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读者应该知道,《傲慢与偏见》最初的名字是《初次印象》,因为女主角伊丽莎白对达西的“初次印象”贯穿全文,引起一波波的坎坷。
伊丽莎白和达西的羁绊就是从一次舞会开始的。达西天生傲慢,不愿与除了宾利小姐以外的其他女人跳舞,宾利向他推荐伊丽莎白,达西看了一眼后,冷冷地说:“她还过得去,但是还没漂亮到能够打动我的心。眼下,我可没有兴致去抬举那些受到别人冷落的小姐”。应该说,达西这样说是很轻率地给伊丽莎白——他后来的妻子下了评论,他没有考虑伊丽莎白听到后会有什么后果(事实上伊丽莎白就坐在他后面),也没有想过去沟通,了解,而是直接让傲慢占上风:宁愿在热闹的舞会上一个人待着,也不愿让自己“看不上”的人作舞伴。
而伊丽莎白尽管生性活泼,爱开玩笑,将这件事当做件颇为有意思的事告诉了家人,但是心里从此对达西就产生了偏见。在她的心中达西先生身上有一个硕大的标签,那就是“傲慢”。
但显然,之后的达西在与伊丽莎白一次次的见面后对她开始有了甜滋滋的想念,完全不记得自己对她的“初次印象”,而伊丽莎白却没有再改变过自己的偏见。作者用诙谐的文笔描写了这样一次对话:达西趁宾利小姐弹起一支苏格兰小调的当儿,邀请伊丽莎白跳舞:“贝内特小姐,你是不是很想抓住这个机会跳一曲里尔舞”?达西说话虽然傲慢,但他其实还是在讨好伊丽莎白。但伊丽莎白听起来就不一样了,她认为里尔舞是一种乡土舞,达西是在蔑视她的“低级趣味”,于是正色又不乏讽刺的回答:“我压根儿不想跳里尔舞。现在,你若厉害就蔑视我吧”。
如果,不是达西轻率的评论,就不会有伊丽莎白轻率的偏见。只要他们其中一个人能够不要轻易下定论,能够先从多角度看问题,三思而后行,他们的幸福之路便可以减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譬如伊丽莎白由于心存偏见,当威克姆向她献殷勤时,她便又轻易地沉浸在威克姆的甜言蜜语中,听信他的无耻谰言,加深了对达西的憎恶。后来她自我责备说,她之所以会做出这种蠢事,完全是虚荣心在作怪。而我认为,正是因为虚荣心妨碍了她的理性思考,使她的想法、决定变得随便而贸然,才致使她的感情多了分坎坷、纠结。
书中轻率的言行造成不良后果的角色不止一个。典型的有伊丽莎白五姐妹中最小的莉迪亚,在没有坚实的感情基础的情况下,不顾会给家庭带来丑闻,影响四个未出嫁姐姐的声誉,仅仅因为贪恋美貌和感情冲动便草率决定与威克姆私奔。书中的威克姆是个满口花言巧语,不负责任的一个军官,着实不值得莉迪亚这样做。但是莉迪亚还是冲动地做了决定,最后在达西的帮助下才苟合成亲,婚后不久便“情淡爱驰”,莉迪亚常常要跑到姐姐家寻求慰藉。
轻率言行是一种习惯,一种可怕的习惯。每年无数轻生者,当他们走向楼顶或是河边,真的是已经“深思熟虑”,才认为自己除了如此没有其他路可以走了么?我想这是不可能的吧。而那些为感情而选择轻生的,很多都是在一开始就没做到三思后行,冲动打败了理性,才会失望至此。
三思后行,应从小事做起。当我们饱完口福手中拿着食品袋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忍下一时的不便和想要将其立刻从手中脱离的冲动,等一等,到有垃圾桶的地方再扔呢?当我们左右几乎没有车辆却是面对红灯的时侯,是不是可以想一想如果有“万一”的情况,克制赶时间的冲动,等一等,到绿灯亮了再走呢?当我们手中执笔准备立刻将脑海中闪现的词语写在试卷上时,是不是可以再好好斟酌一下,看看有没有更好的答案呢?
养成好习惯:言谈,三思后行;举止,三思后行。注重你大脑对身体的每一次指挥。“三思后行”可以让你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而“一时轻率”只会让你越来越粗俗不堪。这样的习惯,能够改变一生。
小说中人物轻率的言行是为了让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我可不认为现实中的轻率也可以有小说中美好的结局。所以,三思后行,才是我们日常点滴中最应当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