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天涯知识库 · 饮膳札记
目录
位置: > 生活类书籍 > 饮膳札记 >

萝卜糕

萝卜糕

天气渐渐寒冷起来,墙上的月历刚刚换上今年全新的一份。新月历第一张的最後一个星期,中间周日的部分,却有四天的日期是用红色印上去,显得喜气洋洋。虽然推行历,甚至仿西方人生活方式规定隔周休二日制,如果这些古老的节庆吉日从月历上完全消失,生活将会 变得多麽枯燥无味啊。

至今,我们说「过年」,恐怕大部分仍是意味着农历的过年吧!意味着不是刚刚换上的新月历的第一天,或者是已经被丢弃的旧月历的最後一日吧。时序进入腊月,街头开始动,应景的南北年货逐渐出现,各式各样的春联也在路边的摊子上引人注目,於是,许多家庭似乎 也受到感染,厨房里,甚至房屋各角落,不知不觉间也会堆积一些乾粮、存放若干果糖。虽然,现在的生活已无需为过年假期储备许多粮食,超级市场及便利商店几乎随时提供人们所需,但中国人过年就是这样,喜欢家中充满食物,一家人聚,吃吃喝喝,优闲地过几天欢 愉慵懒而热闹的日子。

而中国人过年,在许多的吃食年菜之中,最不可或缺的,恐怕是年糕吧。《帝京景物略》载:「正月元旦,夙兴盥漱,啖黍糕,曰:年年糕。」,又《湖广书.德安府》云:「元旦比户,以爆竹声角胜,村中人必致糕相饷,俗曰:年糕。」外祖父雅堂先生所着《台湾通史》 卷二十三〈风俗志〉中的「岁时」,所记也与上二书略同:「元旦,各家先洁室内。……是日各家皆食米丸,以取圆之意。……初三日,出郊展墓,祭以年糕、甜料。」

不过,中国幅员广袤,各地所称年糕不尽相同。例如南地区的人民多食以糯米制成的宽条状「宁波年糕」,而广东、闽南的人,则食以萝卜丝与尖米混合制成的「萝卜糕」。

我幼时的家庭虽然迁徙不定,但母亲几乎固执地每年必定亲自下厨房制作萝卜糕给全家人享用。所以我们在上海过年,并不随同上海人吃「宁波年糕」;在东京过年,也没有随同日本人吃大小二糯米糕落成的「镜饼」,而所吃食的便是用台语称呼──「菜头粿」的萝卜糕 。只不过,母亲制作的「菜头粿」,是否即是《台湾通史.岁时》所记的「年糕」?外祖父去世时,我仅四岁,无缘求证,是颇遗憾的事情。

我们家人口多,过一个年,至少要用大蒸笼蒸出两、三个萝卜糕才够全家上下享用。孩子们到了过年时,对於厨房里异常忙碌的气氛相当好奇,总喜欢跑进跑出观察种种而妨碍大人的工作。对此,母亲不甚高兴,紧张的姨们(上海人对女佣之称呼)更会不耐烦地挥挥 手说:「去去去,去外头白相(戏耍)!」不过,到了母亲年纪渐老时,却反而叫我们渐长的女孩子在一旁观看学,甚至参与帮忙。她说:「用心学吧。有一天我不在了,你们才会自己做。」

母亲过世以後,我果真在自己的厨房里依年少时的记忆,每年腊月岁末时便会紧张忙碌起来。制作萝卜糕的手续相当繁复,而且素材的种类多,用量又大,往往会把厨房摊放得到处都是东西,米汁和萝卜丝更恐怕稍一不小心被人碰倒。我终於体会童年时期为什麽被姨们挥 手赶出厨房的道理了。

萝卜糕是家人聚的年夜饭不可缺的,而农历年终日,往往在二十九日,所以我们从小惯跟着父母称除夕为「二九暝」。制作萝卜糕的时间,最好在二九暝前两天,以避免与烹调其他菜肴冲突而添加忙碌;太早制作,则又恐放置久而失去新鲜味。

通常都须於前一天买好在来米及萝卜。如今在米店或超级市场皆有已经研磨成粉状装袋的米粉,确实方便不少。以前我都是晚上淘洗好米,浸於水中。次日清晨,由阿婆把水沥乾,送到附近的豆腐店,花一些工钱请他们磨成米浆;再把那变成稠浓的米浆放入面粉袋中,上置 重物,令多余的水分挤压出来,方可备用。今日的台北市高楼林立,街头巷尾何处去寻找一间老式的豆腐店?所幸袋装的米粉既省时又省力,委实可喜。只须将塑胶袋打开,加入清水,便可以得到我从前从头一天晚上到次日早晨大约十个小时的效果。唯一须要注意的是水的 分量,及加水的方法。水要徐徐注入,切忌太急。一面用筷子或汤匙将水与米粉搅拌均匀,至稍硬即可。因为太软的米浆,无法再容纳萝卜汁,而减却萝卜的香味,所以调水之际,要把萝卜汁的水分考虑在内。这对於初次作的人而言,或者不易掌握,不过,凡事累积经验 ,总可以渐臻熟练。食单肴谱之类,可以供参考,亲自动手以後,方能达到「冷暖自知」之境。

萝卜与在来米(或米粉)的比例,约在三比一之间。换言之,若用一斤米,则需三斤萝卜,如此做出来的糕才有浓郁而香醇的萝卜味。白萝卜洗净沥乾水分後,以刨刀刨成丝,略撒些盐,使萝卜汁自然渗出一部分,遂将那渗出的萝卜汁加入先前调和得稍硬的米浆之内。

往日母亲教我们制作的台式萝卜糕,是先将萝卜丝在爆炒过红葱头末的锅中焖煮,使其软化,再与调味料共同倾入米浆内。冷米浆遇炒热的萝卜丝,即会成为糊状半固体。但我婚後学得豫伦家乡的潮州式萝卜糕,更受我们的儿女喜,所以与传自母亲的方法略异。现将其制 作过程记述於後。

潮州式萝卜糕蒸出来,较诸台湾式或广东式萝卜糕稍硬而有嚼劲,其差别在於萝卜刨丝後不入锅炒焖,直接把生萝卜丝与米浆混合蒸制。当然,调味与作料,仍是需要先行备妥。

作料方面,猪肉、香菇、虾米、花生以及青蒜是必备的。猪肉要去皮,选择稍带肥脂的腿肉或眉头肉,切成丝状。香菇与虾米先浸泡後,前者亦须切丝。花生购买时即取已除皮膜者,略洗後泡於大碗内。青蒜则洗净沥去水分,斜切为寸许长。以上诸种材料的分量比例,以能 点缀萝卜糕,使糕切片时得以见到各色羼杂其间为准。但千万要记住:糕为主,作料为宾,莫令喧宾夺主。

切丝的肉与香菇,最好先在酱油及少量糖中腌泡使入味。起油锅时,油量要稍重,最先爆炒青蒜及香菇、虾米,然後再炒肉丝。至於盐、酱油、糖、椒、味等调味料,亦应较一般炒菜用量为多,否则调入米浆内便淡乎寡味了。已经浸泡过的花生,可以不必爆炒,沥乾备 用。

米浆、萝卜丝,与配料都准备妥当後,便要将这三部分混合调匀。如果是小家庭,制作一、两个蒸笼的糕,大约准备一个大型塑胶盆即可,如果人口稍众,或准备多做一些送人,则须另觅更大的容器。有一段时间,母亲年迈不堪劳动,我负责制赠家的年糕,曾经为此特别 购置一只巨大的金属盆子,大小可容婴儿沐浴。於今回想起来,真是一大壮举!

首先,把米浆放入容器内;次加刨好的萝卜丝,一面用洗净的手,凭着手指的触觉,将米浆结成块状的部分开,使与萝卜丝均匀融合;最後撒入炒妥的配料及泡过水的花生粒。炒配料的汤汁及油分亦须全部倾入其中,唯配料有时过多,可以留取一部分供他用。即使配料不 多不少恰好,也应预先留一些滤去汤汁的部分,以为撒布糕面之用。

制作潮州式的萝卜糕,通常比较广式、台式萝卜糕为稠浓一些。而且萝卜糕尚未经焖炒,蒸後仍会产生汁水,因此调匀後,如果仍嫌其不够糊软,是正常的现象。

起初,我依豫伦记忆口述试做,是将搀和萝卜丝後犹稍硬的米浆,用双手舀取合掌大小之量,置於热气腾升的蒸笼布上。每一层蒸笼内约可放入三个,旁边自然有空隙可以透气。豫伦说,儿时他偶尔从上海回家乡,亲戚长辈便是以那种椭圆形的萝卜糕切成片状,油煎後蘸辣 酱油享食的。尔後,我认为既然食时都须切成片,原来是椭圆小糕或是整笼大糕都无甚关系,且捏成椭圆形状既费功夫又占空间,所以便迳自改以广式、台式年糕的制作方法,将萝卜泥倾入铺好糕巾的蒸笼内。

蒸萝卜糕的蒸锅,宜选取稍大型者。通常铝制蒸锅有二层,底部有整齐的圆洞以利通气,往时我完全依传统方法,於其上铺面粉袋拼成的「粿巾」,将萝卜泥倒入,复於周边插上竹筒助利热气畅通。自从阿婆告老退休以後,身边少了一个得力帮手,便也自然想出较方便省事 的变通方法。粿巾、竹筒等物的事後清理颇费神费时,遂改取坊间所卖制作西点用的铝制或玻璃制较高的容器,形状亦未必拘泥圆形;长方形状的容器,蒸制後切成片,反而更为整齐合宜。可见随时利用琨代生活周边的器物,仍然可以达到表现传统之目的。

蒸萝卜糕时,一定要用大火,且慎防锅盖不紧而漏气。於蒸锅底层注入清水约七分满,水烧开後,把盛着萝卜泥约八分满的铝制或玻璃容器每层蒸锅内各放一具,隔火蒸之。倒入萝卜泥之前,容器内宜用铝箔纸或玻璃纸紧密铺妥,蒸好以後的糕才不致黏着其上而易於取出。 为了美观起见,盛好萝卜泥後,可将预先留存的肉丝、香菇、虾米及花生等撒布於表面上。

蒸萝卜糕的时间,须视其大小厚度而定。一般言之,满水大火蒸约一小时到一小时半,可取一枝筷子插入,不会黏沾,且闻到浓郁的萝卜香气,便表示已经蒸熟了。

熄火後,得要赶快把蒸锅移开炉上,并且把两层分别摆开,挪出容器使冷却,以免多余的水气残留於糕上。蒸得成功的萝卜糕,呈白色且油亮亮,面上的配料点缀其间,更增添美观。用手指轻按则有一种厚实的弹可以感觉到。

等待完全冷却之後,用一只扁平的大盘覆盖於糕面上,用手按住,然後把装着糕的容器轻快倒扣。糕冷却之後,会稍稍收敛,所以微微摇动便能够将容器出,使糕连同铝箔纸或玻璃纸覆盖於盘子上。於是剥除三面的薄纸,再将糕身倒翻过来,美味而且美观的萝卜糕便出现 於眼前了。

其实,现时未必要等到过年才能享食萝卜糕。在港式茶楼饮茶之际叫点一份,甚至市场上也有家庭式的制品可以买回,何须如此费时费神自己作呢?日本有谚语云:「******」(意即母亲的滋味),虽然我已经略微改变了母亲所制萝卜糕的滋味,但是,我喜欢在年 节庆日重复母亲往昔的动作,於那动作情景间,回忆某种馨难忘的滋味。

推荐阅读

富爸爸穷爸爸> 二十四重人格> 九型人格> 日语轻松入门> 四季养生食谱> 客家人与客家文化> 至味在人间> 葡萄酒品鉴艺术> 女性服饰搭配技巧> 女人骄点>

阅读分类导航

唐诗四大文学名著宋词诸子百家史书古代医书蒙学易经书籍古代兵书古典侠义小说