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天涯知识库 · 齐桓公
目录
位置:主页 > 历史故事 > 齐桓公 >

春秋历史上齐桓公为何要插手鲁国的家庭纠纷

有一句成语叫“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出自《左传·闵公》,意思是,庆父不死,鲁国的灾难就永远不会停止。读史的人对这段历史大概有所了解,而且多数人对此并未深究,笔者经过研究认为,此说并不正确,个中缘由大有文章。

庆父是鲁桓公的儿子鲁庄公的弟弟,鲁桓公的另两个儿子叫叔牙和季友,鲁庄公执政的时候,季友是他的辅臣,庆父则与叔牙关系密切而与哥哥政见不一,这是为什么呢?这就要追溯到他们的父母。齐僖公有两个女儿一叫宣姜一叫文姜,在她们还很年少的时候,齐禧公就多次要将这姐俩嫁给郑国的公子忽,遭到公子忽的断然拒绝,引出一段“齐大非偶”的成语。不久齐禧公就将宣姜嫁给卫国、文姜嫁给鲁国,从以后的发展看,齐禧公急于出嫁这姐俩是用心良苦,因为宣姜搅乱了卫国,而文姜则与哥哥诸儿(齐襄公)通奸,并杀死了丈夫鲁桓公。如果说这是两家的私仇,那么齐鲁还有一段公怨。

齐襄公被杀齐国大乱,公子小白逃到莒国,公子纠逃奔鲁国,鲁庄公护送公子纠回国,结果被小白打败,小白继位就是齐桓公。齐桓公勒令鲁国杀死公子纠交出管仲和召忽,鲁国害怕照做了,从此齐国称霸鲁国受制。在这种家仇未报国怨日深的情况下,鲁庄公不仅不计前嫌反而唯齐国马首是瞻,若不是曹刿辅佐,鲁国就要沦落为齐的附庸。

庄公在位之时,文姜不顾鲁人的骂声依然与哥哥多次幽会,对此庄公不闻不问甚至有怂恿之嫌。就在齐襄公被杀的当年,鲁国曾有一次进攻齐国的绝好机会,当时齐鲁联军攻打“郕”,庆父抓住齐军疲惫国内空虚的时机请求率军攻打齐国,可惜遭庄公阻止,夏,师及齐师围郕。郕降于齐师。仲庆父请伐齐师。公曰:“不可”(《左传》)。当时的庆父还是个十几岁的少年,他攻齐的打算是否源于“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史书未作说明,但是他的其它事情却被史书大书特书。

鲁庄公病重的时候担心君位不能传给儿子,就首先召见三弟叔牙,问他谁可继位?叔牙说:父死子继,兄死弟及。“庆父在,君何忧?”庄公又召见四弟季友,季友说,你的儿子般可以继位。庄公就将叔牙的话告诉季友并授意他杀死叔牙。其实庄公首先召见三弟时就已经做好了庆父和叔牙的饭,也难怪庆父要兴风作浪了。

庄公死,季友要立子般,庆父与庄夫人哀姜持反对意见,要立哀姜妹妹的儿子开,子般与子开都是庶出,季友与庆父各持己见,但季友是托孤大臣所以子般被立。君夫人与庆父失败,子般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两个月后庆父派子般的仇人刺杀子般而立子开为闵公。据《史记》服虔注引,刺杀子般季友是知情的,因力不能诛,他只好出奔。哪知闵公不仅不对庆父感恩反而向仇人齐国请求,要求齐桓公以霸主身份来压制庆父,让季友回国。此时的齐桓公早已有吞并鲁国之心,于是派仲孙湫考察鲁国,明里考察实则间谍。很快仲孙湫得出一个让庆父遗臭万年的结论,“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因此被炮制成功,此时齐桓公露出了庐山真面,问曰:“鲁可取乎?”仲孙湫说,不可,因为鲁依然秉持周公的礼节。闵公和齐国的做法再次激怒庆父,恰巧闵公的保傅仗势欺人侵夺卜齮的田地,于是庆父利用这个矛盾指使卜齮杀了闵公。庆父本想自立,但这一系列的事件使他不得不避开嫌疑,所以逃奔莒国。

季友立僖公,庆父自知有罪请求赦免,季友不许买通莒国,庆父自杀,哀姜也被齐桓公杀死在异国他乡。其实春秋战国杀君自立的大有人在,那时的惯例是,只要你成功就受到朝廷的保护,而且有些国君的确该杀,为什么其他杀君之人顺利成为诸侯,庆父杀君就要受到口诛笔伐呢?鲁国内乱实际就是内部矛盾或曰家庭纠纷,因为季友立僖公也不是公正无私的,《左传》说:成风闻成季之繇,乃事之,而属僖公焉,故成季立之。意思是,庄公的妾成风听说季友掌权便私下交接季友,把僖公托付给他,所以季友才立了鲁僖公。从事件的表层上看,似乎鲁国在“闹家包子”,而齐国为达霸主目的才是搅乱鲁国的幕后操纵者。

相关内容

春秋五霸轶事 齐桓公为抢媳妇儿竟发动一场战> 不敢冒险的齐桓公靠什么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屠兄杀妹 冲冠一怒为红颜:你不知道的齐桓公> 齐恒公:春秋五霸之首 晚年被三个亲信活活饿> 管仲如何成就了齐桓公春秋第一霸主的地位> 春秋战国史上蔡姬河中戏齐王 齐桓公一怒休妻> 齐桓公为何死的如此悲惨?齐恒公是因何而死的>

推荐阅读

著名战役> 红楼梦人物> 水浒传人物> 宣太后> 苏秦> 楚庄王> 荆轲> 孟子> 张骞> 苏武>

阅读分类导航

四大文学名著唐诗宋词诸子百家史书古代医书蒙学易经书籍古代兵书古典侠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