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敦桢先生原定作《川康之汉阚》一文,因事未及完稿,本期改刊《云南之塔幢》。文中插图由梁思成、莫宗江两先生绘制。
关于国内之清真寺建筑,本社多年以来均予以特殊注意;但本刊以往则尚未刊载。刘致平先生将其近年来搜集资料及研究所得,初次编撰,兹在本期发表。各地清真寺仍将陆续研究。
莫宗江先生所述榆次永寿寺宋大中祥符元年建之雨华宫,在本社所知国内现存古代木构中,年代居第四位。殿身虽非宏大,而结构精简,有特殊艺术价值。七七前夕,曾由莫先生实测,兹特制图分析,详为介绍。
本社社员美国费慰梅女士(Wilma Falrbank),哈佛教授费正清博士(Dr. John K. Fairbank)之夫人,好绘艺,战时在美国务院主持对华文化联络事业,现任美国驻华大使馆文化联络专员。夫人曾留华多年,战前屡访古河朔。曾依武氏祠画像各石图案,归复祠屋原状,为关于武氏祠建筑研究之重要贡献。原文刊载一九四一年三月《哈佛亚洲研究集刊》(Harr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第六卷第一期。兹由王世襄先生译为中文,经林徽因先生校对,转载本刊。
战后复原时期,房屋将为民生问题中重要问题之一。兹由林徽因先生汇集英美最近实验建置若干种,分析介绍于本刊。
《中国建筑之两部“文法课文”》乃梁思成先生为同济大学三十六周年纪念《工学院特刊》所作,兹加制插图转载于此。
本社每年举办之桂辛奖学金图案竞赛,成绩均佳。兹将三十三年度“农场”中选图案,附刊本期汇刊,以资纪念与鼓励。
梁思成先生原拟作《中国古画中之建筑与家具》一文,因赴渝参加教育部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工作,未能属稿,本期不及刊载。
本期页次,因来稿与印刷时间参差关系,致未能顺次赓续排列,页数均每文各自编排,读者阅时不便,尚希原谅。
注释
【1】本文原载《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七卷2期,题名:“编辑后语”,未署名。那是“汇刊”最后一期,由林徽因主编。——曹汛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