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秋天,年轻的孙广才与后来出任商业局长的郑玉达相遇在去南门的路上。郑玉达在晚年时,向他的儿子郑亮讲叙了当初的情景。风烛残年的郑玉达那时正受肺癌之苦,他的讲叙里充满肺部的呼一呼声。尽管如此,郑玉达还是为当初情景的重现而笑声朗朗。
作为农村工作组的成员,郑玉达到南门是去检查工作。年轻的郑玉达身穿灰色中山服,脚蹬一双解放牌球鞋,中分的头发在田野的风里微微后飘。我父亲则穿着对襟的衣服,脚上的布鞋是母亲在油灯下制作出来的。
我父亲孙广才在半个月以前,将一船蔬菜运到邻县去卖。
卖完后孙广才突发奇想,决定享受一下坐汽车的滋味,就一人先回来。空船则由村里另外两个人摇着橹送回来。
脸色通红的孙广才在接近南门的时候,看到了穿中山服的郑玉达。于是这位城里干部便和农民孙广才一交一 谈起来。
那时田野上展现了乱七八糟的繁荣,一些青砖堆起的小高炉置身于大片的水稻秧苗之中。
郑玉达问:“人民公社好不好?”
“好。”孙广才说。“吃饭不要钱。”
郑玉达皱了皱眉:“怎么能这样说。”
然后是孙广才问郑玉达:
“你有老婆吗?”
“有呵。”
“昨晚还和老婆一起睡吧?”
郑玉达很不习惯这样的询问,他沉着脸严肃地说:
“不要胡说八道。”
孙广才对郑玉达的态度毫不在意,他告诉郑玉达:
“我已经有半个月没和老婆睡觉。”他指指自己的裤裆,“这里发大脾气啦。”
郑玉达扭过脸去,不看孙广才。
我父亲和郑玉达是在村口分手的。郑玉达往村里走去,我父亲跑向了村边的蔬菜地。母亲和村里几个女人正在菜地里锄草,我年轻的母亲脸蛋像红苹果一般活泼和健康,那蓝方格的头巾一尘不染,母亲清脆悦耳的笑声随风飘到父亲心急火燎的耳中。孙广才看到了妻子锄草时微微抖动的背影,向她发出了饥一渴的喊叫:
“喂。”
我母亲转过了身去,看到了站在小路上生机勃勃的父亲。
她发出了相应的叫一声:
“哎。”
“你过来。”我父亲继续喊。
母亲脸色红一润地取下头巾,拍打着衣服上的泥土走来。母亲的漫不经心使父亲大为恼火,他向她吼叫:
“我都要憋死啦,你还不快跑。”
在那几个女人的哄笑声里,母亲身一体抖动着跑向父亲。
父亲当初的耐心无法将他维持到家中,一到村口罗老头家敞开的屋门前,父亲就朝里面喊道:
“有人吗?”
确定里面没人以后,父亲立刻窜了进去。母亲却仍然站在屋外,父亲焦急万分地说:
“进来呀。”
母亲犹豫不决:“这可是人家屋里。”
“你进来嘛。”
母亲走进去后,父亲迅速把门合上,将墙角一把长凳拖到屋子中央。然后命令母亲:
“快,快脱。”
我的母亲低下了头,撩一起衣服解起了裤带。可是半分钟后,她充满歉意地告诉父亲:
“裤带打了个死结,解不开。”
父亲急得直跺脚:
“你这不是害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