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天涯知识库 · 黄帝内经
目录
位置:主页 > 古代文学 > 古代医书 > 黄帝内经 >

下卷 灵枢篇 五邪

【本章要点】

叙述邪伤五脏所引起的病症和刺治方法。

【原文】

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咳动肩背。取之膺中外腧①,背三节五脏之傍,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取之缺盆中以越之。

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行善掣节,时脚肿。取之行间,以引胁下,补三里以温胃中,取血脉以散恶血;取耳间青脉,以去其掣。

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气有余,气不足,则热中善饥;气不足,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俱有余,若俱不足,则有寒有热,皆调于三里。

邪在肾,则病骨痛,痹。痹者,按之而不得,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颈项痛,时眩。取之涌泉、昆仑。视有血者,尽取之。

邪在心,则病心痛,喜悲时眩仆;视有余不足②而调之其输也。

【注释】

①膺中外腧:胸部中、外侧的腧,理解为中府、云门

②有余不足:心脏靠气充养,这里理解为气的有余和不足。

【译文】

病邪侵袭到肺脏,就会发生皮肤疼痛,恶寒发热,气上逆而喘,汗出,咳嗽牵引到肩背作痛。治疗可取侧胸上部的中府、云门,以及背部第三椎骨旁的肺腧。针刺时,先以手速按其处,病者觉得爽快一些,就在该处进针。同时可取缺盆,使肺中邪气向上越出。

病邪侵袭到肝脏,就会发生两胁中疼痛、寒气在中,恶血淤留在内,走路时经常关节牵引作痛,并且时有脚肿的症状。治疗可取行间,以引胁肋间的郁结之气下行,并取足三里以温其胃中,同时对有淤血的络脉,可用刺法以散其恶血,再取耳轮后青络上的瘛脉,以减去牵引的病痛。

病邪侵袭到脾胃,就会发生肌肉疼痛,如果气有余,气不足,则热在中而易饥;气不足,气有余,则寒在中而肠鸣、腹痛;若均有余或均不足,则有寒有热。这些病症,都可取三里来调治。

病邪侵袭到肾脏,就会发生骨痛、痹。所谓痹,是说在形体表面按摸不到,症见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颈、项等处疼痛,以及经常目眩诸症。治疗时可取涌泉、昆仑;凡有淤血的,都刺出其血。

病邪侵袭到心脏,就会发生心痛,易于悲伤,时时目眩跌仆。诊疗时先要分析其偏虚还是偏实,而后取治于本经的腧。   

推荐阅读

中药基本理论知识> 中医养生学> 中医基础理论> 本草纲目> 伤寒杂病论> 药性赋白话解>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白话文> 伤寒论> 神农本草经>

阅读分类导航

四大文学名著唐诗宋词诸子百家史书古代医书蒙学易经书籍古代兵书古典侠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