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天涯知识库 · 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
目录
位置: > 古代文学 > 道教书籍 > 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 >

40 新旧医学养“精”观念的异同

时至现在,医药的发达与医学的昌明,已非过去故步自封的时代可比。对于气血和神的研究,也已各有专科,不能完全因袭旧说而漠视新知。同时,也不能一律抹煞旧学而盲目地信任新知。所谓科学,它还在“未定之天”的进境中,而正向前迈进,它不象旧的学识,一味妄自尊大地自诩为定论了。

传统道家医学的观念:过去的中国医学和从事炼养“长生不老术”的人们,认为人体内在的“”子,便是生命最基本的要素。不但道家修炼神仙的丹法,要以“”为主要的修养,所谓医学宗祖典籍的黄帝《内经》,也以养蓄锐为“祛病延年”、“养生长寿”的基本要务,如说:“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又云:“冬不藏,春必病瘟。夏不藏,秋必病痢。”等等,便是说明“”与养生的重要。后来演变到道家的丹法,尤其重视“补脑”为“长生不老”的要务。至于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补脑”?真正的“”又是什么东西?总是含糊不清,众说纷纭不一。

现代医学的见解:现代医学对于泄行为的理论,恰恰与道家的观念相反。它认为一个正常的成年人,在相当时间和正常状况下排液,那是并不妨碍的事。如果勉强压制行为和忍,反而别身体有害。而且认为由腺内分泌的化合而产生虫和子,那是生理上的一种自然现象。如果认为压制虫可以增加自身的健康和长寿,等于一种态心理的幻想和无知的谎言而已。这些观念和理论,往往牵涉到“生理学”、“心理学”、“神经学”、“荷尔蒙”等等学识,头绪纷繁,尚未有综合的定论。不过,一言以蔽之,绝对不会有一个纯净的独身主义者,毕生毫无行为的泄(包括遗、梦遗、手等),而能健康长寿地比一般人活得长久。相反的,这一类人,往往因有态心理的长期忧郁,多半死于脑溢血或癌等一类病症。因此,所谓“补脑,长生不老。”以及“化气”等理论,在现代医学的观念中,简直视为一派言乱语。

旁门左道的理论:但在中国三千年来的正统道家医学之外,又同时存在有不同于“清修派”的说法。他们也认为“补脑”和“化气”是不易的原理。但是“”和“”的方法,却需要有正当而特别方法的行为,才能真正做到“返还”与“补脑”的利益。他们的理论也根据《易经·系辞传》“之谓道”的名言而牵强附会,说得天花乱坠地搞那男女双修的事情。唐、宋以后道教的火居道士(出家而有家室的道士),和唐、宋以后蒙、藏密宗一派的双身法,都有相同类似之处。至于民间秘密流传有关行为之医学,和心理学相近的黄帝《素经》、《玉房秘诀》等《容成》、《素女》之书,也便成为他们的秘诀之一了。此外,还有专传那些“”、“关点的手法,普遍流行。结果弄得那些学道的人,陷于无能而称之谓“断欲”。甚至,因此而得胃病、吐血、鼻衄、脑溢血、神经错乱等症,比比皆是。至于搞得气血混浊,面黄肌瘦而生趣萧索的,还算是不幸中之大幸呢!但是,这些丹诀道书上所说一个人的年龄和力生长的周期,以及在那种年龄而可作适当行为的理论,和现代医学的研究非常吻合。古人说:“是小道亦有可观也已”,站在博学慎思的立场而言,旁门亦门,左道亦道,倒也有不可一概抹煞之处。

推荐阅读

文始真经> 通玄真经> 钟吕传道集> 庄子白话文> 列子> 道德经白话文> 清静经> 玉皇经> 太上老君内观经> 云笈七签>

阅读分类导航

唐诗四大文学名著宋词诸子百家史书古代医书蒙学易经书籍古代兵书古典侠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