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天涯知识库 · 刘备
目录
位置:主页 > 历史故事 > 刘备 >

悬疑:刘备三顾茅庐真看中的是诸葛亮的才干吗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

刘备46岁了,顶着"汉宜城亭侯、左将军、领豫州牧、皇叔"的头衔,一事无成。

那年初冬,刘备拖着疲惫的身躯,赶往隆中乡间。这一次他拜访的是一位足足比自己小二十岁的年轻人。刘备的前半生拜访过很多人,也有许多人才在身边来来往往。他不知道自己这一次的结果会是什么。政治就像投资,风险时时刻刻存在。好在蜗居新野县城的刘备有的是时间成本。可能是他的坚持感动了上天,这一次刘备成为一段佳话的主角,他的事业因此转机。

那个年轻人叫诸葛亮。

诸葛亮是谁?在隆中农村,他是个小有名气的读书人。因为他迎娶了一位丑到相当程度的媳妇--黄氏。乡间盛传"莫学孔明择妇,止得阿承丑女"。我们不知道见惯汉宫美女的刘备有没有在茅庐中被黄氏的相貌吓着。我们更大的疑问是,刘备为什么会甘冒被黄脸婆惊吓的危险,一而再再而三地求见只有26岁、名不见经传的"一介布衣"--诸葛亮。

因为诸葛亮才华出众?

不。刘备纵横天下二十多年,见过的谋臣名士、一代宗师不下百人。诸葛亮只是一名被人推荐的乡下书生而已。刘备不必礼贤下士至此。所谓的"政治才干"是在刀光血影和尔虞吾诈中学来的,不是26岁的书生从书中看出来的。

真正的原因是:拜访诸葛亮能给刘备带来巨大的现实利益。

现代人很轻易地被《出师表》中的"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的自谦所欺骗,以为诸葛亮当时真的是一介布衣,是名小自耕农。事实上,诸葛亮的确在隆中耕耘过花花草草,因为这是汉末世族阶层的雅兴之一。

《三国志.诸葛亮传》对诸葛亮早期生涯描述非常简略: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圭,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都丞。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这段话的意思是诸葛亮是汉朝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人。司隶校尉是负责京师及其周边地区行政、治安、军事的长官,比一般的省部级官员地位要高得多。可见诸葛亮也是世家子弟。他父亲叫诸葛圭,在东汉末年担任过太山都丞,这是郡一级的中级官员。当时诸葛家辉煌不在,但也还不算没落。遗憾的是,诸葛圭早逝,诸葛亮等被叔叔诸葛玄抚养。诸葛玄是大军阀袁术所任命的豫章(今江西大部地区)太守,就带着诸葛亮和弟弟诸葛均迁移到了南方。可诸葛玄的官位不久为朝廷正式任命的朱皓所取代,只好去投靠旧友刘表,并在诸葛亮17岁的时候死在了荆州。诸葛亮一直到叔父死后才迁移到荆州隆中稳定下来,他儿时的生活是汉末动荡社会的写照。伟人的传记自然少不了传主少有大志的记载。《三国志》中诸葛亮就被记载少年时期自比管仲、乐毅。可惜只有他的好朋友崔州平和徐元直两人相信。

我们再看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的传记。《三国志.诸葛瑾传》载:诸葛瑾字子瑜,琅琊阳都人也。汉末避乱江东。值孙策卒,孙权姊婿曲阿弘咨见而异之,荐之於权,与鲁肃等并见宾待,后为权长史,转中司马。

裴松之注解道:吴书曰:其先葛氏,本琅琊诸县人,后徙阳都。阳都先有姓葛者,时人谓之诸葛,因以为氏。瑾少游京师,治毛诗、尚书、左氏春秋。遭母忧,居丧至孝,事继母恭谨,甚得人子之道。风俗通曰:葛婴为陈涉将军,有功而诛,孝文帝追录,封其孙诸县侯,因并氏焉。此与吴书所说不同。诸葛瑾的正传记载诸葛亮兄弟三人的经历大同小异。诸葛瑾很早就搭上孙权姐夫弘咨的关系去江东做官了。传记中还透露了两条信息。一条是诸葛亮祖先姓葛,因为经常住在琅琊(今山东)诸县,所以复姓诸葛。诸葛家的具体籍贯是山东琅琊阳都县。诸葛圭在诸葛瑾生母逝世后,曾经续弦。同时这段注解似乎透露出日后各事其主的兄弟两并未生活在一起的暗号,感情疏松。

可爱的裴松之似乎觉得诸葛丰作为诸葛亮的远祖还不够格,搬出了秦末的将军葛婴,还说西汉文帝追封其子孙为诸侯--诸县侯。但他自己也觉得这一说法不太可信。

不管怎么说吧,诸葛亮早年生活是曲折了点,但他的世族子弟身份是确定的。

读者会问了:世家子弟多了去了。何况诸葛亮还是因战乱从北方流落荆州的外来户,他有什么刘备特别需要的价值?17岁的诸葛亮可不是普通的外来世族。在后来短短的十年时间里(公元198~207年),他深深地融入了荆州统治阶层之中,成为人际网络重要的一个节点。

世族门阀政治开始于汉朝,盛行于三国,鼎盛于东晋,衰落于唐宋。东汉时期世代为官的世家和乡里大族掌握政权和选举权。如汝南袁家、弘农杨氏等,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他们以儒教文艺相标榜,抨击时政、品评人物,形成了强大的社会阶层。非世族子弟的曹操年轻的时候就死皮赖脸地往这个圈子里蹭,被人骂了一句"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反而兴奋地蹦蹦跳跳,名声大振。

东汉末年,荆州襄阳一带是世族大家集中的地方。统治荆州的是大军阀刘表。刘表(公元142~208年)字景升,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城)人。世家子弟出身,从小就在圈子内被吹捧为"八友"之一。献帝初平元年(190年)出任荆州刺史,治都襄阳。刘表成功地取得了本地地主力量的支持,统治荆州长达十八年。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表病死。曹军到襄阳,刘表子刘琮举州降。

支持刘表的主要是荆州本地世族势力蒯家和蔡家。蒯良、蒯越掌管荆州行政财政,蔡瑁控制荆州军队。刘表还与蔡家联姻,巩固统治。除了13 这两大世族外,荆州还有庞家(庞德公:颇有名望的头面人物,经常品评人物;庞统:庞德公的侄子,名望显著),黄家(黄承彦:沔南名士),马家(兄弟五人,并有才名。马良:乡里为之谚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其弟马谡以才干著称),习家(习祯:"有风流,善谈论,名亚庞统,而在马良之右")。各家相互联姻,如习祯将妹妹嫁给庞家子弟庞林为妻,蔡瑁迎娶黄承彦的姐姐为妻,结成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对于流落荆州的中原世族子弟,因为现实利益分配的考虑,本地世族势力是排斥的。刘表政权也点缀了少量外来势力,但都闲置不用。诸葛亮就是多数失意的北方世族子弟之一。

可是别忘了,关系是人创造出来的。诸葛亮就是编织人际关系网络的高手。

首先,诸葛亮交游的朋友都不是一般的书生或普通地主。崔州平和徐元直是正传中提到的诸葛亮的好友。裴松之引《魏略》补充道:亮在荆州,以建安初与颍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游学,三人务於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而谓三人曰:"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三人问其所至,亮但笑而不言。后公威思乡里,欲北归,亮谓之曰:"中国饶士大夫,遨游何必故乡邪!"

我们来一一分析诸葛亮的朋友群。崔州平,博陵(今河北蠡县)人。其父亲崔烈是汉朝末期的司徒与太尉,名士;其长兄崔均参与了关东诸侯征讨董卓运动。崔烈因此被董卓关押在长安,死于董卓死后的诸将纷争。崔州平当时算是在荆州避风头。颍川石广元,名韬,后任太守、守典农校尉。这官职相当于担任了一个地区行政司法长官后,兼任了本地区的后勤司令,佩少将军衔。徐元直就是《三国演义》中大名鼎鼎的徐庶,后来在魏国做到了右中郎将、御史中丞。徐庶的官职很大,相当于中将军衔、兼最高检察院副检察长。汝南孟公威,名建,也跑到后来的魏国担任了凉州刺史、镇东将军的官职,相当于甘肃、宁夏及陕西、青海一部分的最高长官,上将军衔。(汉朝的"将军"很少,数以十计,并不是常设的,相当于日后的上将;中郎将、校尉就相当后来的中将、少将。我们发现曹丕能以五官中郎将的官职继承曹操的职务,可见中郎将的分量。)诸葛亮的朋友个个都非凡人。

但诸葛亮比他们更牛。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一,兄弟四个晚上卧谈的时候,诸葛亮不无鄙夷地说:"你们三个人以后当官,都可以做到省部级。"事实还真让他猜中了。其他三人问诸葛亮想达到什么官职的时候,诸葛亮就不谦虚了,笑而不答,意不在刺史郡守的层次。第二,其他三个学习求精细掌握,而诸葛亮只看其大概,理清思路。身逢乱世,清醒的头脑和宽阔的眼光显然比具体的知识重要。三人中后来做官做得最大的孟公威可能觉得在荆州受排挤,没有出路,要回家乡谋发展。诸葛亮认为年轻人遨游不限故土,要忍耐,求进取。现实生活中,诸葛亮这样的人通常是朋友群的中心。这就是诸葛亮日后成就比三人高的原因。

诸葛亮也与当时的名家宗师交往。比如对庞德公,"孔明每至其家,独拜床下,德公初不令止。"至于进一步的交往,《后汉书》与《三国志》都没有更多的记载了。

诸葛亮娶丑陋的黄脸婆黄氏是其发迹的关键。

世族子弟和政治家的婚姻不应该只是普通的夫妻结合。历史上的野心勃勃、雄心壮志的人都将婚姻作为斗争、发展的工具。黄氏名硕。人如其名,黄硕身体壮硕,头发泛黄,皮肤黝黑,脸上还有雀斑疙瘩等。因此,到二十四五岁了依然无人问津。现在二十四五岁的"恐龙"没有男朋友是非常正常的,好事者为其介绍男友可能还会被以"不想早恋"的理由拒绝。但是战乱的汉末,二十四五都已经到了教子女识字背诵的年龄了。

可是,黄硕不是小家碧玉。她是赫赫大名的荆州黄家的女儿,父亲黄承彦。黄家门第显赫,黄硕的情况就陷入了高不成低不就的两难。于是,嫁给一个外来世族子弟不失为一个选择。

诸葛亮不可能不了解这一当时荆州地主阶级中比较轰动的"小道"消息。他不可能不嗅到其中的浓厚的利害关系。作为失意、流离的世族子弟,诸葛亮极有可能通过"小道"传达出了对黄家小姐的"爱慕"之心。

黄承彦那个高兴啊,自己家的丑女儿终于不愁嫁了。诸葛家也算是有一定影响的贵族,诸葛亮知书达理,仪表堂堂,算得上是青年才俊。黄家与诸葛家联姻并不算过。于是,根据《三国志》集注和其他相关记载,黄承彦老头抢先到诸葛家探班了。诸葛亮自然是欣然应允。

诸葛亮迎娶了黄硕,之前他的几位姐姐都嫁给了荆州的大族。叔父诸15 葛玄将诸葛亮的大姐嫁给了荆州蒯家的蒯祺,庞家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娶诸葛亮的二姐为妻。诸葛亮成功地成为横跨南北世族系统的人物。我们现在来看看诸葛亮的人际关系网:叔父诸葛玄是刘表的旧友;大哥诸葛谨已经去东吴任官,正在提升中;沔南名士黄承彦是自己岳父;主掌行政的蒯家是大姐的婆家,掌握军权的蔡瑁是自己的妻舅;庞家是二姐的婆家。通过这些直接关系的转折,诸葛亮又和马家、习家等牵连上了关系。与诸葛家世交的刘表因为娶了蔡家的女儿,亲上加亲成了诸葛亮的表舅舅。如此的社会关系网,随便炫耀一下都可能吓趴下一打"躬耕南阳的布衣"。

诸葛亮结婚后,声望和地位飞速跃升。先是喜欢品评人物,在荆州说话够分量的岳父首称孔明为"卧龙",将另一位世家子庞统称为"凤雏"。诸葛亮通过庞家又认识了庞德公的好友,学问和声望都很高的颍川司马徽。司马徽字德操,人称"水镜",以善于识人著称,也收徒讲学。司马徽的学生中知名的有向朗、尹默、李仁。日后向朗数任太守、丞相长史、光禄勋、左将军;尹默担任劝学从事、太子仆射;李仁的儿子也是太子仆射、尚书令史。诸葛亮与司马徽的关系介于师友之间,可能也随后者学习过。自然他又认识了一帮很牛的朋友。现在该刘备出场了。人们习惯认为是徐庶将诸葛亮推荐给了刘备。其实,在诸葛亮度完蜜月后不久,将诸葛亮推荐给当时驻守新野、寻求世族支持的刘备的人是司马徽。

襄阳记曰:刘备访世事於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

习家后人习凿齿在《襄阳耆老记》也说把诸葛亮推荐给刘备的是司马徽。他的记载应该是可信的。刘备一而再再而三地求见只有26岁、名不见经传的"一介布衣"--诸葛亮。聪明的读者就不难看出,为什么说"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了。当然了,"安天下"说得夸张了点。但是将诸葛亮延揽入阵营,在荆州肯定是能吃得开了。

相关内容

刘备不顾诸葛亮求情一定要杀张裕因为太聪明了> 揭秘:三国史上刘备赐死干儿子刘封是谁的主意> 孙尚香与刘备悲剧式婚姻:被夫利用 与兄决裂> 三英战吕布背后的阴谋 刘备竟然故意放水帮倒> 三国诸葛亮庞统齐助阵 刘备龙凤兼得竟还失天> 三国中刘备为何一定要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潘浚为何没有被刘备重用却在东吴发展顺利>

推荐阅读

著名战役> 红楼梦人物> 水浒传人物> 宣太后> 苏秦> 楚庄王> 荆轲> 孟子> 张骞> 苏武>

阅读分类导航

四大文学名著唐诗宋词诸子百家史书古代医书蒙学易经书籍古代兵书古典侠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