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天涯知识库 · 孟子
目录
位置:主页 > 历史故事 > 孟子 >

孟子不拿权贵当回事 当时统治者对他敬而远之?

孟子所处的时代,是诸侯混战的时代,也是百家争鸣、学术自由的时代。各国国君,有实力的梦想着称王称霸、威服诸侯;没实力的也在寻求着自保、不要被大国灭掉;各门各派,则在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舞台。由于各国混战,生存是第一要务,所以,当时兵家与纵横家为时髦的学说,而孟子极力主张的仁政、重视百姓疾苦就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但尽管如此,孟子以其个人魅力,让各国国君不能轻视他的存在。

一、能言善辩,迫“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的辩才在当时绝对是属于超一流的,他不仅对答机敏巧妙,还特别善于讲故事,总是在不知不觉中让对方落入套中。

经过了几年的东奔西走之后,孟子来到了齐国。齐宜王虽然对孟子很尊重,让他担任了客卿,时时与他探讨一些治国的策略,也能听他的一些意见,但毕竟在治国的大政上不用儒家学说。但孟子并不因此而气馁,只要逮着机会就宣扬他的主张。在一次与宣王的闲聊中,孟子由谈论人品开始,不客气的套了齐宣王一下。孟子说:“如果在您的臣子中有人把自己的妻子儿女托付给他的朋友照顾后自己到楚国去旅游,可是,等他回来后却发现这个朋友根本没有尽到责任,他的妻子儿女在挨饿受冻,对这样的朋友应该怎么办呢?”这个问题好回答,宣王干脆地说:“这样的人,怎么能继续当朋友,跟他断绝关系。”孟子又说:“如果在您的朝廷里上级官员不能管理好他的下属,听任他们胡作非为。又应该怎么办呢?”宣王毫不犹豫地说:“罢他的官,让他回家看孩子去。”孟子再进一步说:“如果一个国家治理得不好,它的国君或是不理政事,或是没有治国的才能,或是不按正确的方式治理,那又该怎么办呢?”这个问题宣王没法回答,只好不说话,回过头去与左右其他的人说别的事情了。

孟子由小事发问,使宣王毫不设防的做出相应的回答,在不知不觉中落入自己预先设置的逻辑陷阱,只好“顾左右而言他”。在孟子的学说中,君王行仁政是一个方面。但同时,君王自身也要切实负起治理国家的责任来,如果不能很好的履行,就应该换人,天下要由有道德有才能的人来统治。孟子通过智慧的发问,在看似漫不经心中,使这一道理不言自明,不管对方如何回答或是干脆不答,孟子的目的都已经达到了。

梁惠王是魏国的国君,自命不凡,孟子与梁惠王之间,也有许多精彩的问答,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

当时的魏国,在与其他诸侯国的争霸战中,屡次战败,只好割地求和。梁惠王想扭转这种局势,称霸诸侯,希望通过好的政策来吸引邻国的百姓,因为人多了,兵源自然就足,兵足了,打仗取胜的可能性就大。可是,实行了一段时间后,却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所以,当孟子来游时,他向孟子请教:“我对于国政,是够用心的了。如果某个地方遇到荒年,我就把那里的一些百姓迁到富庶的地方去,再把粮食运过来。看看别的国家,没有哪个国君像我这样对百姓这样仁慈,可是,他们的国民没有减少,我的国民也没有增多。这是为什么呢?”这本是一个白痴的问题,当然是因为做的不是真正好了,可是,孟子却不能说他是白痴,给他讲了一个故事作为回答:“您喜欢打仗,我就用战争来说吧。当两军的战斗刚刚打响时,士兵就扔下盔甲拖着武器往回跑,有的跑了五十步后停住,有的跑了一百步后停住。那些跑了五十步的就笑那些跑了一百步的没有胆量,这行不行呢?”梁惠王说:“当然不行啊,都是逃跑,怎么能互相取笑呢。”孟子说:“您明白这个道理就行了,也就不要希望您的百姓能比别的国家多了。”看似答非所问,其实又一切都已做了回答。

当然,不管是齐宣王,还是梁惠王,最后都没有实行孟子的仁政。但不实行不是由于他的主张不好,他的论辩才能不行,而是时势。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坚持而不加改变,这也是孟子的伟大之处了。

二、养浩然正气,不拿权贵当回事

战国时期,各国君主为了自身的生存,为了广揽人才,对士人都是很给面子的,那些希望得到君主赏识的人也积极奔走于各国之间。但既然是求人赏识么,在许多时候,也就只能是放下架子,调整一下观点,在君主面前恭敬顺从了。能够做到始终高昂着头颅,不肯放弃自己的主张,浑然不把君王当回事的,也只有孟子了。

《孟子·尽心下》中,记载了一段孟子与别人关于如何对待权贵的议论:见了那些大人物,没必要拿他们当回事,不要在乎他们那付高高在上的样子。虽然他们住在宽敞高大的房子里,虽然他们吃饭的时候桌子上摆满了美味佳肴,虽然他们有侍妾几百人,虽然他们常常带着上千辆战车去驰骋打猎,但这些又有什么了不起呢?如果我得志了,就不会那么干。他们的所作所为,既然都是我不愿意做的,而我的所作所为,又是符合古代礼仪制度的,我为什么要怕他们?为什么要在他们面前低声下气?为什么要改变自己去迎合他们?

孟子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他见梁惠王时,面对梁惠王不客气的招呼:“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有什么利于我的国家的吗?”孟子也毫不客气地回敬:“大王,为什么一定要说利呢?您做什么事都要把利放在第一位进行考虑么?”并滔滔不绝地把梁惠王教训了一通。

在《孟子·公孙丑》中,也记载了孟子对齐宣王的不客气:

一次,孟子正计划去朝见宣王,却赶上宣王派人来对他说:“我本来是该去看望您的,但是我有怕冷的病。不能在外吹风,不知您明天能不能到朝廷来让我聆听一下教诲呢?”于是孟子也派了个人去对宣王说:“大王啊,我很想去看您,可是我不幸生了病,不能到朝廷上去了。”第二天,孟子却不在家里呆着,而是大摇大摆地出门到东郭大夫家去吊丧。他的学生公孙丑说:“您昨天推说有病,今夭却去吊丧,让宣王知道了不太好吧?”孟子说:“我昨天有病,今天好了啊,为什么不能去吊丧?”说完,便出门而去。

可是,宜王也是一个好玩的人,也许是出于对孟子的尊敬,也许是对孟子太了解了,反正,听说孟子病了后,也在第二天派人来询问病情,并带来了医生。孟子已早就出门去东郭家了,学生孟仲子应付来人说:“昨天有大王的召令,孟先生不巧有点小病,不能到朝廷去。今天病好了点,就急匆匆地赶赴朝廷去了,不知现在到了没有?”然后,孟仲子急急的派了几个人到路上去堵截孟子,告诉他:“请您一定不要回家,赶快到朝廷去!”孟子听说了原委后,朝廷他是断不肯去的,可是回家又太尴尬了,只好哪都不去,到大夫景丑家里躲了起来。景丑趁机劝孟子说:“在家有父子,在外有君臣,这是人世间最重大的伦理关系。父子关系以慈爱为主,君臣关系以恭敬为主。我看到了齐王对您的敬重,却没看到您怎么敬重齐王。”孟子回答的也很妙:“一个心胸开阔、能够成就大事的君主,应该有他想召见却不肯赴召的臣子,如果要有事情商量,那就应该亲自前去请教。不要以为官大一点就有什么了不起。”

孟子的学说中,是主张君臣人格平等的,他提出了著名的“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上级怎么对待下级,下级也就可以同样地对待上级。孟子的一生,都是这样做的。

三、为民请命,主张重视百姓疾苦

邹国和相邻的鲁国,发生了一场边境纠纷。在这场纠纷中,邹国死了三十三名地方官员,而那些普通老百姓,却在一旁冷眼看热闹,看着这些公务员被外人打死,就是一点忙不帮。事情发生后,国君邹穆公向孟子吐苦水:“这些可恨的百姓,真想把他们全杀了,可人数实在是太多,杀也杀不完;不杀吧,那以后人人都这么效仿,怎么得了?孟先生你说应该怎么办呢?”孟子还是从讲故事说起:在饥荒的年头,您的百姓吃不上饭,年迈体弱的饿死在家里,能够走得动的逃往四方。然而您的粮仓里粮食却满满的,库房里财物也是足足的,那些官员们只顾自己享乐,不管百姓的死活,百姓恨死他们了。等到官员有难的时候,您又怎么能希望百姓会帮助官员呢?有什么样的因,就会结什么样的果,既然如此,您还怪谁呢?

此外,孟子提出了著名的“民贵君轻”理论:“民为贵,社樱次之,君为轻。”百姓的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只有得到百姓的拥护,国家才能安定,君主才能在位子上坐稳。而要得到百姓的拥护,就必须实行仁政,真正把百姓的冷暖苦乐放在心上。这种以民为本、民贵君轻的主张,不仅在当时独树一帜,也对后世的统治者是一个警戒。

在强调“民贵君轻”的同时,孟子还对“君”的资格进行了界定,他认为残害百姓的“君”不应该被看做是“君”,只能叫做‘’一夫、民贼”,他说我只知道有人杀了“一夫”商封王,没有听说有狱君这回事。这种完全不把统治者放在眼里的思想,这种认为国君不好就可以换掉乃至杀掉的主张,放眼当时及后来,也只有孟子一人了。难怪当时的统治者对他要敬而远之,难怪后世的统治者在很长时期内摒弃他的学说。

相关内容

向孟子学习长寿之道> 古代的虎妈往事:孟母严厉地管束孟子使其成才> 古代第一“虎妈”孟母是如何教育孟子的?> 细数中国历史上国宝级人物 他第一当之无愧>

推荐阅读

著名战役> 红楼梦人物> 水浒传人物> 宣太后> 苏秦> 楚庄王> 荆轲> 孟子> 张骞> 苏武>

阅读分类导航

四大文学名著唐诗宋词诸子百家史书古代医书蒙学易经书籍古代兵书古典侠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