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本书如同一位浪子二十多年“伤痕斑斑而身心犹健”;有这么一位人毅然辞去一切文职,只为寻访那古老而又神秘的文明。这本书就是《文化苦旅》,这个人就是余秋雨。这个暑假,有幸和他一起经历了一次精神的苦旅,感受文化的魅力。
一路风尘仆仆,走遍大江南北,余秋雨将他的阅历转化为豪迈中夹杂着凄苦的语言,写下一篇篇令我动情的文章。我为千年来辉煌的中华文化而动情而喜悦:千年的都江堰沿用至今,是对先人智慧的无言肯定;风光秀丽宜人,曾牵动着哥伦布的杭州,是先贤对生态重视的彰显;文化汇集之地的西域喀什,是古国文明的象征……我更为那历长河中那被破坏的文明而动情而落泪:莫高窟里那灿烂千年的历史经卷,那中华文化的瑰宝,就那样轻松的被送入了伦敦博物馆,而更令我悲伤的是即使斯坦因不将她带走,她也会损于战争,我为当时中国的弱小和无能而悲伤;上京龙泉府的遗址里的那一口废井,他曾享受过繁华盛世的无限风光,更曾不止一次的感受到世事变迁的荒凉,他的一记冷眼,道出了唐、辽、金、宋的兴衰,我为繁华的易逝而悲伤;阳关外的古战场和坟堆,苇草在寒风中抖动,我为战死沙场的士兵而悲,也赞叹着王维的温厚和唐人特有的旷达……
最扣我心弦,久久不能忘怀的是《宁古塔》。这个清朝时的流放地,人人听了都害怕的地方。不读不知清朝朝廷不把人当人的狠毒,不读不知“南国佳人多塞北,中原名士半辽阳”的悲剧。身为皇帝,他有着四海八荒的大好江山,为何心胸如此狭窄,不肯原谅一个只说错了一句话的官员呢,不仅不放过,还株连九族,每每想起,止不住的愤怒涌上心头。江山难道就是靠这样的强制力才能稳住的吗?康熙不也曾说过“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吗?而残害那些善良正直的老百姓只会一步步地使民心崩塌,是王朝衰败。与皇帝的薄情狭隘自私有着鲜明对比的正是那流放路上的互相陪伴的深情。兵部尚书蔡毓荣获罪流放黑龙江,他的好友不仅一路相伴,而且还陪他在黑龙江住完两年才走,这深情厚谊令人感动。还有顾贞观冒着危险,百般请求救出他好友的动人故事。与那时相比,我庆幸自己生活在这个民主的国度,法制,和谐,拥有着灿烂文明。
泱泱大国,九州大地,古迹携文化款款而来,历史上的故事在眼前活灵活现。这一切,无不感谢着广阔无言的大地,孕育出了不朽的文明。
行者,永不止步;文化,永不停息。“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文化苦旅》带我穿越千年,走遍山水。我也愿意跟随余秋雨先生的脚步,在文化的长河中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