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乡土——读《乡土中国》有感
在这个暑假,我读了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感受颇。一开始看到这个名字,我便想起了历史中所说的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当然离不开乡土了,这有什么好写的呢?带着疑问,我便开始了我的阅读之旅。
因为费孝通先生在大学里讲课,不喜欢用现存课本,所以就一边探索中国乡村社会的特点,一边在乡村社会学的讲台上讲课,由此可见,费孝通先生有着我们没有的探索和创新精神,也正如他所说:“我并不认为教师的任务是在教授已有的知识,这些学生们自己可以从书本上去学习,而主要是在引导学生敢于向未知的领域进军。”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乡土中国》并不是一个具体社会的描写,而是从具体社会里提炼出的一些概念。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并不排斥其他体系同样影响着中国的社会,那些影响同样可以在中国的基层社会里发生作用。
读《乡土中国》不仅让我学习了费孝通先生的创新探索精神,了解了乡土社会的概念,而且还使我知道了一些有趣的事情。
在整本书的开篇“乡土本色”中,第一句便点出了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一篇可以算得上是读懂全书的一把钥匙,此篇中作者对于“土气”持有着不同寻常的解释,“土气”这个词虽则似乎带有几分藐视的意味,但是“土”字用来形容乡下人却用得很好。“土”字表面指泥土。乡下人离不开泥土,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在乡下种地是普遍的谋生办法。我老家也是在乡下,每次我见到马路两旁的绿化带里长满了草,也都忍不住想把草拔了插几棵大葱进去,由此可见土与乡下人确实有着一种说不出的关联。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书中作者提到乡下人外出时有时会带一包灶上的泥土,想家时便用泥土煮一点汤吃,以此来缓解乡愁。
乡土社会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也称为熟人社会,一个乡村中每个人对每个人、每个物都很熟悉,只需言语便能传达各自的意思,所以无需文字,因此作者在第二篇文字下乡中讨论了文字未能下乡的原因。在城里人眼中文字未能下乡,是因为乡下人是“愚”的。乡下人在马路上听见背后汽车连续地按喇叭,慌了手脚,东避也不是,西躲也不是,司机拉住闸车,在玻璃窗里探出半个头,向那土老头啐了一口:“笨蛋。”——如果说这是“愚”,便是错的。作者带学生下乡时有一位小姐冒充内行看着田里的苞谷说:“今年麦子长的这么高。”旁边的乡下朋友虽则没有啐他一口,但是微微的一笑也不妨译作笨蛋。乡下人不会躲车是知识问题,不是智力问题,就像城里人不会赶狗一样,所以“愚”并不是文字未能下乡的原因。文字是间接的说话,而且是个不太完善的工具,乡下人之所以不用文字,文字之所以不能下乡,是因为在乡土社会这个熟人社会中没有用字来帮助他们在社会中生活的需要,只需言语便能传达他们的想法。
在全书短短14篇文章中,我从乡村社区、文化传递、家族制度、道德观念、权力结构、社会规范等多方面了解了中国乡土的本色。因为这本书我第一次走进了中国基层社会去观察它,了解它。虽然书中的内容对我来说读起来有些吃力,但是我还是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书中还有很多东西是我未曾发掘的,所以拿起书自己再遨游一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