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天涯知识库 · 康熙
目录
位置:主页 > 历史故事 > 康熙 >

朱若极大明王室朱元璋后人 却对康熙顶礼膜拜

明清易代,是一场天崩地裂的大变局。短短一个月内,崇祯帝殉国,李自成败退,随后是清军入关,剃发易服…清廷的种种酷烈举动,使得很多士人不肯与清廷合作,他们遁入山林,出家避世,成了前朝“遗民”。这些遗民大都铮铮铁骨,不过,也有例外。有这么一个和尚,是朱元璋后裔,郡王家庭出身,可他出家没几年,就又不甘寂寞,向康熙皇帝拍起马屁来,他究竟是谁呢?

这人名叫朱若极,说这个名字大家可能不熟悉,但若是说他的别号“苦瓜和尚”,可能很多人就有印象了。朱若极出家之后,改名石涛,石涛和尚这么名字,在中国书画史上非常有名。他的绘画创作,影响极大,一部《苦瓜和尚画语录》,更是国画理论的经典之作。一直到民国时期,张大千、齐白石等著名画家,都很崇拜他。

而朱若极的出身也很高贵,他的父亲朱亨嘉,是明朝第十三代靖江王。这个靖江王可不是一般的郡王,他是朱元璋的亲侄儿、开国大将朱文正的后人。朱文正为朱元璋立下了汗马功劳,孤军镇守洪都抵挡陈友谅,以弱势兵力牵制陈友谅的六十万大军,长达数月之久。因此,朱元璋给这个亲侄儿的后人极高的待遇,靖江王这一支,虽然名为郡王,其实地位、待遇,都和亲王差不多,护卫的仪仗等级,更是直逼太子,可谓宠遇优渥。

然而,即便如此,朱若极作为靖江王一脉的直系子孙,还是毫不犹豫的成了大清朝的顺民。

公元1684年,康熙皇帝南巡,为了展现“圣君风度”,接见了不少南方士人。当他南巡至南京的时候,顺便临幸了长干一枝寺,听说石涛和尚是有名的画僧,便下诏要石涛见驾。此时正居住在寺内的石涛和尚立刻激动万分,感激涕零的前去“面圣”。

在面见康熙时,石涛的自称,既不是“老衲”,也不是“小僧”,而是“臣僧”,他一口一个“陛下圣明”、“皇上天威”,虽然激动的语无伦次,“臣僧结舌口忙忙”,可马屁拍的依然天花乱坠,其摇尾乞怜之状,连围观者都觉得肉麻。

不仅如此,石涛事后回忆这次见驾的经历,还写了好几首更加“肉麻”的诗歌颂康熙皇帝,有多肉麻呢?我们选几段来看看。

“东巡万国动欢声,歌舞齐将玉辇迎。尧仁总向衢歌见,禹会遥从玉帛呈。……明良庆合时偏遇,辅助欢腾泽自浓。拜手万年齐献寿,铭功端合应登封。”

在这首诗歌中,他把康熙皇帝比作尧舜,说自己生逢其时,正赶上大清盛世,还在结尾祝愿康熙皇帝长命百岁、万寿无疆。这歌功颂德的程度,实在令人咋舌。

那么问题就来了,石涛明明是朱明皇室的后裔,为啥偏偏对康熙皇帝这般献媚呢?

其实有好几个原因。其一,石涛的父亲靖江王朱亨嘉,明朝灭亡后立刻蠢蠢欲动,在封地身穿黄袍,南面而坐,自称监国,扬言要继承皇帝大统,不把其他残存的明朝皇室放在眼里。这就惹恼了其他王爷了,人家亲王们都没说话,你一个小小的郡王,就敢当皇帝了?于是,已经登基的南明隆武皇帝立刻发兵攻打朱亨嘉,把他抓了回来,软禁在连江,很快,又派锦衣卫勒死了朱亨嘉。这段经历,让石涛对南明以及明朝并无好感,正所谓敌人的敌人是朋友,那么,剿灭南明势力的清朝,岂不就是石涛的大恩人了?所以,石涛自然对康熙感恩戴德。

其次,明朝灭亡时,石涛才两三岁,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清朝人,所以对明朝毫无认同。加上他热衷仕进,虽然当了和尚,其实是把出家当成了“终南捷径”,就像唐朝人喜欢故意到终南山隐居,以获得皇帝关注一样,石涛的出家,其实也有类似目的。

第三,石涛是朱元璋后人,这事康熙也知道。如果石涛不表现的积极主动一点,焉知不会遭到清廷的“清算”?他这么做,也是为了保命啊。

不过可惜的是,不管石涛如何猛拍马屁,如何卖力表演,康熙还是没有看上他,虽曾两次接见,但很快又将他抛诸脑后,也许,康熙只是将这个凡心未了的和尚当作“弄臣”看待吧。石涛为了生计,不得不主动前往北京结交大清的达官贵人,又遭冷遇,晚年的他心灰意冷,写诗道:“五十孤行成独往,一身禅病冷于冰”。这个身份特殊的和尚,虽然百般钻营,还是没有获得大清皇帝的青睐。(原文来自明清史研究的头条号)

相关内容

康熙为何被称为“爱银皇帝” 因处于艰难时期> 清朝历史上康熙皇帝为何要杀忠诚如狗的鳌拜> 才智过人的周培公为何被康熙发配盛京?> 康熙帝身边的重要谋臣周培公:周培公生平简介> 纳兰明珠简介 康熙王朝权倾朝野打的大清相国> 谁曾被康熙皇帝称为“天下清官第一”?> 康熙为什么被后世认为是历史的明君?>

推荐阅读

著名战役> 红楼梦人物> 水浒传人物> 宣太后> 苏秦> 楚庄王> 荆轲> 孟子> 张骞> 苏武>

阅读分类导航

四大文学名著唐诗宋词诸子百家史书古代医书蒙学易经书籍古代兵书古典侠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