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纪起,欧洲的殖民者为补充和增加美洲殖民地的劳动力,开始从非洲向美洲贩运黑人…到非洲购买、换取甚至直接猎取黑人...卖给种植园主充当奴隶,然后带着满船的黄金。白银和欧洲需要的经济作物返回欧洲。”这是历史书上描述罪恶的三角贸易的几句话,只是这样一段轻描淡写的话似乎无法真正的再现出那段充满黑暗、暴力和血腥的岁月,而《汤姆叔叔的小屋》完完全全的将曾经的故事讲述了出来。
《汤姆叔叔的小屋》的故事从一个奴隶主和一个奴隶贩子的讨价还价中开始。随后通过对各种不同的奴隶主描写和主人公老黑奴汤姆以及其他黑奴不同的境遇的叙述,向读者展现了十九世纪时惨无人道的奴隶制所带来的整个社会的黑暗。作者由主人公汤姆和几位黑奴的命运激发了当时人们深深的同情和对自己的所作所为的反思,唤醒了美国人民的良知,使之看到了奴隶制践踏人性的罪恶。因此《汤姆叔叔的小屋》被认为是是刺激1850年代废奴主义兴起的一大原因。
但对于我来说,我更关注的是此书中所展现的人性的光辉。其中有忠诚、善良、正直、敢于反抗以及浓烈的母爱等等。
我想主人翁汤姆叔叔是全书中最令人扼腕叹息的人物。他仁爱善良,聪明正直,是虔诚的基督教徒,对主人更是及其忠诚。可正是这种忠诚造就了他的悲剧性。当艾莉查告诉他即将被卖掉时,他却回答说:“不,我不能走…你刚刚也听她说了,要么卖掉我,要么卖掉整个庄园。这么说来,为了保留老爷的基业,我宁肯被卖,别人能承受的,我也能承受。”这是何其揪心的一段话。当白人都不把黑人当人看待,将他们如牲畜一般买卖时,汤姆叔叔却因为主人对他好,甚至心甘情愿的被卖,哪怕前途未卜,哪怕有可能死于异乡,哪怕于家人骨肉分离……而汤姆叔叔的命运正可谓是一波三折。他被卖给了一个对待黑奴很友善的人家中,他的第二位主人叫圣克莱尔,汤姆叔叔与其女儿关系十分要好,并且于她探讨各种圣经问题。但不幸的是两年后小女孩因病死亡,其父也因劝架而被误杀,原本许诺给汤姆叔叔的自由因此不了了之。随后,汤姆叔叔被卖到了种植园,因坚定的宗教信仰,他不愿屈服于奴隶主的黑暗,最终惨死。但直至临死前他还在虔诚的祈祷,并且宽恕了鞭笞他的人。
我极佩服汤姆叔叔的奉献精神,但我却不欣赏。他一生只为他人好,忍受了种种磨难,但最后得到的结局却是如此悲惨。除了对他感到惋惜。更多的应该是有种恨铁不成钢的郁闷吧,有时候看到他那样无私奉献,真的希望他能自私一些,哪怕只有一点点,也许就是这一点点会让他站起来反抗,反抗这极度不公平的社会。
作者斯托夫人的思想即是这样:逆来顺受、听从奴隶主摆布的奴隶难逃死亡的命运,而敢于反抗敢于斗争的人最终总会获得新生。
那么面对如今社会上的种种不公,我们是不是也应该站起来大声说“No”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