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天涯知识库 · 明成祖朱棣
目录
位置:主页 > 历史故事 > 明成祖朱棣 >

揭秘建文帝恩师周斌:为避永乐帝朱棣征召假死

公元1398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病逝,建文帝朱允炆即位。为巩固中央集权,建文帝着手削藩。朱元璋的第四子,时燕王朱棣不甘被削藩,遂举兵反叛,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变”。朱棣攻下明朝都城南京后,宫中建文帝却离奇失踪,下落不明。

建文帝究竟下落何处?民间普遍认为他最终逃离了危险的漩涡,消匿民间,这引发了一代又一代历史爱好者和史学专家的好奇和探索。台湾前“行政院”院长、台湾中华文化总会会长、著名武侠小说作家刘兆玄(笔名上官鼎)依据明朝“靖难之役”和“明建文帝出亡福建宁德说”的历史背景创作了长篇武侠小说《王道剑》。由九洲文化传播中心、九洲音像出版公司和台湾吉富文创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制作的该小说同名电视剧将于今年10月开拍。

经有关专家的实地调查与田野考古,宁德是“明建文帝出亡地”一说取得了25组环环相扣、密切关联的证据链。现让我们跟着这些证据链,揭开600多年来的历史谜团:

福建宁德之西,有乡名为洋中。峰峦如黛环抱村落,中有碧溪穿流而过,潺潺流水声如环佩玎珰,风光清幽别致,无处不可入画。古时洋中坐落于官道枢纽,文人墨客往来常经此地,宋代朱熹就曾至洋中,并赋诗曰:“景宴春红浅,雨余寒翠潜。风生回巧笑,桃李任漫山。”对洋中美景赞不绝口。洋中人杰地灵,古往今来出了不少名门名士。其中最以文风昌盛为人称道的,当数洋中周氏。自先祖宋代丞相周导入闽定居后,周家光是历朝历代为官者就有98人,其中包括18位进士和7位举人。一直到明代,周姓都是洋中望族。

明代洪武五年(1372年),洋中周氏又出了一个举人,名为周斌。对于诗礼传家的周家来说,出举人并不是件新鲜事,可谁也没想到,正是周斌此人,险些给周家带来了灭顶之灾。

周斌是谁呢?他是一个好老师。从小起,周斌就潜心学问,熟记经史百家,精通程朱理学,敬先贤、遵祖训。史书上说周斌“端重闲雅,襟度爽旷,声色货利不以动心”,是一名真正清正端方的贤士。除此之外,他为人“孝于亲,友于兄弟,交游称其信,乡闾感其惠,童仆怀其慈”,称得上有口皆碑。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比起仕途飞黄腾达,周斌更希望通过教书为国家培育更多的人才。作为一名教育者,他爱惜学生,信奉“有教无类”,从不以门第出身论人,只要学生勤勉好学、品行出众,他便倾囊相授。他的学生里有一个叫杨荣的,家境微寒,周斌却非常看重其才华,不仅亲自授业、倍加爱护,还对他说“你的才华和器量皆非常人。可惜我老了,来不及看到你将来何等功成名就,唯有希望你不断自勉。” 后来杨荣果然官居文渊阁大学士,成了明代辅政数十年的“四朝元老”。

明初年间,战争未休,社会还不太安宁,教育大环境跟不上,周斌就建立严格的教规,终日不知疲倦地督诲门生立志求学。直到洪武十五年(1382年)元月,朱元璋攘定云南,天下太平。外患既除,该抓国民文化教育了,朱元璋昭告天下祭祀孔子,设科取士、广纳贤才。周斌对此举非常欣慰,特地撰写了《贺表》呈递京都。朱元璋读了之后也很满意,以金币赐之,同时对周斌留下了深刻印象。等到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周斌晋京,朱元璋特地召见了他,向他咨询治国大计和相关政务,见周斌谈吐非凡,针砭时政往往切中肯綮,侃侃直言无所避忌,心下又多了几分好感,就派他担任国子监司业,相当于贵族学校的老师,皇亲国戚的家教,包括后来的明成祖朱棣,都曾是他的门下弟子。当然他主要负责教授被朱元璋寄予厚望的太子朱标。朱标英年早逝后,周斌便一门心思,教皇太孙朱允炆怎么当个好皇帝。朱允炆是个好学生,在周斌的教育下,他学会了治国安民,可惜这名品德高尚的好老师没能教他权谋诡计。偏偏周斌的另一个学生朱棣,私下把这些伎俩钻研得滚瓜烂熟,成功谋朝篡位了。

失去了江山的朱允炆,空抱着老师教的一身本领,却只能私四下逃避朱棣的追杀。逃到福建时,这个落难的皇帝在最困苦无依的时刻,得不到父兄照拂、思及疼爱自己的祖父也已离开人世,脑海中不免回想起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时光,想到严厉却对自己寄予厚望的恩师,遂一度来到恩师故里探访,可惜此时告老还乡多年的周斌已不在人世。宁德民间至今还有一出传统戏剧,叫“孝文帝哭师”。内容大概是建文帝来到宁德后,思及恩师的谆谆善诱,常常告诫自己要当心朱棣。然彼时年少无知,视老师的忠谏为耳旁风。悲从中来的建文帝,满心痛悔地跪在周斌陵前嚎啕痛哭,令周家后人和在场的从臣无不动容。从“一哭先师学问深,字字珠玑句句真。少时不负先生望,皇子皇孙起五更”到“十哭哭师师不还,泪湿貂裘断肝肠。支提有佛山水秀,困龙何日出泥潭”,朱允炆一共哭了十场。唱词自然是民间艺术加工过的,为了衬托周斌的英明,有意塑造了建文帝幼时不解周斌苦口婆心的顽劣形象。当然事实并非如此,建文帝曾追赠周斌“国子先生”的匾额,足见十分敬重其人。不过从今年愈加深入的调查中,人们发现,很可能此时周斌并未离世。

地方志写周斌死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但是,人们却在宁德当地的多部《周氏宗谱》中发现了周斌在洪武二十八年写的序,一个已死一年的人怎么可能执笔题序呢?一年时间差,尚可能是人们弄错了。但同为建文朝旧臣,周斌的至交余六府却绝不可能搞错好友的生卒年。余六府是建文帝的亲信武将,在钟洋村余氏宗祠中,现存周斌为刚搬迁至此地的余氏族人题写的宗祠对联。对联题于永乐初年,此时距离“周斌之死”业已过去十年,难道给余六府题写宗祠对联的人是鬼魂不成?

当地的老者说,周斌并非死于洪武二十七年。原来在靖难之役后,朱棣连下六道奏折招告老还乡的周斌回朝为官。很显然,沦为乱臣贼子的党羽,与周斌一生秉持的道义相悖。于是他只得谎称自己死了。不仅如此,因为周斌的后人念及旧情,曾一度暗中藏匿保护建文帝的生母吕太后,后也疑似被人告发,故而纷纷改名换姓、举家离开洋中避难。在《周氏家谱》中,周斌的长子周绍、次子周纯、三子周缮均下落不明。周斌抗旨诈死已犯下欺君大罪,周家又涉嫌窝藏朝廷要人,两罪并罚,恐难全身而退。在这场江山易主的劫难中,原本安居乐业的洋中周氏只得离乡背井,避免落得个株连灭门的下场。

为了纪念国子先生周斌,今人在洋中建立了国师公园。在茂树修竹的掩映下,手持书卷的周斌塑雕像立于正中,面对巍巍青山,看环溪千古流淌,清气满乾坤。国师公园的照壁上刻有周斌的弟子杨荣当年撰写的赞词,然而比起华美的辞藻,满园的翠竹,似乎才是对周斌高风亮节的一生最好的写照。

相关内容

明朝大儒方孝孺不屈服朱棣 873亲人被当面杀死> 历史拐点:靖难之役朱棣失败 明朝会有哪些改> 朱棣的后宫生活 为何说朱棣后宫生活惨烈而不> 朱棣为什么找废帝 用得着郑和七下西洋吗> 朱棣疯狂搜刮美女为其生子26个 朱棣怎么死的> 明成祖朱棣为什么要捕捉天下尼姑 有何隐情> 明成祖朱棣为何要朝鲜籍太监 这些人又有何用>

推荐阅读

著名战役> 红楼梦人物> 水浒传人物> 宣太后> 苏秦> 楚庄王> 荆轲> 孟子> 张骞> 苏武>

阅读分类导航

四大文学名著唐诗宋词诸子百家史书古代医书蒙学易经书籍古代兵书古典侠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