,就从我手里把画接过去,并用食指在画框上抹了一圈。他劝我还是买下这幅画:“我并不是漫天要价。这幅画一点不出名,但您得注意它的镜框,黄杨木的,纹理又细又密,雕刻美,还是17世纪的真品呢!”

回家后我把画挂了起来,驱使我去买这幅画的动机,是基于一个古怪的预感,就是我占有这幅画后也许能“打破魔咒”,可以不再做那个怪梦了。但事情完全不是如此,做这个梦的次数更多了。

我决定解开这个謎。于是几星期后的一天,我带着画又走进古玩店,老板一见显得有点慌张。

我说:“还记得我买的这幅画吗?”

“当然记得。”

“我在搞建筑学方面的研究,”我大言不惭地说道,“所以上次我要买这画。后来我才想起,您也许知道画上的这座房子是不是还在?”

老人搔了搔脑门,抱歉地说:“可惜我并不知道。”后来他眼睛一亮,道,“不过我可以告诉您我买这画的地方,不知对您是否有所帮助。”

“那太好了!”

“请等一下!”他拿过一本厚厚的老式帐簿,急忙翻阅起来。他停住了,自己看了一会儿,又说,“对,我想起来了,那是在一个叫做芬顿沟的地方所举行的一次拍卖。我觉得那家人是破了产,什么东西都拿出来卖。有几件好东西,但我只买到了这幅画。”

“您有那家人的地址吗?”

“呃……记不准确,不过那是泰晤士镇上一座很大的房子,在当地非常有名。”

“泰晤士镇?”我知道这个镇名,却不太清楚它在什么地方。

“一个小镇,距离牛津市大约——20公里,就在泰晤士河边。”

我带上这幅画,几经周折到了泰晤士镇。除了一条宽得异乎寻常的“大街”之外,这个镇很象在英格兰南方的那些我所熟知的集镇。正如古玩店老板所说,芬顿沟很容易就找到了。离镇上大约1公里,有一座在牛津郡很常见的石头房子,匀称坚固结实。

听到门铃,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女人穿着牛仔裤走了出来。我又演了一出建筑学研究戏,并把卷起的那幅画拿出来给她看:“店主说是在这儿的拍卖场上买的。您知道这房子还在吗?”

她说:“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我们在这儿还没住多久。”

我很失望,正要向她告辞,忽见一个相貌堂堂的男子走了出来,说:“您可以找吉布斯小姐打听。”

“吉布斯小姐?”我茫然了。

“一个迷人的老处女,在这地方她什么都知道。她家离这儿不远。”他给我指了路,于是在一条小巷里,找到了一所漂亮的小房子。我敲了门,一个瘦小的白发女人前来开门,她的眼色既可看出善意,也可看到好奇。我把画给她看,她突然欣喜地大叫道:“我的天哟!您竟能凭这幅画找来了!”

“您认识这幅画?”

“当然认得……不过,请进!快请进来!”

她把我让进一间明亮的小起居室,她生平收藏的纪念品和小古玩堆满了小屋子。

“请坐呀!”她一面示意我坐在一把扶手椅上,一面笑容可掬地在对面坐下。

“您是在什么地方买到这幅画的?”

我讲了那个店主怎样把芬顿沟的地址告诉我的。她点了点头:“是的,完全没错。莫里森一家处于经济困难时只好把一切都卖了。我自幼就记得这幅画,因为我和那家人很要好,画一直是挂在前厅里的。”

我说:“这座房子很吸引人,它是不是还在呢?”

她摇一摇头:“房子不在了。”

“莫里森家的人也许知道房子的来历?”

“他们家现住在南岸,两姐妹都是老处女。不过您不要费时间了,”她大声笑着,笑得很响,很有感染力,显得力非常旺盛,“在我们看来她们都老糊涂啦。我这儿也许能找到点什么来帮助您的研究。”她一面不停地说着话,一面翻看从衣柜里取出的一个文件夹:“您瞧,我那死去的父亲主要好是当地的社会史……哦!原来在这儿!”她又在扶手椅上坐下,“我还是念给您听吧,他的字迹很不好认。”

“芬顿府原建于本世纪初,也就是伊丽莎白时代快结束时。在查理一世与议会的战争中,由于这个郡是保皇人的大本营,很多房舍都毁于克伦威尔的炮口之下,芬顿府当时也被烧得一塌糊涂。现在的芬顿府是在王政复辟之后,建筑在旧房子之上的。”

她顿了顿,看我一眼:“这些对您有用吗?”

“有用有用,太多谢了!”

她起身回到衣柜边:“他记录这些东西是作为给当地报社写文章的素材。”她翻看一捆报纸,选出一份,打开中间几页,默念了一会儿后说:“这儿有篇文章谈到了芬顿府,但恐怕只字未提建筑问题。”

“我可以看看这篇文章吗?”我问,在她的热情好客影响下,我承认自己对建筑学根本没有兴趣。

“当然可以!”她说着在纸上把那篇文章折叠出来,“文章很短。”

来自过去的共鸣

(系列报道,作者:弗兰克·吉布斯)

芬顿老爷有个女儿,名叫卡罗琳。这位小姐与本县一个小乡绅的儿子坠入情网。他由于受过良好的教育,而且持有共和主义观点,不信奉英国国教,故此遐迩闻名。当时在国王和议会之间发生了激烈冲突,芬顿老爷是虔诚的圣公会教徒.也是国王查理一世坚定的支持者,他决不能容忍通敌行为,所以严厉禁止卡罗琳与那青年来往。但她自有主张,在好心的女仆的掩护下,继续在芬顿府花园里的一个小凉亭与情人幽会。

在那场不可避免的战争爆发之前,由于姑的情人家住在保皇员密集的地区,所以他家变卖财产之后搬住他乡,年轻人可能也最终加入了议会的军队,人们常看见孤单的卡罗琳在花园里徘徊,不用说是在企盼她的情人,祈求上天让他早日归来。但她不久就与世长辞,倒不是由于过度伤心,而是因为在酷寒的天气中到花园呆得太久,受了风寒。

这一下读者诸君该清楚了!只要把这故事在细节上作一些修改,就成了在我们这儿发生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我有些惆怅地乘牛津的火车回到帕丁顿车站。这次追根究底获得成功,我本当有一点胜利感,但它却被我的发现的离奇古怪冲洗掉了,实在令人心烦。

那个梦境一如既往继续出现。唯一的差别是我现在知道了梦中姑的名字,感情变得更强烈了,而又没有办法去接触她,痛苦常使得我从梦中醒来。我在神的苦海里陷得太深太深,真正要崩溃了。最后我倒是去了那条大街上的一家大型书店,听从一位德高望重、绝对权威的专家的建议,买了一本简装的《超自然现象》。

我在一大堆推测、证据、理论、信仰之中寻找着,费尽心机,其中展现的可能很多,而确实的东西却寥寥无几。我把自己那种天生的多疑放到一边,然后仔细考虑这场奇遇该怎样解释才合适。有两种解释可能很大:其一,我具有特异功能,这幅画以某种方式把它激发起来了,而我自己却不知道:另一种可能,我是那姑的情人转世,她找到我这儿来了。但我在内心深处感到这两种说法都难以接受。

第三种设想老在我心中出现,更实际一些,而且与我看过的那本书毫无关系。也许我恰好在肉体上与那姑的情人是一对,这大概就是错的一个例子?

但这一切都不是问题的关键。我可以慢慢惯和反复出现的梦境一起生活,对梦的解释合不合理没有关系,尽管它使人苦恼,却十分短暂,完全没有恐怖或凶险的含意。真正原问题在于,尽管显得十分荒唐,可我已坠入了梦中那个姑的情网。而且我还发现,在同世上这些有血有肉的女友们的往中,每当我感觉与她们的关系过于密切时,自然就会退避三舍。

无论是否有卡罗琳,我只希望自己在生活中有一天会遇到一个真正为我所的女人,她能够用魅力吸引住我,使我离开这种毫无结果的梦境情生活。

推荐阅读

约翰克利斯朵夫> 偶像的黄昏> 大长今> 沉船> 窗边的小豆豆> 沉思录> 百年孤独> 爱的教育> 奥德赛> 阿甘正传>

阅读分类导航

唐诗四大文学名著宋词诸子百家史书古代医书蒙学易经书籍古代兵书古典侠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