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天涯知识库 · 客家人与客家文化
目录
位置: > 生活类书籍 > 客家人与客家文化 >

七 客家山歌特出名

第七章 客家山歌特出名

客家人爱唱山歌。到客家地区旅行,无论在城镇还是乡村,在江边河岸还是在田头、山冈都会听到那曲调优美、悠长动听的山歌。有一首山歌描述这一风俗:“打渔唱歌歌满河,掌(牧)牛唱歌歌满坡,砍樵阿哥满山走,满山满岌(山岭)都是歌。”因此,客家地区素有“山歌之乡”的美誉。

第一节 “山歌一唱心就开”——客家山歌的内容

山歌,顾名思义,多是在山上唱的。因为一两个人在山上干活,不论是牧牛、割草、砍柴,还是烧木炭、割松香、挑担子,都很寂寞很劳累的。于是他们常常唱些山歌,以排遣寂寞,消除疲劳,消愁开心。他们用山歌表达唱山歌的作用:“上岗过坳唱一首,百斤担子也变轻”,“人人都有忧愁事,山歌一唱心就开”。

客家人唱山歌也有规矩。青壮年男子是唱山歌的带头人。他们看见或听见对面山上有人干活,便先打个“嗬嗨!”向对方打招呼。顺便说几句,客家人上山,往往要先打几声“嗬嗨”,其作用甚多:若有人在山上往下溜放竹子、木头,他们一听“嗬嗨”声,知道山下有人,就得暂停溜放,以免伤人;山径峰回路转,拐弯抹角,特别是扛竹、抬木头时,难免会被遮挡视线,他们听见对面有人打“嗬嗨”声,便会停立一旁,以免撞人;要是山上有野兽,它们一听“嗬嗨”声也会逃走的。

唱山歌者打过“嗬嗨”后,便用悠长的起头曲调唱道:“[口依]溜咳,对面岌冈的阿哥(或阿妹),有好山歌唱等来。”这是在邀请对唱山歌。对方听见后,按照规矩也要打声“嗬嗨”为回应,并接着回唱山歌:

喊[亻厓](我)唱歌就唱歌

喊[亻厓]织布就丢梭,

喊[亻厓]撑船就使桨,

随你撑到那条河。

在山上对唱山歌,都是即兴创作,随口编词,表达自己的心思和情怀。他们若互不相识,则要先相互发问和自我介绍:

对面阿哥面生疏,

敢问贵乡何方人……

经过发问和介绍便可对唱山歌了。他们或互相咏唱家乡风貌和物产,例如:

蕉岭一县十二乡,

乡乡唔当(不如)蓝坊乡,

满山树来满坳竹,

柴炭竹木卖唔完。

或歌唱山区的劳动生活:

春暖花开绿叶多,

黄蜂采花过山坡,

黄蜂采花为酿蜜,

我采绿肥长好禾。

烧炭阿哥真苦情,

满山倒(砍)树扛回窑。

入窑就像焗(熏)山鼠,

出炭又会烧须姑(胡子)。

除上述劳动歌之外,还有行业歌、劝世歌、耍歌、谜语歌、猜调、竹板歌、逞歌、虚玄歌、小调等等。但客家山歌中的佼佼者,是抒发男女之间爱慕之情的情歌。不过,对唱情歌不可造次冒失。首先要看清对象,如对方有情有意,方可以歌相邀,否则容易产生误会或带来麻烦。对唱情歌,要先唱引歌,发问身世,再唱探情、思求、条件、爱慕,最后唱离别、相思等等。其中,唱得最多最动人的是思求、爱慕、相思一类的情歌。这里仅从《旅伴》编辑部编、黄火兴整理的《客家情歌精选1900首》中,各列举一二首:

发问:一朵红花路边生,

花又红来叶又青,

咁(这么)好红花哥唔识,

手攀花树问花名。

大风吹落路上尘,

借问妹子哪里人,

问真细妹哪只屋,

等郎上下好行情。

答问:老老实实话妹知,

[亻厓]屋住在南山尾,

屋背有条(棵)龙眼树,

门口掩(围)有大园篱。

探情:三条绿竹一样长,

唔知哪条系竹娘,

三位娇容都一样,

唔知哪个情较长。

新做大屋四四方,

做了上堂做下堂,

做了三间又两套,

问妹爱廊(双关,廊喻郎)唔爱廊?

思求:阿妹人材盖一村,

两排牙齿白如银,

讲话好比黄莺叫,

走路好比风送云。

月光咁清风咁凉,

看见情哥在井旁,

家里还有半缸水,

假作挑水会情郎。

爱恋:阿哥同妹隔条岗,

手拿笠嫲(竹笠)来招郎,

手拿笠嫲招三下,

魂魄飞到妹身旁。

送郎一条花手巾,

朝晨洗面(脸)夜洗身,

毛巾肚里七个字:

永久千秋莫断情。

相思:岭岗顶上一株梅,

手攀梅树望郎来,

阿妈问[亻厓]望脉个(什么),

[亻厓]望梅花几时开。

梁上燕子双双飞,

朝晨同出暮同归,

阿哥出门无信转,

目汁(眼泪)流干无人知。

钟情:话里交情就交情,

两人相好一生人,

泥鳅生鳞马生角,

铁树开花唔断情。

生爱你来死爱你,

江山能改情难移,

阿哥若系寅时死,

妹死唔等到卯时。

第二节 比兴、双关、重章叠句——客家山歌的表现手法

客家山歌,以客家话口语编词,通俗易懂,形象生动,押韵上口,尤喜用比、兴、赋等艺术手法和重章叠句的表现形式。这些与2000多年前《诗经》的15国国风,汉乐府民歌,以及唐宋“竹枝词”,都是一脉相承的。

“比”的山歌很多、很精彩:

入山看见藤缠树,

出山看见树缠藤;

树死藤生缠到死,

藤死树生死也缠。

米筛筛米谷在心,

嘱妹连郎爱真心,

莫学米筛千只眼,

要学蜡烛一条心。

“兴”的山歌也比比皆是:

新买葵扇画麒麟,

两人讲过千年情;

牵手来看河中水,

河里无水不断情。

喜鹊飞上凤凰台,

妹子打扮出门来,

月光底下来相会,

灯草结子心花开。

“赋”的山歌,直抒胸臆,颇为动人:

妹在塘边洗衣裳,

手拿擂槌眼看郎,

擂槌打在妹手上,

只怨擂槌唔怨郎。

唔怕死来唔怕生,

唔怕叔公研脚踭(轧压脚后跟),

研了脚踭有脚趾,

两人有命总爱行。

重章叠句的山歌,虽有字句重叠之嫌,但反复吟咏,一唱三叹,情真意切,十分感人:

送郎送到五里亭,

再送五里难舍情;

再送五里情难舍,

十分难舍有情人。

山中山谷起山坡,

山泉山水荫山禾,

山哥山妹住山角,

山人山上唱山歌。

“双关”的表现手法,在客家山歌中非常普遍,除了前面已述的“问妹爱廊唔爱廊”外,再举一首:

榄树打花花榄花,

郎就榄上妹榄下,

掀起衫尾等郎榄,

等郎一榄就归家。

榄是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常见的橄榄,嚼榄初觉酸涩,但细嚼渐感苦尽甘来,满口生津,回味无穷。这里是双关语,以榄喻揽(拥抱),它看似咏唱男女共同收橄榄的劳动场面:男子爬上榄树打橄榄,女子在榄树下张开衣襟,承接下坠的橄榄,实则借谐音双关,隐喻热恋中的女子热切希望得到意中人的拥抱和情爱。

客家山歌,一般每首四句,每句七字,第一、二、四句押韵,多用平声韵,这一形式与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七绝”很相似。

为何客家山歌每首四句?这是因为唱者大都是农民,文化水平不高,加之所唱的内容,不论是咏物叙事,还是抒发情意,往往只唱一事一物,有四句就够了。如若双方对唱山歌或互斗山歌,要即时回唱,以快取胜,更得以短为宜。当然,一两句太短,表达不清,三句亦单调,四句则比较适宜,也符合为文作诗“起承转合”的传统。至于四句之中,一、二、四句要押韵,而且押平声韵,这是古诗词的传统之一,也与客家山歌是唱的分不开:押平声韵,有利于歌手的吐字、发音、传声,唱起来音乐性强,可以唱得更加悠扬、舒展。

客家山歌每句七字,这也与音乐有关。歌唱一般以两个字为一拍。四言二拍,未免简单;五言或六言三拍,唱来拘谨,不够舒畅;而七言可分为四拍,而且最后一拍是单音,便于换气,也可唱得舒展一些,更有利于抒发情感。不过,客家山歌每句七字,平仄自由,不像古诗中的“七绝”那般严格讲究平仄。这是因为山歌毕竟是唱的而不是阅读的,可以灵活自由一些,更何况这些都是客家平民在山间田头的即兴创作、即时对唱的呢!

第三节 高亢、悠长的客家山歌曲调

客家山歌曲调丰富,据梅州市文化部门统计,客家山歌曲调有近百种之多,加上其他民间小调,共有200多种。不过,民间常唱的一般为20种左右。

客家山歌的旋律优美,这是由于历代山歌手在演唱中,不断运用各种润腔的缘故。因而,在几乎所有客家山歌曲调中,都有颤音、滑音、倚音等装饰音,从而使得原是简单的旋律,也变得回环曲折,委婉动听,韵味十足了。

客家山歌节奏多为散板。这是因为在山里唱歌,要让对面山上的人听得清楚,非提高嗓音、拉长调子不可,故而旋律高亢、悠长。同时,由于在山野即兴咏唱,既没有伴奏,也不是面对众多观众,因而节奏可快可慢,十分自由。特别是双方斗歌时,常常有意放慢节奏,拖延时间,以便编出能衔接对方或驳倒对方的唱词,免得落下词穷句枯的把柄而遭对方讽刺。反之,老练的山歌手,文思敏捷,经验丰富,他们多采用快速节奏,尽量不给对方思索的机会,以斗败对方。当然,若演唱山歌时,往往按歌词内容和不同的思想情绪,运用不同的曲调和节奏,或舒展、宽广,或欢快、跳跃,或激昂、短促,变化甚为丰富。

第四节 新兴的梅州山歌节

从前,受了封建思想的禁锢,认为客家山歌,特别是那些情歌,皆轻佻不经,只能在山上唱。如若在村里或厅堂咏唱,往往会受到族长或长辈的指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们的思想解放了,观念更新了,特别是在人民政府的倡导下,山歌活动日益活跃起来。现在不仅在山野、田头唱,而且堂而皇之地登上了舞台,甚至到广播电台、电视台上演唱。山歌的演唱形式,也从独唱、对唱,发展到演唱、表演唱、打擂台和山歌剧等。

1982年中秋节,梅州市举行山歌大赛,除著名山歌师,一批年轻的山歌手也脱颖而出,推动了山歌活动的发展。此后,中秋节成了梅州地区的“山歌节”,各市、县皆举行山歌比赛。其中的山歌“打擂台”,你来我往,互斗歌才,互比歌喉,气氛格外热烈,最受观众欢迎。

客家山歌还深受海外客家华侨、华人的喜爱。他们虽远离祖国、家乡多年,但对乡音、乡曲仍念念不忘。每有家乡亲人来访,他们便会邀请客人唱山歌,或互相对歌,甚至还有在欢迎会上以歌代言的。他们一唱三叹,歌者动情,闻者流泪。20世纪80年代以来,梅州市组织的“客家山歌演唱团”,先后赴台湾、香港和泰国、新加坡、毛里求斯、文莱、巴沙、美国及一些欧洲国家和地区访问演出,深受台胞和各国客家华侨、华人的欢迎。

推荐阅读

富爸爸穷爸爸> 二十四重人格> 九型人格> 日语轻松入门> 四季养生食谱> 客家人与客家文化> 至味在人间> 葡萄酒品鉴艺术> 女性服饰搭配技巧> 女人骄点>

阅读分类导航

唐诗四大文学名著宋词诸子百家史书古代医书蒙学易经书籍古代兵书古典侠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