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天涯知识库 · 教育故事
目录
位置: > 故事会 > 教育故事 >

精益求精,文不厌改

修4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家里生活非常贫困,母亲郑氏为了让儿子有出息,用荻杆在沙地上划字。欧修没有辜负母亲的教诲,他读书刻苦,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有一次,他收拾旧竹荚,偶然发现唐朝文学家韩愈的一部文集。充实的内容,透彻的说理,一下子吸引了他。他捧着韩愈的文集,高声地朗读,越读越有兴趣,便要立志改革宋初脱离现实的“西昆体”文风。

为了提高学业,欧修来到西京(现河南洛)。西京留守钱惟演建了一所壮观的驿舍,派差役把欧修和著名学者谢希深、尹师鲁请来,让他们三人各写一篇记文。不一会儿,文章写好了。谢希深的文章700字,欧修的文章500多字,独有尹师鲁的文章只用380多字。尹师鲁的文章虽短,文字却十分练,不仅叙事清晰完整,而且结构严谨。欧修连声称赞,佩服至极。到了晚上,他带着酒去拜访,向尹师鲁请教文章的写法。尹师鲁说:“你文章写得还好,就是废话较多,格调不高。”明白了自己文章的缺点,欧修彻夜未眠,他反复推敲,斟字酌句,对照自己的原作,重写一篇。这篇重写的文章仅用了360多个字,比尹师鲁还少20几个字,内容更加充实完整。尹师鲁赞叹说:“欧修进步真快,简直是一日千里。”

文章越写越好的欧修,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名列唐宋古文八大家的宋代六大家之首。但他依然谦虚好学,文不厌改。欧修贬官滁州知州时,写了著名的散文《醉翁亭记》。原稿的开头这样写的:滁州四面有山,东面有什么山,西面有什么山,南面有什么山,北面有什么山,一连写了几十个字。欧修觉得太罗嗦,犯了废话多的老病。他秉烛长吟,反复修改,最后只剩下“环滁皆山也”五个字,文字凝练,突出了醉翁亭四周的景色。

修到了晚年,文学修养更为深厚,还在不辞辛苦地修改文章。他写好每一篇文章后,贴在墙上,一有时间就反复斟酌,大加修改,常常改得面目全非,黑糊糊的一片。夫人看欧修太劳累,关心地劝阻说:“何必这样自讨苦吃呢?您的文章天下知名,您又不是学生交卷,还怕先生耻笑吗?”欧修笑了,回答道:“我不是怕先生耻笑,而是怕后生耻笑。”

修刻苦钻研,博通群书。在他身体力行的大力倡导下,扫除了五代以来浮艳怪僻的文风,建起了平易流畅的文章风格。他流传后世的著作有《新五代史》、《欧文忠公集》,还有与宋祁合著的《新唐书》。

【大视角】

否定、质疑或重塑自我,最是人所难为之事。人所念念不忘者,多在既成的观念、习惯与绩效。然而,正是后者,才将前进的脚步束缚得紧;正是前者,才将智慧的窗门推展得开。

推荐阅读

日本民间神怪故事> 财富故事> 东周列国故事新编> 一人讲一个鬼故事> 100个恐怖故事> 灵异故事> 营销故事> 儿童启迪故事> 公主童话故事> 爱国故事>

阅读分类导航

唐诗四大文学名著宋词诸子百家史书古代医书蒙学易经书籍古代兵书古典侠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